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將面臨的最大侷限會是什麼?

cnBeta


個人覺得有幾個方面,

1.法律法規的不成熟。

因為現在的人工智能駕駛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規範,若是駕駛出問題了,應該是找誰負責的。

這是我覺得限制人工自動駕駛實現的問題之一,所有國家都必須要有自己的規定,若是,人工駕駛的汽車出現了問題,那麼應該怎麼賠付?總不可能是在車子裡面玩著手機的車主賠付,那麼到底是人工智能公司創造這部車子的公司來賠付,還是控制著車子的雲計算的公司來賠付,就成為扯皮的關鍵。

2.單個發生了問題以後的延展性問題

什麼意思呢?就是在未來人工駕駛的時候,若是有一部車子出現了問題那麼有可能造成的是整個城市的癱瘓,因為所有的車子全都是在一個安全的運行著,然後忽然有一個不安全的因素出現了,這就很大可能是控制著自動駕駛汽車的雲計算出現了問題,那這一個問題有可能產生一系列的問題,使得整個城市的交通癱瘓,甚至影響到周邊城市的運行,那怎麼才能夠控制住這些?在危險發生的時候,在車子出現了意料之外情況的時候,怎麼才能夠將意料之外的情況拉回意料之中,這個也是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將要面臨的侷限之一,若是不能夠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那麼自動駕駛只能是一句空談。


科技同關注


即使是在理想的情況下,讓一輛無人駕駛的汽車安全接送乘客也是一項極其困難的任務。這種通過軟件控制的車輛必須要考慮到紅綠燈、行人和其他車輛。但當發生地震或其他自然災害期間或之後,交通燈熄滅了,其他司機驚慌失措,到處都是殘骸,人們歇斯底里地四處奔跑,此時自動駕駛汽車又該怎麼做呢?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子公司Waymo表示,他們正在為此採取措施。

Waymo首席技術專家Dmitri Dolgov在週三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們正在進行部分技術開發,以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就像人類司機一樣,我們可以用很多信號來判斷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

他指出,自動駕駛車隊已經遇到過汽車在自然災害中可能經歷的一些場景,儘管這些場景在實際緊急情況下會被放大。

Dolgov說道:“你必須在第一次看到這些新情況時就對它們進行實時推理。”

Waymo為此將不得不考慮這些不同的情況,因為這家公司正在加緊努力將其自動駕駛汽車推向市場。當地時間週二,Waymo宣佈跟Lyft的合作消息,這一合作為鳳凰城地區的人們帶來自動駕駛汽車乘坐服務。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該公司將部署一支有人類駕駛員在的10輛無人駕駛車隊。

很顯然,在自然災害中,情況將會變得更加不可預測。Dolgov表示,Waymo汽車將不得不更具防禦性和保守性並認識到系統的侷限性以及其他侷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