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招,搞定青春期孩子自尊心與逆反心理問題

9招,搞定青春期孩子自尊心與逆反心理問題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們,家長們總是束手無策,說話嚴厲一點怕傷害他的自尊心,不管教又怕他走彎路。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如何恰到好處的去和他溝通?

我們要了解初中階段孩子的心理:強烈的獨立意識。到了初中以後,很多孩子不再願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單獨來做。這時候,父母要自願充當孩子的參謀,爭當綠葉。

自尊心是一把雙刃劍。作為父母,如果還像小學那樣,出了問題,對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只能招來孩子的逆反心理。尤其是當著其他人的面,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他對你排斥和反感,容易受到壞的影響。13歲—16歲的孩子思維敏感,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壞的影響。所以作為父母要經常關注孩子的各種情況,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

對待孩子逆反心理的幾條妙方

1、對孩子的教育儘量是單獨的,談話性的,避免公開的申斥

孩子在十幾歲的年齡,最好面子,也就是自尊心很強。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儘量避免在公開場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師和同學的面前。

2、切忌不要總是在孩子耳邊講,自己怎樣為他付出,拿自己小時候與他對比或拿別的孩子與他對比

這樣做,只能招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論事,具體的分析問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埋怨,比較。

3、多跟老師交流,隨時關注孩子的變化

但要跟孩子說明,自己只是關心他,願意幫助他解決問題。不是想監視他,不是不信任他。

4、在上初一之前,與孩子進行一次深入的交談

很多孩子剛步入初一,經歷了辛苦的小升初,都會出現鬆懈的情緒。所以父母一定要幫助他明確目標,為他鼓勁。

5、改變只說不做的教育方式

儘量避免蒼白的說教,而是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出表率。

6、對孩子一定要嚴格要求

避免在孩子面前過於隨便,保持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7、引導孩子結交積極上進的朋友。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除了父母和老師,朋友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了。

8、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父母不能成為孩子學習的柺杖,遇到孩子不懂的問題,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引導他自己動腦思考,而不是完全代勞。

9、在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不是責備,而是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