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频发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山根50


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一直屡禁不止,因此而造成的孩子身心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校园暴力频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 家庭教育的缺失。 很多家庭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并不重视。对孩子过分溺爱,娇生惯养。从小养成孩子自私,冷漠,霸道的性格,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性格也会慢慢被放大,加上家长对孩子行为的放纵。让孩子慢慢的成为校园欺凌者! 还有的孩子因为从小父母忙于生计,疏于管理,让孩子从小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学习的不重视,让孩子将精力转移到别处,同时结交了学校与社会上一些不良闲散人员,胡作非为,在校园称王称霸!

  2. 没有法案的刚性支撑,很难实现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是防止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有效手段。但是没有相关法律的支撑着,依法治校,其实很难实现。学校和老师对于孩子的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惩罚,都能被家长和孩子说成是体罚。学校和老师对孩子做不到,不敢做到,有效的惩戒。没有对惩戒作出明确的规定和实施细则,老师和学校对孩子的惩罚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警示抑制作用。 老师和学校在面对家长时,难以做到真正的公平和互相尊重,在家长面前反而处于弱势地位。 《未成年人保护法》并没有真正保护到一些在校园欺凌暴力事件中,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孩子,反而保护了那些校园欺凌者,严重降低了他们的犯错成本。

以上两个原因,个人觉得是造成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最本质的因素!

那么作为学校,家长和老师,对于校园欺凌事件该如何进行防范和处理呢?下面说说个人的几点想法,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1. 加强依法治校,加大加重校园欺凌暴力的惩治力度。让教师和学校有行使惩戒的权利。 建立和健全校园管理法案,给老师的惩戒的权利,并制定惩戒实施细则。将惩戒权还到老师和学校手中,对于违反规定和校纪校规的学生,学校和老师能够依法做出惩戒,不再让家长借题发挥,动不动给老师戴上违反师德和体罚的帽子。同时对于校园欺凌和暴力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于校园欺凌者,发现一例,严肃处理,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2. 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应当重视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给学生做好防欺凌的教育和应对措施手段。 很多学生在面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时候,并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如何去保护自己,有时候合理的应对措施也会在关键时刻起到一定到保护作用。降低或者减少孩子受到伤害的情况。作为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在加大力度惩治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的同时,也很有必要给孩子教会应对校园欺凌的防范应对措施。

  3. 家庭教育中,家长的应对和正确引导孩子应对校园欺凌非常重要! 校园欺凌很大一部分都呈现欺软怕硬的原则!孩子的有效反抗会让校园欺凌者有所忌惮,而不敢随意欺负。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当中,家长从小就应该让孩子对校园欺凌勇敢说不,要坚决反抗,让其他人知道自己不好惹,但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审视度势,学会保护自己。 如果孩子在学校受到校园欺凌,作为家长,也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应对手段!发生欺凌,第一时间要告诉班主任老师,先让班主任老师和学校进行处理,同时要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在班级发生的事件,和在不同班级间发生的欺凌事件等!家长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介入交涉,因为有的时候,学校的处理对于某欺凌者,并不能起到一定的震慑警示作用! 特殊情况就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学校不是有效处理,家长的直接介入,对校园欺凌者是能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的!


最后,校园欺凌和暴力,应当引起学校老师和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更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合力给孩子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生涯,对孩子的持续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孩子成人后的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学教之道


我是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这几天看到的极端事件报道和网络评论,感觉很多人对这事的看法,不够客观和全面,也把自己工作中一些感悟,跟网友们分享讨论一下:

校园暴力的产生以及愈演愈烈之事,现在看来把责任归结于某一方面,都不算公允,这是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

1,学生。校园暴力的高发区。一是生源素质较差的大中专院校,或者一些非重点的中小学。这些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相对同龄人要差,而在别的方面接受的信息多。这里要提到手机以及网络游戏,暴力信息手游的泛滥,让学生们在获取很多不该他们年龄接触的信息。这类学生的价值观和重点学校学生的价值观不同,不是谁学习好谁有面子,而是谁有钱,谁混的开,谁就有面子,这种扭曲的价值观让部分学生一方面怕被别人欺负,一方面又渴望能欺负别人,这样可以获得扭曲的满足感。

2,家长。经过我多年的观察,大凡在学校惹是生非,难以管理的,其家庭环境十有八九一团糟。有句话,熊孩子的背后必有熊家长,这话一点不错。在高职院校,有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从小跟祖辈长大,家长在他们眼中,就是提款机,几乎没什么感情。我不止一次见到大声喝骂家长的学生,而也见到很多学生在校惹事,通知家长,家长表示漠不关心的例子,“喂,你孩子在学校打架,把人家打伤了,警察都来了,你来一下把”“管不了,你们学校看着办,该关关,该判判”,以上对话常在班主任和家长之间。这次事很多人评论老师不重视,才酿成苦果,我不太知道细节,但我觉得老师不重视的可能性不大,没有哪个老师不知道出事的后果,所以我觉得十有八九是当事家长开始根本就没重视。

3.学校。终于说到学校,学校目前是千夫所指,这个学校有没有管理漏洞呢,八成有,但学校的管理漏洞是不是血案发生的主要因素呢,这个就难说了。很多人认为班主任要承担最大责任,原因是班主任处理不够果断,这里我不为班主任开脱,仅说两条大众思考不到的地方,一是班主任有没有权利开除那个欺负人的男孩,出事都是班主任的,有多少人知道班主任的权力并不包括开除,甚至还要巴结学生别走,至于为什么,家里亲戚有老师的不妨去问问。既然不能开除,那就只有说服教育一途,打骂是不可能的,谁也不跟自己饭碗过不去。而说服教育多大效果,各位家有孩子的自己想象。二,现在的孩子早熟,有事不但欺负人的不会告诉老师,被欺负的也不会告诉老师,他们认为找老师解决问题是最无能的表现,我曾有个学生被欺负后当着我和自己家长的面,还帮欺负他的人撒谎。所以班主任想了解学生间的矛盾,往往都只能靠自己琢磨,谈话几次也未必能得到一次有用的信息。

4,政策,其实这才是我最想说的,现在校园矛盾层出不穷,只要捅到网络上,十有八九是老师的不是,有多少人知道,一线教师,班主任,现在才是最弱势的群体。学生得罪不得,不能打不能骂不能开除,只能说服,再说服,如果说服能解决问题,就用不着警察了。另外,一旦出了纰漏,不要指望学校领导给你出头,学校第一时间会摘清和你的关系,并严正声明与学校无关。国家贯彻以人为本,教育法对学生各种保护,谁想过保护教师,前些年一个高中教师被学生捅死,又有多少人在乎?家长得罪不得,前面说过,这些留守儿童的家长,压根就没拿老师当盘菜。我的一个学生曾经在寝室酗酒到昏迷不醒,120来了不管,打车去医院,出租不拉,我自己开车转了两个医院,勉强有医生愿意收留。我一夜未眠陪在床边,给家长打电话,你孩子昏迷了,家长说,哦,我去不了啊,邻居结婚,我得给人家杀猪!好说歹说家长来了,我把垫付的几百块发票给家长过目,家长:恩,零头不要了。450,给你400行了,一副施舍的神情。这还算好的,人家至少来,不来的呢?领导?领导的意思一般是,作为教师要奉献,不要给学校添麻烦。一线班主任,真的是有啥委屈,只能往肚里咽。

以上是我的一些真实经历和想法,欢迎有自己思想的讨论,键盘侠们请绕道,谢谢!


fisher16246770122


非常殷切地期盼一部,有利于学校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老师安全,有利于校长管理的,实用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

进一步提倡师道尊严,还老师以尊严,还老师以戒尺。让老师在学校里能管学生,敢管学生!

女孩家长到底做的对不对?大家闷心自问,这事万一自己碰上了呢?假如我的女儿受到别人的欺负,那我肯定会出手,而且毫不犹豫坚决果断。

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父亲,作为一个丈夫,如果:

每天吃糠咽菜,我可以忍!

每天搬砖苦力,我可以忍!

每天简居陋室,我可以忍!

但是:

脚下的国土!

身后的父母!

怀中的妻女!

只要谁敢触碰欺辱他们,我必将拼命,绝不容忍!

这就是父亲的责任!

这就是男人的底线!

这就是大丈夫活下去的意义!

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红字关注,谢谢!




依旺情深1


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是一位长期从事初中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对学校的暴力事件也进行过一些研究,我认为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孩子无人管。

«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我发现一个问题,校园暴力事件中的打人者,很多属于父母离异或者留守儿童,孩子在家里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即使有人照顾,也是婆婆爷爷或外公外婆。这种隔代教育的效果很差,孩子不会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在家里,婆婆爷爷或者外公外婆也没有办法管教这类孩子。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缺少家庭的温暖,导致孩子的性格发生变化,久而久之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几年前,我班上的一位学生,父母在沿海地区打工,由婆婆爷爷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这位学生在校表现一般,但在家里表现很糟糕。有一次向婆婆爷爷要100元零花钱,爷爷没有给他,他便老羞成怒,将爷爷左眼角打伤,他爷爷给我打电话,让老师严加管教。我把事情告诉了他父母,他父母急忙赶回家来处理此事,由于他父亲心情激动,便动手打了孩子,孩子对此怀恨在心,等他们离开家后,又有一次也是因为向婆婆要零花钱,婆婆只给了他五元,他把婆婆打翻在地,他婆婆又给我打电话,让我好好教训她的孙子,这次我先报了警,然后通知了他的家长,由警方出面解决此事。


第二、老师管教不严。

«三字经»中又说:"教不严,师之惰。"校园中的暴力事件,与学校老师的管教有一定关系。学校中有些老师和稀泥,对出现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没有及时进行疏导和心理建设,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特别是学校的班主任,应当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有违规违纪现象时,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有必要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孩子,不断修正孩子的思想行为,让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处罚力度太轻。

当校园暴力发生后,教育主管部门会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处理,教育局只能运用行政手段解决问题,并没有执法权,这样的处理结果无异于隔靴搔痒。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公安机关会立即介入调查,学生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由于受到相关法律的年龄限制,但处理结果往往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起到较好的震慑作用,这也是导致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解决措施:

第一,加强警校共育建设,学校法制副校长一定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促进和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第二,构建学校、政府、社会、家长多方协同联动的事故预防体系,校园暴力事件实行校长负责制,一旦发生暴力事件,一票否决,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制。

第三,建立校园防暴力事件长效机制,让制度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Lance课堂


来凑个热闹。

我本不在孩子家长之列,这是否意味着我不偏颇呢?先说校园霸凌从何而来。

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势力钻了空子,宣扬自由人性,都自由,必然妨害他人利益,那就戾气暴力横行。偏赶上有那无所作为的庸人,无形中纵容了恶。俗话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像高铁霸座呀公交殴打司机抢夺方向盘啊,小偷摔死电死撞死甚至发病死亡啊,都要找主家赔偿;黑恶盛行,正当防卫都没有;扶老人得有矿;拐卖妇女儿童竟然认错孙子还有神经病;当个公务员还要花钱买这都是明码标价的;为了权力和利益,早已毁掉了道德长城。这一股股阴风通过各种渠道刮进学校,就成全了校园霸凌。

什么是校园霸凌?就是不同层级的歧视和压迫,是黑和恶。道德的堤防——师道尊严没有了,学生的爹妈有钱又有权,从小让他练就总站在金字塔顶端,睥睨学校规矩校长老师尊严,再不然有爹妈撑腰,还有国法保护,像未成年人保护法,有面对老师吹胡子瞪眼的吗?有让老师赔礼道歉的吗?有让老师撅腚鞠躬的吗?有让老师颜面扫地的吗?有指着老师鼻子教训的吗?有抽老师耳光的吗?有杀了老师的吗?可这一切都是老师含泪灰溜溜地下岗,都是校长撤职得处分。这让学校在霸凌面前如之奈何?

学生家长杀了学生固然不对,该伏法伏法,难道杀人者伏了法就杜绝了校园霸凌吗?校园霸凌不根除就可以堵住校园凶杀吗?从根除校园霸凌开始吧。

一,废除未成年人保护法,因为多年实践,它保护的是未成年的恶人。未成年人犯法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二,还学校净土,恢复师道尊严,把教鞭交给老师。任何校闹都让它灭迹。

三凡勾结校外势力者,从重惩处。家长怂恿者,家长陪同领罪。

愿真正为国家为民族的人切实重视。


运河明月


又再看到校园凶案,确让人深感唏嘘及心寒!

也忍不住吐槽有关方面为何总没弄清方法去防止这种事件,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类校园行凶事件都没能改善?这让一众为人父母的如何安心把孩子送校学习?

远的不说,香港的教育体制为防止校园暴力及黑社会涉入中小校园可说不遗力的,效果也是很显著的。

要知道香港的黑社会势力也不少,但在校园内真没有多少学生敢欺凌霸恶,我建议国家应多安排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可多去香港考察,借鉴学习一下关于如何管治校园的暴力欺霸行为。

或者我也简略说说香港是如何应对校园暴力及殴斗事件的。

首先,香港的每间中小学都会设有“训导主任”一职,而“训导主任”亦是全校最威严的角式,凡遇有欺霸同学、殴斗、恐吓及涉黑行为的,一经学生或老师向“训导主任”投诉反映有以上行为的学生,“训导主任”就会立即处理接见学生查问清楚。如确定学生有过错的,轻则会被安排每天休息时间在校内最显眼位置罚站,又或者施以厚身的实木尺子打手掌,这个处罚形式在香港很普通,因确实够疼,但又不会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也从来没听过新闻有家长对这种处罚形式投诉,大家都可说是默认容许校方这种轻度体罚的。

另凡犯过事的学生都会被“训导主任”重点关注,不时会查问班主任有关学生的品德行为有否改善,如果学生品行态度持续不好,那会约见家长,明确地指正有关学生必需注意及训示加强管教,如再不改正,学校随时有权可把学生赶离学校,凡因品行问题被赶离校的学生都一律交由教育局另行安排去别的所谓专收难治学生的“垃圾收容所学校”去义务完成9年的免费教学就当完事,到完成初中三年这类学生都只能自费读私校去完成中学。

另一方面,每间学校的“训导主任”都会跟所在区域的警方有很紧密的联系,如果发现有涉黑行为的学生,训导主任会通告警方,直接交由警方跟进处理,谁个学生敢在校内组织生事,警方也会插手严紧跟进,协助校方杜绝这等涉黑或有组织性的欺霸行为。

所以,在香港一般真的较少发生学生在校内动手打斗等严重暴力问题,最多也就眼神或小动作及言语恐吓等小打小闹的装逼式欺霸一下弱小同学而已,不管你孩子有多难教,校方都有方法帮你治得妥妥当当,决不容忍难管教的坏学生在校内影响别人学习。

我觉得这样挺不错,因确实是亲身体验了十多年的香港教育得出来的直观感受。


蝙蝠侠Raymond


校园暴力现在已经到了非遏制不可的地步了,如果在不严加管控,我们的校园就真的变成了江湖,孩子就再也不能安安静静的读书了。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在父母的溺爱下很自我,做什么事都是从自身角度去考虑,在遇到事情或者问题时,他(她)们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对他人则采取漠视的态度,正是在这样的扭曲的心理之下,在自身利益受到别人侵占的时候,或者在自己的意志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他(她)们往往会选择过激的举动来进行反击,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围攻,殴打,甚至伤害生命,这些在成年人眼中令人发指的恶劣行为,成了他(她)们泄愤的手段方式。同时,现在很多家庭父母为了事业而工作繁忙,社会应酬多,降低对孩子的关注度,是孩子们缺少家庭教育,从而养成了任性,随意,放纵的性格,一旦遇到社会某些诱惑根本就抵挡不住。



从已经发生的校园暴力看,校园管理和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很多学校,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业,缺失对于学生们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就是有也是走过场为主,对于学校来说只要学生成绩好其他都是可以忽虑不计的,这就使得学生们面对一些问题时选择以暴制暴的方式来解决。同时,学校在发生校园暴力的时候,大多采取鸵鸟政策,事不出校园,不管多大的事情都力求在校内解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学生们不能正视校园暴力的危害性。

要想解决校园暴力,最好的方法还是法律。目前我们国家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立法的,对校园暴力等未成年人犯罪主体量刑比较宽松,使未成年人犯罪得不到有效的法律惩戒,这也助长了校园施暴者的行为。因此,面对日渐频发的校园暴力,应该对现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修改完善,强化对恶性暴力行为的法律惩处,并恢复少年管教所,将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实行管教管理。
同时,对学校实行问责制,对学生适应处分制,就像辽宁出台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具体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对中小学生实施欺凌,严重的将会受到纪律处分,其表现将被计入综合素质评价,影响升学。


懂知识的小胖子


先来分析下原因:

1.惩罚力度太小,往往发生校园暴力以后,学校为了避免影响自己的声誉,打人者父母为了降低对孩子的影响,就会主动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非赔礼道歉,赔偿,然后不了了之。正是因为这样的处理态度还有处理方法导致很多时候打人者无法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自然也就久而久之成为我们口中的校霸。

2.英雄主义,黑社会题材的电影宣泄导致,虽然当年古惑仔系列的电影风靡一时,但是现如今关于这方面题材的电影却少之又少,而且郑伊健本人也曾经说过后悔出演这个系列的电影,因为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一定程度上也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定的价值观取向的问题,很多校霸之所以敢于在校内称王称霸无非也就是崇尚黑社会的那种风气。

3.老师管理的尺度越来越有限,现如今但凡老师敢动手打学生的,只要一经曝光必然面临下岗的风险,所以很多时候老师只能苦口婆心的规劝,然而作为80后的我们,谁不是从老师的戒尺底下待过?一定程度上给予老师体罚的权利,有时候并不是坏事,孩子的确是父母的心头肉,但是谁都希望这块心头肉成才,而不是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解决方法:

上述三个原因里面,我觉得最应当优先解决的就是校园暴力追责的问题,法律的作用之一就是教育和评价,如果校园暴力当中的学生能够被追责,而且形成社会共识,那么我相信出于对法律的敬畏,任谁也不敢轻易的就对他人使用暴力,更何况还是在学校当中?


麋鹿说法


学生不是大熊猫

惩戒,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必要措施,是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但在以前几十年中,片面的理解和执行青少年保护法,学生变成了国宝大熊猫。

老师对学生不能批评,更不要说惩戒。因管教学生而受到管教和处理的老师倒不少,有的甚至被开除教职,丢了饭碗。

教师对违纪违法胡作非为的学生,只能听之任之,撒手不管。

工读学校也取消了,对校园恶少,只能任其在校园内胡作非为,学校和老师都束手无策。

结果是一些校园恶少为所欲为,欺负同学,甚至侮辱老师,老师也不能惩戒管教,校园欺凌事件屡屡发生。

受欺侮的师生敢怒而不敢言,有些受欺侮学生的家长,只能出面以暴制暴,悲剧屡屡发生。

学校教育放弃了对学生的惩戒教育,实际上也是害了那些学生。他们一走上社会,认为还是象学校中一样可以为所欲为。

但法律是不会再把你当大熊猫对待,触犯了法律,该关的关,该杀的杀。如果在学校时对这些人严加管教,改变恶习,走上社会后不至于走进监狱,走上刑场。

所以,放弃惩戒教育,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做法,必须改变。还教师和学校的教育惩戒权,让老师理直气壮的依法依规管教学生,惩戒恶少,保护师生安全和校园良好秩序。

恢复工读学校,对少数累教不改的校园恶少,送工读学校强制管教,这才是真正对全体学生负责。


瀛島青松


江西上饶一个家长刺死一名10岁小孩的惨剧,以及近几年来多多少少校园暴力事件,值得让人深思,教训也极为惨痛!反映出学校和家长管理教育的许多严重问题。

如何看待孩子打架的问题?心理学警示我们,成人的暴力倾向都是从儿童开始的,也与家庭环境密不可分。一般家庭对孩子们的打打闹闹不在乎,认为是孩子天性使然无关紧要。学校老师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老师遇到孩子打架情况,也做不到耐心和有效的引导。对待孩子打架,学校和家长必须坚决制止,并施以适当惩戒,否则长大后将难以收拾,也会对当前教育和学习氛围造成破坏。

如何解决孩子受欺凌的问题?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孩子一次受欺凌,将对他心理留下永远抹不去的阴影。当时的欺凌的人和情景时常浮现在脑海里,甚至留下复仇的种子。我记得莫言写过小时候自己和母亲因捡麦穗被生产队干部打耳光的事,50多年了还记忆犹新,可想而知这事对他影响深刻之极。对待学生受欺凌,需要学校行政部门介入,给他们以温暖和安全。若老师不管,学校不管,社会不管,家长又不会管,那江西上饶的悲剧绝对不是最后一例!

如何建设一个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园应是教育和学习的乐园,社会理应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学校的严格管理教育不能缺位,管理教育本身就是育人方式,学校应该一手抓课堂学习、一手抓管理教育,使教书育人齐头并进。校园法治建设不容忽视,驰而不息地向老师和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的灌输和学习,扫黑除恶也应包活铲除校园暴力,还校园一片晴朗天空,为社会培养更多懂法爱法讲法的种子。积极建立老师、家长和学生三者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视情利用法律、道德和管理的不同手段,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杜绝事情向恶性发展。

教育孩子,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担负自己的责任,只有同向用力才能护卫好祖国的花朵和培养合格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