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杨林经开区 走出“三张牌”的实践之路

嵩明杨林经开区 走出“三张牌”的实践之路

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这是针对我省实际提出的发展战略决策。云南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美誉,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资源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云南的发展必将以生态为环境、以绿色为资本、以健康为卖点,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法则,打造属于自己的龙头产业和拳头品牌,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国家级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全力践行“三张牌”的产业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龙头产业带动,绿色产品集群,康体休闲拉动”的经开区发展之路。

打“绿色能源”牌,经开区实现了“三整车一中心”的产业链大项目组合;今年总投资可达13亿元;至2025年,产值可达1000亿元。

打“绿色食品”牌,经开区建成了国际绿色食品集聚区,发挥出集群效应;今年总投资可达1亿元;至2025年,产值可达150亿元。

打“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经开区内拥有云南首个高原体育运动小镇,世界一流的足球场、赛马场,面向世界打开了开放窗口。

“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是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经开区心无旁骛,笃定前行。”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李绍文接受采访时说。

“三张牌”打出主导产业航母,打出千亿产业园区,打出扩大开放窗口。这就是经开区绿色产业梦想的实践之路。

嵩明杨林经开区 走出“三张牌”的实践之路

新能源汽车驶入千亿产业发展快车道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自2018年12月以来,昆明新能源汽车第一辆车下线后,经开区“三整车一中心”就成为省、市“三张牌”重点项目的成功案例之一,络绎不绝的参观团队让讲解员应接不暇。

今年3月15日,我们跟随省委党校学员参观团队来到经开区“第一辆整车”生产基地。在昆明新能源汽车展厅,三辆时尚、现代的新能源汽车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讲解员热情地解说,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特点就是环保、省钱,每百公里电费不到10元。新能源汽车采用动力型锂电池供电,质保8年15万公里;如果按照每年10万公里行驶,电池寿命约5年,总里程可达50万公里;如果按照每年2万公里行驶,电池寿命约10年,总里程可达20万公里。目前在售车型中,行驶里程最低的是EC220,续航约180公里;续航最高的是EX3,续航500公里;主力车型EU5和EX5的续航,都是415公里。

百闻不如一试。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员来到试车场,饶有兴致地登上新能源汽车试驾,他们或加速或慢行或急刹车,全方位感受新能源汽车性能。来自昆明的一位学员说,新能源汽车设计新颖,装饰时尚,性能良好,驾乘感好,除了节能省钱外,与传统汽油车毫无差别。来自临沧的一位学员试驾后,当场联系销售处,预订了一辆新能源汽车。

据昆明新能源汽车项目负责人黄强介绍,新能源汽车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076亩。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50.6亿元,建设年产能5万辆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含焊接、涂装、总装三大工艺;二期建设冲压车间、扩充涂装车间、升级焊装车间及其它新能源乘用车完整生产工艺,总产能达15万辆/年。车型包括轿车、SUV、MPV型等新能源乘用车。

昆明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中心隶属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汽集团公司是一家集整车研发与制造、通用航空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服务贸易、投融资等业务为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2015年,北汽集团以3452亿元的营业收入,跻身“世界500强”第160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3年位居国内第一。昆明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心引进国内外先进研发技术和团队,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试制中心及新能源汽车技术展示中心,为云南省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平台支撑。

江铃集团昆明分公司新能源汽车,是经开区“第二辆整车”。据分公司周立国介绍,预计5月底第一辆新能源汽车顺利下线,该车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以上,车型高端、时尚、大气,适合年轻一族驾驶。下半年计划生产新能源汽车7000辆,90%的车辆都是针对个人用户,贴近消费主流。

江铃新能源汽车项目占地面积795.86亩,总投资24.46亿元,规划产能10万辆。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年产能5万辆的生产基地,投资12.45亿元;主要建设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及零部件配套等设施;生产E200、E300、E400、E50等多款车型,年产值达50亿元。二期建设投资12亿元,通过投入新车型、增加新生产线,最终达到年产能10万辆新能源汽车规模。

嵩明杨林经开区 走出“三张牌”的实践之路

东风新能源汽车是经开区的“第三辆整车”。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规划总投资30亿元。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用10年时间在经开区建设年产15万辆整车产销基地。建设项目分两期完成:一期用5年时间建成,规划年产能达5万辆,投资15亿元。2018年完成厂房主体建设;2019年完成设备安装、调试。项目投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主要生产销售皮卡、SUV以及新能源改装系列车型。二期用5年时间增加年产能10万辆,投资15亿元。投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

东风云南汽车公司始建于1969年,其前身云南汽车厂,是云南第一家生产汽车的老牌企业。公司在生产高原型货车和客车的基础上,研发了纯电动城市客车,取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在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中,东风汽车公司位居第81位,中国机械500强第3位。

经开区“一中心”即:中汽中心云南高原测试基地项目。项目依托云南特殊地理位置,发挥高海拔、高温、高寒“三位一体”的综合优势,打造“三高”立体气候整车道路试验基地,为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三高”标定及测试提供全方位服务。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454.64亩,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全国10余个高原省份汽车适应性能测试将汇聚经开区,大幅拉动汽车产业,做长做强汽车产业链。

李绍文介绍,汽车产业园总规控制面积1753公顷,目前已形成“三整车一中心”的发展格局。围绕这一基础,经开区正加大招商力度,强化发展基础,优化营商环境,力争至2020年,汽车总产能达到40万辆(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车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值达600亿元。至2025年,规划整车产能达60万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值达1000亿元。让新能源汽车驶入千亿产业发展快车道!

嵩明杨林经开区 走出“三张牌”的实践之路

打造国际绿色食品集聚区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兴邦。打造国际绿色食品集聚区,是经开区人的追求和梦想!

经开区瞄准国内外绿色食品行业,精选龙头企业,发力招商引资,实现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好产业聚集名企业。华狮啤酒、燕京啤酒、杨林肥酒、康师傅饮品、伊利乳业、恒丰酸角汁、加多宝等一大批国际、国内名企落户经开区,初步形成国际绿色食品集聚区。

2018年,经开区食品饮料工业总产值达21.5亿元,税收超过1.5亿元,成为经开区实现跨越发展“三张牌”之一。

昆明华狮啤酒有限公司隶属于丹麦嘉士伯集团,集团排名世界500强第55位,是世界第5大酿酒集团。2003年,昆明华狮啤酒有限公司率先入驻经开区,以生产世界一流品牌啤酒为目标,迅速抢占国际啤酒市场。公司自成立以来,上缴税收超过6亿元,带动群众1200人就业,累计发放务工资金3.9亿元,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嵩明杨林经开区 走出“三张牌”的实践之路

燕京啤酒以酿制中国最好的啤酒为己任,以让国人能喝到最好的啤酒为追求!公司自2010年投产以来,上缴税收达6个亿,带动当地群众3000余人就业,累计发放务工资金5.25亿元,做长了运输、销售、瓶具等产业链,拉动了内需。燕京啤酒是地道的民族企业,集团上榜中国500强。公司树立企业自信、品牌自信、发展自信理念,引进全球最好的酒花引子,购进全球最好的麦芽原料,投资2亿元研发出“帝道”新品牌,做强“燕京品质”。燕京啤酒最高年产量已达26万吨,实现税收1.37亿元。按照投产规划,公司未来将实现年产量上百万吨,力争让更多的人喝上好啤酒!

嵩明杨林经开区 走出“三张牌”的实践之路

始创于1880年的杨林肥酒天生就是“绿色”产业,是中国现存唯一一支绿酒。早在1914年,杨林肥酒就荣获云南省第一次物品产评会一等奖;后再与茅台同时获南洋劝业会金奖,故有“贵州出茅台,云南有肥酒”的美誉。2004年,杨林肥酒厂被龙润集团收购,杨林肥酒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组建的云南龙润酒业有限公司厂房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仓库面积1.2万平方米,员工100余人,企业资产5169万元,年生产能力15000吨,年灌装能力3万吨。在老品牌的影响力推动下,龙润酒业研制出肥酒系列、白酒系列、保健酒系列等30余个产品,让杨林肥酒重振雄风扬帆前行。

康师傅昆明饮品有限公司2010年落地嵩明县杨林经开区,占地面积375亩,项目计划投资2亿美元,全部投产后产值可达45亿元人民币。项目建设分四期完成:一期已于2015年初投产,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茶、果汁饮料,2018年产值4.5亿元,税收3800万元;二期2019年初建成,目前已开始试生产,主要生产包装饮用水、百事可乐。康师傅饮品是国际安全食品典范,产品通过了百事(AIB)、迪斯尼、环球国际标准,是3家国际企业的供货商。

打造国际绿色食品集聚区,需要绿色园区作保障。

据管委会副主任杨明和介绍,经开区绿色园区创建已通过省级专家组评审,正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

围绕能源利用绿色化、资源利用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等六项创建标准,经开区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早在2009年,经开区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天然气进园工程;现已建成GNC母站和门站各一座,天然气管道78公里。2017年,经开区实现日下载天然气100万方,日用天然气总量达20余万方,63%的企业使用上清洁能源。待老片区升级改造完成后,清洁能源使用率将达100%。

经开区投资3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工程,日处理污水可达2万方,实现园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确保园区12.4平方公里建成区的绿化面积用水。2018年,经开区生态环境绿化率达36%,空气质量优良率占全年97%。

嘉丽泽面向世界打开高原体育运动窗口

“红蓼吹香处,渔翁坐夕曛。高歌常待月,余晌遏行云。”

这是600年前兰茂先生眼里的嘉丽泽晚景,勾勒出一幅天人合一、怡然自得的渔歌唱晚图。

600年后的今天,这片明朝时就曾引人入胜的风光宝地,终于面向世界打开窗口,揭开其神秘面纱。昆明嘉丽泽是云南首个高原体育运动特色小镇,位于美丽的牛栏江源头,是曾经杨林古镇的鱼米之仓,是今天昆明城的后花园。这里由六川汇聚而成,常年芳草丛生,芦苇荡漾,百鸟朝阳,保存着云南最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5℃,是高原体育运动的天然氧吧大花园。

嵩明杨林经开区 走出“三张牌”的实践之路

小镇坐拥8000亩生态湿地,承接天时地利。目前,昆明嘉丽泽已建成国际体育训练基地、马术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汽摩运动基地、综合运动馆、垂钓中心、高端酒店群、美食街等高原体育运动产业链项目。

基地首期已建成8块室外11人标准足球场地和5块室外足球专项训练场,含训练区、功能性训练及生活区。规划目标是建设标准足球训练场28块,致力于打造以足球产业为主,集运动训练、健身休闲、会议接待、餐饮住宿、健康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多功能体育训练基地。

2018年,昆明嘉丽泽成功举办了首届MCC地中海中国(昆明)冠军赛、中国量产车性能大赛昆明嵩明嘉丽泽站、秘境百马等各类国际、国内赛事共9次。其中,中国足协赛事6次,共66支队伍参加;国际赛事1次,共24支队伍参加;市足协赛事1次,共7支队伍参加。基地接待赛事客流量达8万余人次。一大批国内外球界名人、明星云集嘉丽泽,打开了面向世界的窗口,实现了“一球连世界”的体育产业初衷。先后有国内足球大咖、意大利知名球星以及中国足协、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领导到访。

昆明嘉丽泽莱德马业是昆明嘉丽泽面向世界的又一张靓丽名片。以高原马术文化为灵魂,以赛马、秀马、训马等项目为纽带,招募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发挥了“走马观天下”的旅游产业带动力。

莱德马业占地面积300亩,包含马术私家会所、赛马场、放牧区等几大区域。赛马跑道全程1250米,建有可容纳500名观众的观赛台,让客人体验零距离的赛感,享受赛马竞技带来的速度与激情。马会拥有11栋专业马房及10000平方米的马匹放牧区,可同时牧马400匹。

莱德马业主推速度赛马、精彩马秀、马房晚宴等马术文化项目,依托温德姆、华美达酒店、游泳馆、网球馆、商业街等高端设施,留住客人脚步,吸引客商集聚。马术俱乐部的定位是会员制消费,会员遍及全国各地。除了会员以外,青少年马术通过开展夏令营、冬令营马术训练,开辟出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

昆明嘉丽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总裁杨明荣说:“昆明嘉丽泽高原体育运动小镇,坚守‘生态优先、文旅兼容、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建设以高原体育运动产业为主,休闲、旅游、文化、养生等配套产业为辅,集高原体育训练、马术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康养医疗、大健康与智慧互联网产业于一体,努力打造世界知名高原体育运动特色小镇。”

嵩明杨林经开区 走出“三张牌”的实践之路

绿色产业的发展之路

李绍文说,好机遇要有好政策,好政策要有好落实。经开区经过20余年的发展,凝聚着省、市领导的心血,凝聚着广大干部职工的汗水。尤其是在重大项目的政策、招商、落户、服务等关键环节上,没有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是难以顺利推进的。经开区“三张牌”的实践之路证明,只有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只有穿适合自己脚的鞋子,产业之路才能越走越长!

嵩明杨林经开区 走出“三张牌”的实践之路

经开区绿色产业发展之路勾勒出一个明晰的轨迹:

一是咬定绿色发展理念不放松,宁要青山绿水,不要污金垢银。经开区为了长足发展,环保“一刀切”关停了一批企业;污染一票否决制拒绝了一大批企业入园。二是招商引资有选择,项目落户有准则,企业发展有规则。招商引资严把产业质量关,选准好产业主动出击;项目落地按照绿色产业准则建设;企业发展按照绿色规则运行。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廉洁政企关系。“挺起脊梁抓管理,放下架子做服务。”这是经开区落实“放、管、服”政策,构建“亲商、清商、富商”政企关系的准则。按照企业“入得了园、供得了地、开得了工、配得了套、保得了障”20字改革方针,经开区一手抓机制、体制创新,营造“软”环境;一手抓基础功能配套,保障发展要素,做强“硬”平台。四是全省首家推出“五个一”工作机制、“保姆式”服务内容、“登门式”拜访制度。从征地拆迁到企业落户,从项目立项到生产建设,从融资协调到企业担保……只要是企业的事,只要企业有需求,挂钩服务领导无一不视为己任,全心全意做好企业咨询师、把关人、服务员。五是推行“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窗口办结”服务机制,彻底改变审批难、审批慢现象。

云南滇中新区党工委委员,嵩明杨林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嵩明县委书记杨相来说:“嵩明杨林经开区作为滇中新区东部核心区,昆明市经济发展主战场,遵循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张牌’发展战略,我们的目标是主打新能源,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极。主要围绕‘三整车一中心’和‘绿色食品’产业,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特色产业园区。今后一段时期,经开区一是引进一批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项目,做长做强汽车产业链;二是转型升级一批现有项目,促进高质量发展;三是服务提升食品加工项目,做强绿色食品产业。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和‘一带一路’发展中,全力抓项目、引项目、落项目、促项目,使千亿产业园区目标早日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