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號比92號更耐燒?是玄學還是科學?

長期開車且注意油耗的朋友,基本都有一個感覺:加95號汽油似乎比加92號汽油更耐燒;也有人覺得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汽油耐燒程度也不一樣。另外,很多人覺得現在的92號汽油真的越來越不耐燒了。前面兩點還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最後一點已經成了大部分人的共識。

 ▲什麼是汽油?

要弄清楚上面幾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汽油。汽油、柴油都是石油化工產物,是由多種烴類組成的混合物,如果從成分上加以區分,就是單位分子的含碳量差異,含碳量較低的是汽油,具有熱值低、密度小、易揮發的特點,含碳量較高的是柴油,熱值相對高、密度相對大、不易揮發。當然,石油化工還有很多其他產物,也是根據分子含碳量劃分的,產物都是好東西,當之無愧的工業瑰寶。

95號比92號更耐燒?是玄學還是科學?

說到這,我們應該都明白:汽油和柴油都不是純淨物,而是一種混合物,其碳含量也只是一個範圍,而不是一個固定數值,這就導致,雖然都叫汽油,其成分往往有較大差異,這種差異自然也導致了汽油的特性千差萬別。

▲什麼樣的汽油更耐燒?

汽油是石油產物中分子較小的混合物組成,其烴基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大約在5-10個(柴油是12-22個),也就是說,全都是5個碳原子的分子是汽油,全都是10個碳原子的分子,也是汽油。

95號比92號更耐燒?是玄學還是科學?

有點基礎化學知識都知道,單個分子中碳原子越多,充分燃燒後產生的熱量越大(會冒濃煙那種,說明空氣中氧氣不夠,碳已經燒不完了)。也就是說,10個碳原子的汽油會比5個碳原子的汽油更耐燒(這種純淨物汽油當然是不存在的),而且動力更猛。

95號比92號更耐燒?是玄學還是科學?

這其中的“熱值彈性”就是很多人覺得不同汽油耐燒程度不同的核心原因,這玩意還不好測,鬼知道自己加的汽油單位分子的平均含碳量是多少。石油三大亨也不會讓你測,都搞得那麼透明,他們還怎麼“薅羊毛”?

▲汽油標號對耐燒程度有影響嗎?

原則上,汽油標號只是代表汽油的辛烷值,評估的是汽油的抗爆震能力,95號汽油比92號汽油抗爆震能力更好,可以在壓縮比更高、燃燒技術更先進的發動機上穩定使用,對是否耐燒並無影響。大部分媒體和工程師都是這麼解釋的,僅此而已。

95號比92號更耐燒?是玄學還是科學?

汽油標號真的不會影響汽油耐燒程度嗎?個人持有不同看法。首先,我們知道汽車內燃機的熱效率基本都在40%以下,能超過40%的寥寥可數,剩下的60%都是熱損耗、機械損耗...沒法有效利用(冬天開暖氣還有點利用)。其中的機械損耗自然也有部分被髮動機的震動、噪音帶走了,份額還不小。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加的是92號汽油,雖然也能開,也不會對發動機壽命造成影響,但畢竟抗爆震弱一些,也就導致機械損耗更大一些(震動、噪音),這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影響了發動機的熱效率,能有效利用能量的少了,自然耐燒程度會被削弱。

95號比92號更耐燒?是玄學還是科學?

除此之外,理論上92號汽油和95號汽油只在辛烷值上存在差異,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筆者也持懷疑態度。實際上辛烷作為汽油添加物,其熱值是高於汽油熱值的,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汽油的平均熱值。

95號比92號更耐燒?是玄學還是科學?

另外不同產地的石油,通過不同工藝生產的汽油/柴油,其品質也存在很大差異,包括含硫量、分子類型與分佈,這不僅僅會影響耐燒程度,更會影響動力輸出、尾氣排放。中國油田產的石油,其品質就是不如中東、歐美,這涉及到烯烴、芳烴、苯類比例。至於工藝優化,設備升級,中國石油三大亨,呵呵,真的沒法吐槽。

▲為什麼汽油越來越不耐燒?

95號比92號更耐燒?是玄學還是科學?

汽油越來越不耐燒,這已經成了國內大部分車主的共識,答案很簡單,為了節能減排,現在國內汽油已經逐漸向“小分子化”靠攏,以前汽油中的單位分子含碳量平均值在5-10個,我敢說現在基本都在5-7個徘徊,這樣的汽油要是耐燒才有鬼了。

95號比92號更耐燒?是玄學還是科學?

呵呵...

甚至於,有些地區已經開始全面使用乙醇汽油,就是往汽油里加酒精,單位分子含碳原子只有兩個,另外還有一個還是氧原子,這玩意的熱值能跟烴類(只有碳氫的大分子)比?

95號比92號更耐燒?是玄學還是科學?

最後,我們再多嘴說一說油改氣的汽車,大部分出租車都是這種,燒的的是天然氣,省錢。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結構最簡單的有機物,氣體,單位分子只有一個碳原子、四個氫原子,天生的低熱值,所以凡是油改氣的車子,動力都會明顯衰減,也不耐燒。當然也有好處,天然氣不需要霧化,不需要什麼高級噴射系統、高壓縮比就能充分燃燒,燃料的利用率比汽油(液體)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