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大学要封校,禁止外来人进入?

Sammers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2018年,郑州大学门禁出入、周边居民禁止出入引发不少的关注。

其实,真的是一件不算大的事情,学校管理的措施,但舆论不同意。

但小西想问,大家进去是做什么,游玩、健身这样的理由真的合适吗?怎么中小学没有开放,就没有人说话呢?是不是中小学地方小、风景不够优美,而大学景色迷人、地域大,之前小西就见过不少人春游、秋游都选择大学的草坪野炊,甚至是烧烤。被学校保安阻止后,还发生争执。

另外,大学也不是全面禁止入校,如郑州大学周六、日西门开放,市民同样可以进入校内。平时,周一到周五就算你不上班,学生总得上课吧,在教学楼外面拍照交流的市民还少吗?

小西大学时,就看到过法学院的学生和外面来打球的青年打架,不少人眼中的大学体育设施丰富,如室外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大部分是免费开放的,大学有个几万人很常见,这些设施都不够满足学生需求,一旦外面人进来太多,引发冲突真心对学生不好。

市民携带宠物进校也是学校管理的难题,之前就发生过狗咬人的事情。

小西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共休闲运动设施太少,城里的小区楼栋密度高,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城市的建设规划有很大的关系。要不,也不会发生海量的广场舞场地问题啊...

▼关注帅小西De头条号。小西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和人生。

帅小西De


当然是为了学生们的安全着想啊!就是因为很多大学校园外来人可以随便进出,发生了很多让人不想看到的结果!

我本科学校管的超级严,都快赶上高中了!因为我们学校面积不是特别大,而且地理位置超级偏,周围都是工厂。学校为了学生的安全着想做了以下规定:



进入校园必须携带一卡通,保安还会不定时提问卡号😂;如果想带同学家人来学校,一定要提醒他们携带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有效证件,并在门口保安处登记。



不知道其他同学有没有忘记带一卡通的经历,反正我自己四年来因为忘记带一卡通被拦在了外面很多次。😂😂😂



说实话,当时我被拦在外面的时候还经常抱怨学校的这种制度,但是现在仔细想想,学校不还是为了学生的安全着想吗,毕竟出事的大学生也不少,所以我现在还是很赞同这种做法的!


西瓜碎碎念


●防止盗窃.

有的大学防止校园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防止盗窃。每个大学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因为学校是一个公共的地方,所以有时候难免学生会出现一些麻痹大意的情况,这就给了一些校外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所以学校把学校给封起来,不让校外人员进入学校,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盗窃事件发生。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校门管理的并不是很严格,当时学生们的自行车就经常会丢失,这都是校外人员盗窃的。去我同学说他们学校之前进来一个女贼,进入学生宿舍里面想偷笔记本电脑,结果后来被学校里面的人员发现捉住了。



●校园交通安全.

如果校外人员可以随意进入校园的话,可能会给整个校园交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所以一些大学为了防止校园交通安全隐患的出现,就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校园,如果外来车辆想进入校园的话,需要经过校内各个学院相应的通行证才可以。

我当时上的那所大学里面就是这种情况,学校后来禁止校外的电动车进入校园,校外的车辆想进入校园的话也是有严格的通行证管理。


●治安.

社会上的人员还是比较复杂的,什么人都有,如果可以随意进入校园的话,会给老师同学们的人身安全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占用校园资源.

如果校外人员可以随意进入校园的话,他们可以使用学校里面的图书馆、游泳馆、体育馆、运动场,这些都会挤占学生们的使用空间。

●另外一种论调.

当然现在社会上还有另外一种论调,也就是说现在的大学都是政府开办的,大学需要有一种开放的精神开放,学校里面的图书馆、体育场、游泳馆、运动馆这些公共设施方便学校周围的群众。


饕餮视听


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大家好,我是缪登峰老师,专注教育研究、升学规划,欢迎关注。大学禁不禁入,看似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实则不然。有些理由完全经不起推敲。缪老师本人,果断支持校园开放,但教学场所严格管理。

有人说,封禁校园是为了安全着想。OK,学校师生要不要出校门呢?如果说校园内需要安全,那么校园外需要吗?换句话说,是不是这种措施只是保障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呢?这背后就一个字:“怕”。

万一出了事儿咋办?这责任谁负?这锅谁背?谁的位置不保?谁的乌纱要掉?有没有人问过我们的大学生“你们真的需要保护吗?”凭什么拍拍脑袋就替一个成年人做出了“我需要保护”的决定呢?

说到成年人,咱来聊一聊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区别。小学生、中学生,都属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成熟,距离社会比较远,身体还在发育阶段,暂时还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封闭校园进行保护,自然是无可厚非。

大学生呢?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马上要迈入社会,开启自己的职场生涯,大学生活除了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锻炼社会能力,你的思考、表达、沟通、自我管理等等,都需要在大学阶段养成。把校门关上,真的有助于锻炼这些能力吗?

有些人可能会站出来,大义凌然的说:我们学校的教学秩序需要得到保证,正常的学习生活不能被打扰,校园的资源不能被外人占用。

来,咱们挨个说说,教学秩序需要保障对吗?没问题啊,教学楼门禁呀,大学的课堂也是开在室内的啊,有些农林专业需要在室外学习也没问题,把林场和试验田圈起来就可以了啊。

正常的学习生活不能被打扰对吧?说说什么是打扰啊?有人在校园穿梭、喧哗叫打扰对吧?没错!但那是开放校园惹的祸吗?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读书的时候要静静的,可是实际情况是什么?周遭环境没那么完美的情况下,有些人依然读的了书,做得了学问,专注两个字,在象牙塔里不值钱,在闹哄哄的市场里,很值钱。

校园游人如织、吵闹喧哗,归根结底是人基本素质的问题,彻底解决需要的是整体教育水平提高,社会环境改善,而不是校门一封了事。

再说说校园资源的问题,校园资源属于学校吗?即便你是私立大学,土地是公有的,如果你是公立大学,你的财政拨款来自于哪里?换句话说,校园里的花花草草、体育设施,来自于全社会劳动者点点滴滴的奉献,你说封就封啊?咱也讲点理好吗?

涉及军事机密、知识产权、教学秩序、生活隐私的,该封就封!图书馆、实验室、教学楼、办公区、宿舍楼,我支持你封,因为你有理由!体育场馆、健身设施、艺术展馆,该开放就开放,不仅仅能创收,还能资源合理应用。花园、草地、道路,你想封?请想一个好一点的理由,别想轻松搪塞过去。

我知道很多管理者,对于管理的认知,就是少出事,对吧?


缪老师妙笔生花


上个好大学是无数高考学子的理想,即使考不上名校,去参观下校园,体验下氛围,也是很不错的。而住在大学附近的居民,因为大学校园普遍比较漂亮,氛围好,喜欢逛逛大学校园。不过,有的高校会实现封校,禁止外来人员进入,背后有什么考虑?我觉得有一下几点原因:

第一,我国大学众多,其中有部分是军事院校或者和军工相关的大学,处于保密的原因封校。

第二,大学要保证老师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通过一定程度的封校来给保证校园的宁静,给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比如山西大学的正门,正门宽大漂亮,但常年封闭,封了几年了,近期准备限时单方向开放。该校门封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门对面就是许西村,没封时,刚进校门的初民广场,到处都是许西村的村民,还有很多骑着电动车飞驰的村民,这既影响了校园安静的学习环境,又造成很多安全隐患,不让村民进是不可能的,干脆封闭,谁都不能有,花大钱修的校门成了风景。


第三,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有些学校挨着城中村,很多学生到城中村租房子、去小饭店吃饭,而城中村相对来说,环境较差,人员复杂,有很多安全隐患,例如学生的人身安全、火灾隐患等。为了保证安全,学校干脆把靠近城中村的校门封闭,这样学生出去不方便了可能就不去了。例如,当时中大和旁边的下渡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第四,因为风水。搞笑又不可信的原因,但却真实存在。中国人是很注重风水的,香港好多风水大师,有钱人很多信这个。现在开发商开工还是封顶都是要看日子的。山西大学校门封闭的一个原因传说就是前校长因为风水问题关的,现在换了新校长不信这个,所以开了。当然,这是传说。

第五,寒暑假尤其是暑假期间为了管理需要。像北大清华这种名校,是无数学生心目中的学术圣地,很多学生都想趁着假期期间去感受下,这就造成了假期期间校园成了旅游景点,人满为患,学校只好实行外来人员预约登记。像去年,女儿参加英语竞赛时,本来主办方安排的有北大清华校园的参观,最后通知我们和学校没协商好,只好取消,最后换成参观颐和园,虽然由免费项目换成收费项目家长不用出钱,但家长们还是不开心。

那学校该不该封呢?学校有学校的道理,外人也有进去学校的权利,所以,不好评说。但我相信,随着发展,封校会取消的,以前高校有围墙,现在只有栅栏,随着时间的发展,可能连栅栏和校门都没了。像美国加拿大的高校,根本就没校门,是完全开放的。去了想找校门拍照都找不到,郁闷的很。我觉得中国高校应该也会越来越开放,应该有兼容并蓄的精神!


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本人理工男,本硕博毕业于燕山大学,一所自诩的*重点*本科,目前在北京大学读博后。如题主所说,包括北大清华在内一些学校在假期会通过预约的形式限流式对外开放,让大家来参观。未进北大之前我每次有事情过来感觉很是麻烦,又是电话确认又是登记等等。来了之后尤其是在暑期看到校园里面一堆一堆参观的人群,到处好奇的走来走去,这边*耶*,那边*茄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不限流会是什么情况;并且正常学习日学生怎么上课、如果是考试周,那就更加可怕了;所以很多东西大家要理性对待,去之前做好预先准备工作会省很多麻烦。最后还是非常欢迎大家来北大参观,尤其是小小学生朋友们。


未名飘零


禁止外来人进出,保护师生的手段!

我们大学虽然不禁止外来人,但那是因为禁止不了,学校中间有条主干道,车流挺大的,禁不了,确实这样也添了些许生气。但我并不反对禁止外来人!

大家会说,大学有容乃大,要包容,要博爱云云,就像蔡元培先生说的“兼容并包”,但,北大也限制外来人,只有固定时候开放。说包容,我赞成,我们学校也包容。每年一度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会横穿我们学校,学校会组织学生志愿者加油与帮助;每年多场的名师大讲堂,欢迎开讲;就连某游戏的城市赛都进入了学校,添了不一样的色彩;学术发展,体育竞技,艺术设计等等大学得包,也需要包,要不就得废!

可又要问了,为什么要禁止外来人呢?其实很明显,意思就是“学校重地,闲人免入”。什么是闲人呢?也就是上面那些大学真正需要的特质除外的人。例如,来大学操场跳广场舞的大妈,音响效果贼棒;随意组织的旅游团,践踏草坪,随意折花;再比如偷电电瓶车电瓶的;某些厕所猥琐偷窥汉的等等(这些学校经历过)。这些不是闲人谁还是闲人呢?大学虽然看似没有中小学那样严肃紧迫,但真正的学术的研究在这呢!闲人多了,环境就糟了,环境糟了学术是出不来的。

当然了,没有封死的学校,也不可能封死,学校都会有固定的开放日,非开放日有需要的真正是大学需要的你要申请肯定可以的,每年学校都会请进来“需要的人”,拒绝闲人!

最后,谢谢大家的阅读,有兴趣的可以一起讨论哦(´-ω-`)。

最后贴几张随意拍的学校风景图!





糊涂虫的校园笔记本


我门口就是一个大学的操场。

铁栏杆一直被人剪断,挖出一个小门,大家想去操场散步锻炼。

学校不停地修复,修一次,被剪一次。

然后请来保安镇守,只能维持一天,晚上又被剪了。

请来更多保安,24小时轮班蹲守。

校方理由:只要发生在校园内的任何意外,哪怕自己摔伤还是互殴等等,都跑来找学校赔偿。一不是学生,二不是老师,出了事为什么要学校赔?不赔就闹,不让学校上课!


时不时发呆


我以前的大学,基本上也是封校管理的,也是武警当的警卫!我有一次3:15进的学校,差点不让我进去,我就发现了他们的武警身份,不过他们立刻就刁难我,不让我进7:15的图书馆!还要鄙视我,至今还在鄙视我!


用户60594922622


为什么有的大学要封校,禁止外来人进入。

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校园管理成本。以下是答案正文。

题主你好,我所就读的大学,去年刚刚设置了门禁。校内人员可以刷卡进入,校外人员进入需要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登记。所以我想以一位在校生的身份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所在的学校是省内唯一一所211,省政府很重视,每年的资金扶持也不少,省内比较出名。加上学校种了不少花卉,有人工湖,景色比较好,所以经常有市民进入校园游玩。这是背景。

每年春天,海棠和樱花开放的时候,校园里一片姹紫嫣红,四处都是鸟语花香。每到这个时候,也是同学们最头疼的时候。

一片不大的樱花林里挤满了人,有拍婚纱照的、有大妈们组成的旅游团、有带着孩子去赏花的,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或者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到一大片的海棠和满树樱花,有很多人都选择用相机留住这种美好瞬间。于是乎,大家只顾的拍照而完全不顾及地面上的植物了。那些绿化用草、那些夏天才开放的匍匐在地上的小花们可就遭了殃。大家都只顾的拍照,于是乎那些低矮的植物就被践踏的一塌糊涂。

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尤其是本校的同学,他们的行为普遍倾向于利于校园公共财产、环境的方向。基于这个原因,本校学生中能够珍视校园风景和其他校园公共资源的比例会比外来游客高的多。

作为一名普通本科生,每逢学校游人扎堆的时候,我们都会有许多志愿队组织一些志愿活动,负责劝阻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我来说一下我的所见。

有许多(没错就是许多)小朋友会用带来的小鱼网抓景观湖里的鱼,抓完之后装进塑料瓶带走。有许多(没错就是许多)游客会用面包之类的食物投喂有专人负责饲养的天鹅,完全不顾及身边的“请勿投食”的宣传牌以及类似标语的条幅。有不少(我每次四个小时志愿活动里能分别看到三四个)人带了吊床挂在学校里并不十分粗壮的书上荡来荡去(想象一下,大概碗口粗的树),也有一家人带了食物,把防潮垫铺在新长出来的草地上,躺在上面纳凉的人。确实很惬意,但是草地是需要恢复的哦。

我们提倡“慎独”、提倡文明,可是根据我的观察和体会,学校游客多的时候,就会有许多许多(其实用遍地也不为过)垃圾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且不说影响美观和卫生健康,单是清理垃圾的人工成本也不是一笔小数哦~

这里再讲述一下背景,想必大家也能想到,学校里面是有专人负责园林绿化的,每天都会有人浇水、除杂草、树木病虫害防治、绿化的补种补载等等。学校是用纳税人的钱建立的不错,大学应该开放也不假,但是作为一名在校本科生来说,我认为,大学校园不对外开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首先,一个公民纳税,是用在了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算到教育当面,可能并没有多少。有很大一部分人进入校园的所带来的绿化维护、垃圾清理、秩序维护等等的成本,实际是远远超过了自己所纳税款的。换句话说,你是纳税人、学校建立是用纳税人的钱,并不等于你就理所当然的享受国家的所有资源,就像没人会没事去国企、行政机关游览一样。其次,大学应该开放,应该回馈社会,实际是以培养人才为途径的。众所周知,教育的生产性是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于人才的培养,这些经过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参与社会生产之后,才体现出教育的生产性。我想这也是大学开放的本质和核心,也就是说大学的开放不应该是校园的开放,而是知识的开放。学校里会定期举办实验室开放日、对外开放的讲座,但是据我所知,校外人员似乎并不多。

以上仅仅是我从学校运营维护成本当面阐述了我对于“为什么有的大学要封校,禁止外来人进入”这个问题的看法,单是一个角度的一家之言,难免有不足和错误,也希望大家能够海涵而不吝赐教。

其他上课的时候时不时能听到教学楼走廊里有孩子大喊啦、同校女生被猥琐大叔骚扰之类的个别事件,自然也是理由,但是我不想就此展开论述了。

以上,初升青年原创,一切权利保留。如需以任何方式引用,请务必联系授权,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