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一千多年来,它就像是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自唐宋以来的众多耀眼多彩的文物古迹串连起来。这一条古街是泉州历史的博物馆,一千三百多年来,西街的位置格局和风貌,始终保持着当初的样子。

古巷

白天的西街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在街头巷尾穿梭的游客络绎不绝。行走在西街你会发现有一条,古香古色,悠长而深远的小巷每条小巷都留着一些人的记忆,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每一条小巷都留存着属于每一个人的记忆。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古刹

开元寺,处在于西街上半部分的末段,开元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是我国四大名刹之一。你若来到泉州,没有到开元寺,那么你就相当于没来过泉州。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相传寺址原为唐代大善人黄守恭的大桑园,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的某一天,黄守恭梦见一个和尚向他求要此园用来建造寺庙,隔天真的有一位和尚上门化缘土地建寺。黄守恭心中不舍,另一方面也想试试梦中的情景是否应验,这位和尚真是大德高僧,于是故意作难:要是三日之内桑树可以开出白莲花,那我就给你一块地。

谁知三日后,后院桑树竟然盛开如雪白莲一般,黄守恭顿受感化,毅然的献地建寺。僧人匡护禅师即负责主持建寺工作,取名“莲花道场”。后又改名“莲花寺”,被雅称为“桑莲法界”。直到唐开元年间,才随国号改名为开元寺。

古早味

说起现在,西街除了古文化的之外,更不能错过的就是西街的美食,而因为走得匆忙,身上除了带着一张一百元的现金之外,就没有了,让我们来看看这一百元能在这条充满古香古色的特色小街能够吃出什么样的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亚佛润饼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第一家去的就是比较远近驰名的“亚佛润饼店”,润饼这小吃可是大有来头,各个蔬菜被润饼包裹在一起,象征着团团圆圆,因为蔬菜含有胡萝卜,表皮嫩白,因为这个特性也被称为“金包银”,寓意着招财进宝。每每逢年过节,闽南人都爱吃上一卷,以祈求来年能够行大运。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这家店的老板从爷爷那一辈开始就已经在这里经营了,至今历史居然已经一百多年,更有的本地居民从孩提时期到年近半百,而且因为这家店上过《舌尖上的中国》,更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在门口经常性的排起了长队争先恐后地想要品尝这一美味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人均:8元

地址:西街165号

吴氏麻糍

吴氏手工麻糍的店主是一对年过半百的吴氏夫妻,男的姓吴,女的姓曾,双方都是厦门人。因为夫妻俩唯一的女儿在泉州安了家,为了不孤单,索性他们就直接在泉州安了家,顺便把手艺也带了过来。

虽说很多新开的小店都经常喜欢打老字号的旗号,但是吴氏手工麻糍并不一样,他是一直被顾客认为是一家老字号,用手揉捏麻糍并不能称为手工制作,真正的手工是从始至终的。吴氏麻糍从糯米团子的制作到麻糍的包裹,每一步都是纯手工做的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因为制作工艺复杂,所以每天晚上小店收摊。一回家他们就要把事先浸泡好的糯米饭蒸熟、蒸透,接着反复捶捣糯米。即使没有停歇,也要到忙到夜里两三点,糯米团子才算做好。

揉糯米团是一项重活,且为了保证糯米皮的软糯,所以爱老婆的吴叔叔并不允许曾阿姨插手,亲自上阵,几个银色的盆装着满满的金黄金黄的花生粉以及黑芝麻和和糖碾碎的黑芝麻粉,当黑芝麻粉混合着榛果的,包裹在软糯的糯米皮下,一口下去,满满的酥脆和甜蜜,正好像曾阿姨和吴叔叔那大半辈子的爱情,让人甜在心里。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人均:5元

地址:西街115号

叶婆婆/叶公公闽南现煮米粉

不知道每个闽南的小伙伴有没有吃过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煮的米粉汤,浓厚的汤头,撒上少许葱花,再加上一些闽南地区熟悉的配料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加完了配料,就是一碗熟悉的米粉汤了,吃一口,是否能感受到家乡的味道?除了米粉汤,像一些闽南地区的特色小吃,海蛎煎、春卷、拳头母,全部都有,而且叶公公叶婆婆两家里面都尽可能完整的保留了闽南地区的特色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这一台缝纫机勾起了多少闽南人小时候的回忆呢?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人均:20元

地址:西街277号和191号

鲜见烧仙草

说起闽南人的夏天,怎能少得了一碗泡过古井冰水的糖水烧仙草呢?在以前还没有空调的时候,奶奶总是有办法能够“变”出一份冰爽的糖水仙草,现在时过境迁,烧仙草也要配合上时代的步伐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当童年的味道遇到现代的甜品文化,一碗充满奶香的招牌奶香烧仙草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丰富的配料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软糯的芋圆,加上甜甜的奶香味以及滑溜的布丁,除了熟悉的味道之外更是添加了不少的惊喜,而且目前店家活动多多。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人均:13元

地址:西街148号

许记西街面线糊

从西街十字路口右边走进去一段距离一眼就能看到这家面线糊,当我进去的时候,来到这里吃早餐的不少,一碗面线糊,稍微一尝,熟悉的老味道,虽然这是一碗小小的面线糊,可是它却承载了泉州人满满的家乡味和情怀,我点的是醋肉和猪肝还有香菇的搭配,当然除了这些还有更多丰富的配料可以添加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当吃完这碗面线糊之后,看到阿姨在店门口忙活,因为阿姨是泉港人,所以阿姨也会做的一手好吃的浮粿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刚出锅的浮粿金黄金黄的,看着就非常有食欲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人均:13元

地址:西街313-1号

颜记闽南小吃

继续往前走,发现了一种极具特色的闽南小吃“土笋冻”,因为其外形独特,许多外地的游客望着这一奇特的美食并不敢下口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撒上酱汁,一口舀起来,夹杂着酱汁的味道在嘴巴里散开来,还有“土钉”独特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这是一款试胆的美食,胆大再来,胆小走开。

当然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比较传统的闽南美食“马蹄酥”,外观跟油条十分相似,外表酥脆,一口咬下去,里面棉软的面团,瞬间让自己味蕾展开了一次丰盛的盛宴。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人均:8元

地址:西街245号

满煎糕

说起满煎糕,可能不在闽南地区的小伙伴并不知道,依照着“南甜北咸”,满煎糕是一款口味甜甜的 美食,香糯Q弹,其中接近融化的白砂糖以及夹杂在中间的花生碎,跟软糯的口感形成强烈对比是一款不容错过的甜点。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一份15块,整整三大块满煎糕,吃得小编合不拢嘴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人均:15元

地址:西街189号

吃到这边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吃撑的地步了,因为食量有限,仍有不少“网红”店没有,期间还吃了不少小吃,直到最后仍然是没把身上的钱花完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古街新貌

泉州西街,一条传承着“转究郎”上千年的文化和记忆传承的古街!

有人说,西街的美在于与时间的顽抗下残留的古朴、天然、鲜活的碎片,我摇摇头,其实我心里的那条西街,早已在文中展露,细心的你一定能够品味到小编的心情。

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而西街,藏着泉州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