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丝文化”的奇观,蟳埔蚵壳厝,闽南古民居的奇葩

宅在家里看世界,关注:路灯摄影,每天分享旅途好风景。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从这里开始的海上贸易活动给泉州和世界在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建筑风格上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蟳埔村的蚵壳厝就是“海丝文化”的一个奇观,今天就带大家到这个小渔村去看看。

泉州“海丝文化”的奇观,蟳埔蚵壳厝,闽南古民居的奇葩

泉州“海丝文化”的奇观,蟳埔蚵壳厝,闽南古民居的奇葩

泉州蟳埔蚵壳厝是小渔村,这里居住着古时阿拉伯人的后裔,蟳埔女盘头插花、戴丁香耳坠、穿大衫,和惠安女、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她们的这种特有装饰打扮,在这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情。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这里独具特色的古民居——蚵壳厝。

泉州“海丝文化”的奇观,蟳埔蚵壳厝,闽南古民居的奇葩

泉州“海丝文化”的奇观,蟳埔蚵壳厝,闽南古民居的奇葩

蚵壳厝是用蚵壳、砖石砌成墙盖成的房子,大面积的灰白色蚵壳与花白色花岗石、红色砖构成一幅幅色彩对比强烈、富有美感的图案,那一堵堵的蚵壳如片片鱼鳞,十分好看。站在蟳埔村,举目就能看到大海。站在村中的蚵壳厝前,呼吸着咸腥的海水的味道,不仅感叹于这一“海丝文化”上的奇观。

泉州“海丝文化”的奇观,蟳埔蚵壳厝,闽南古民居的奇葩

泉州“海丝文化”的奇观,蟳埔蚵壳厝,闽南古民居的奇葩

据说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泉州经常受到倭寇的侵扰,曾数度遭遇劫难,先民因无力重建新房子,就因地制宜捡些碎砖石砌成“出砖入石”的墙,再把海边的蚵壳捡来嵌饰在墙的外侧,这就是早期的蚵壳厝。后来就形成了闽南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

泉州“海丝文化”的奇观,蟳埔蚵壳厝,闽南古民居的奇葩

蚵壳厝是东南沿海甚至在内地都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构成了闽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这种1600多年前的蚵壳厝还有祛湿、冬暖夏凉的效果,也是老百姓的一种创造。希望这样的古民居能够很好地保存下去。关注:路灯摄影,一起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