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三十而立”, 三十歲到底該立什麼?

孔子在《論語·為政》中說過這麼一段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其中“三十而立”到底指的是什麼。現在90後已經成為社會的主力軍,而且也快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齡,三十歲到底該立什麼,大家可以對照下自己,三十歲的時候有沒有“立起來”。

孔子曰“三十而立”, 三十歲到底該立什麼?

論語


“三十而立”是孔子對於自己在30歲時所達到人生狀態的自我評價,是指他在這個時候做事合於禮,言行都很得當。但後人往往把孔子的這些自我評語作為人生不同階段所應達到的理想生活狀態。

“三十而立”並不是指成家立業,而是在對社會和自己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的一種自覺的或者是有相對覺解的意識,一種自我人格獨立的意識。簡單的說就是”30歲的人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自己應承受的責任,並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其實真正能做到的並不是很多。並不是說有多難,而是人的意識沒有達到那個層面。比如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並不清楚自己想幹什麼能幹什麼,頻繁跳槽,迫於家庭壓力,結婚生子,三十歲的時候依然渾渾噩噩,摸不清自己的人生方向。一般來說,三十歲是一個人生節點,三十歲之前對生活充滿無限的幻想,每天都很努力去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三十歲之後這種慾望就會慢慢減少,生活開始趨於平穩,對工作對生活不再有那麼大動力。

孔子曰“三十而立”, 三十歲到底該立什麼?

30歲人生的轉折點


當然三十歲只是一個數字,僅僅是一個參考,任何事都不是絕對的。但是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努力去奮鬥,這是一定沒錯的。無論多少歲,無論立不立,只要自己每天活的開心快樂就夠了,人生短短數十載,別讓自己活太累。

孔子曰“三十而立”, 三十歲到底該立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