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歌會不倫不類,繼續這樣下去,就是一鍋北京滷煮

今年當演唱類綜藝《我是唱作人》一馬當先的時候,北京電視臺扯大旗做虎皮,舉辦了《中歌會》,投資巨大,場面盛況,號稱國內最頂尖的歌唱競演節目。目前進行了兩期,著實令人失望。

中歌會不倫不類,繼續這樣下去,就是一鍋北京滷煮

失望的恰恰不是參賽歌手,而是節目的組織,運營,賽制與風格。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京本身就是帝都,文化中心,不言則厚不言則高的地方。但偏偏北京這地方風土人情造就了人特別善談,善侃。曲藝盛行。北京電視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不自覺的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我是最大的,我是最好的,我代表最高端的,並且時時刻刻要說明我是最最最的。就像前幾年發行的一部紀錄片《這裡是北京》,我想讀者心裡用北京話讀讀這個名字就能感受到這地方的牛叉哄哄的傲氣。

中歌會不倫不類,繼續這樣下去,就是一鍋北京滷煮

節目中,舞臺華麗,燈光舞美遠超其餘電視臺以及網絡綜藝的舞美設計,中間弄個大柱子,意指此為中國歌壇的英雄榜。只要節目質量在,這也不為過。但每首歌演唱後,要求演員上前一步,臺下觀眾起來看榜,加上類似體育解說的畫外音就顯得格格不入了。體育與文藝最大的區別是體育具有硬性的指標,比方調高,高一釐米就是勝者,短跑,快零點幾秒就是贏家。文藝則不同,現場評委的認可與觀眾的選擇決定了勝負。因此不能把文藝競賽體育化。這個解說實在是太low,分分鐘氛圍脫線。

中歌會不倫不類,繼續這樣下去,就是一鍋北京滷煮

節目贊助廣告能不能藝術一點,不要太村兒化,鏡頭閃過,一群長髮姑娘拿著阿道夫洗髮水,一起撩頭髮。北京人口是多,也不用這樣吧?

節目運營要有話題,但不能因為話題而去創造話題。還要莫名其妙的本該專注演唱的節目,而把話題大部分轉移到了評委區,興許是天子腳下的緣故,評委的設置,模仿了中央臺的青年歌手大獎賽,出現了文化評委。並且仲呈祥老師有100分的考評權利。仲呈祥老師確實是優秀的權威的知識分子,但時代不同了,當年青歌賽搞知識競賽是哪一年?現而今又把這套體系搬出來,並不能說明這是北京臺的特色,反而顯示北京臺文藝部思想的迂腐。仲呈祥老師點評的越認真,越讓中歌會不像一個歌壇競賽節目。

中歌會不倫不類,繼續這樣下去,就是一鍋北京滷煮

製造話題可謂用心良苦,各地音樂臺播音主持弄來一批,貌似每個臺支持一個歌手,成為現場話題的參與者,評委中安排一堆老師,明明就是授意節目組製造話題,因此點評東拉西扯,評委唇槍舌戰,音樂臺主持敲邊鼓,歌手味同嚼蠟,觀眾哭笑不得。

中歌會不倫不類,繼續這樣下去,就是一鍋北京滷煮

女評委賀冰新著實為了北京臺忍辱負重,大家試想一下,這樣一位專業的高校老師,參加一個號稱國內最頂尖的音樂賽事做評委工作,犯的著去刷存在感嗎?之所以選擇她來,一定是賀老師在專業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但看過這兩期的觀眾都會發現,賀老師的點評明顯就是在製造矛盾,製造話題。

中歌會不倫不類,繼續這樣下去,就是一鍋北京滷煮

順子以《回家》傲視歌壇,賀老師點評順子回家沒有律動。順子第二場來了,節目組製造成復仇效果,評委組又給出了榜首。歌手走音,要求專業,馬條走音,賀老師點評接受。

白舉綱第一個上場,點評作詞古文堆砌。新生力量全來陪讀。尤其第二場,節目組把人家火風請來幹嗎?父子相識,一同淘汰嗎?

中歌會不倫不類,繼續這樣下去,就是一鍋北京滷煮

陶喆人精第二場不來了,黃媽厚道,一首《拆穿》獻給節目組。我不走是對喜歡我的觀眾負責,拆穿是對節目組的回應。事實上黃媽的這首歌才是第二場真正的冠軍榜首。馬條創作雖好,演唱水準還是低於黃媽,馬條自己也說喜歡靠思想創作音樂,而不是憑藉嗓子。

中歌會不倫不類,繼續這樣下去,就是一鍋北京滷煮

傳統媒體創立新節目是進步,新節目要有新思維,不能固步自封,不能投機取巧,不能本末倒置,不要讓本是胭脂的音樂染上了灰。中歌會必須立即整改,迴歸音樂賽事的正常狀態,否則繼續這樣下去,這個號稱國內頂級的音樂盛宴,就成了一鍋北京滷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