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協專家組到橫山區考察評審“中國陝北民歌之鄉”工作

5月12日,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王勇超帶隊的“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專家評審組一行,到我區考察評審橫山區申報“中國陝北民歌之鄉”工作。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林,區委常委、區人武部政委閆勇,副區長楊培祥,政協副主席曹楗翊等區級領導以及區委宣傳部、區總工會、文旅局、文聯等部門相關負責人陪同考察。


中國民協專家組到橫山區考察評審“中國陝北民歌之鄉”工作


考察組一行先後參觀了陝北民歌博物館、陝北民俗展館、波羅古堡、橫山民歌展館和橫山曲藝展館,並觀看了橫山老腰鼓、陝北民歌、橫山說書演出。


中國民協專家組到橫山區考察評審“中國陝北民歌之鄉”工作


橫山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黃土文化、草原文化、邊塞文化在這裡交融,腰鼓、民歌、剪紙和說書在這裡發源、傳承、興盛。其中橫山民歌既有陝北民歌的代表性,又獨具橫山地方特色,成為不同時期橫山民間文藝的主旋律,其按照歌唱風格,分為勞動號子、小調、酒麴、酸曲、秧歌調和信天游等。橫山民歌集傳統詩歌賦、比、興的創作手法,並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20世紀40年代以《橫山下來些游擊隊》為代表的橫山民歌唱紅大江南北,享有極高知名度。2018年,山西衛視《歌從黃河來》節目組錄播了橫山民歌的專題節目,讓全國觀眾進一步瞭解了橫山和橫山民歌。


中國民協專家組到橫山區考察評審“中國陝北民歌之鄉”工作


評審會上,專家組通過觀看視頻,聽取彙報對我區申報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肯定。專家們紛紛表示,陝北民歌在橫山具有地方特色且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氛圍濃厚。申報“中國陝北民歌之鄉”,橫山自身具有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和優勢,並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建議下一步可深度挖掘、整理橫山民歌,加強文化多樣性建設,建立有關橫山民歌的數據庫、博物館等,同時要運用現代傳播方式,以更強有力的手段傳承橫山民歌。


中國民協專家組到橫山區考察評審“中國陝北民歌之鄉”工作


王林代表區委區政府對各位專家的蒞臨指導表示感謝。他表示,陝北民歌在橫山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有著深厚的民間底蘊,因此,申報“中國陝北民歌之鄉”對弘揚傳統文化,豐富拓展橫山民歌有著重大意義。下一步,橫山將根據專家組意見,加大投入,充實力量,進一步豐富橫山民歌文化內涵。


中國民協專家組到橫山區考察評審“中國陝北民歌之鄉”工作


黃永旺說通過此次申報,將激勵橫山進一步深化挖掘,擴大傳承橫山陝北民歌文化成果,推動橫山文藝事業的持續向前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