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先心病产妇心跳骤停,跨200公里ECMO转运多学科成功救治

29岁先心病产妇心跳骤停,跨200公里ECMO转运多学科成功救治

26天日以继夜的守护,624个小时的全力救治,37440分钟的不懈努力……日前,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9岁的晶晶(化名)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即将出院,回到常德继续进行康复治疗。

4月4日下午4点,一辆从距离长沙200公里的常德疾驰而来的救护车停在湘雅二医院外科楼前坪,救护车上的晶晶靠呼吸机和ECMO(体外膜肺氧合)维持着生命。车门一开,早已做好接车准备的湘雅二医院医务部刘先领主任、心血管外科周新民主任以及心血管外科的医护人员们马上进入“战斗状态”,迅速将患者转至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

此前,晶晶孕36+周,因“咳嗽,气促并持续加重3天”于3月24日入住常德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12年前因“瓣膜病变”行二尖瓣置换术。3月29日,晶晶氧合下降于当地医院紧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晶晶突发急性左心衰转入当地医院中心ICU,3月30日11点35分突发心跳骤停,紧急予以心肺复苏,并行V-A ECMO术。

4月3日,湘雅二医院收到常德市第一医院发来的跨院会诊申请,柴湘平副院长、医务部刘先领主任、心血管外科周新民主任接到通知后立即召集医院体外生命支持团队赵元副教授、熊瑶瑶副教授跟随超声科周启昌教授前往常德会诊。体外生命支持专家团队抵达常德后,与当地医院各相关科室人员综合评估病人的情况,决定将晶晶转入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继续治疗。

29岁先心病产妇心跳骤停,跨200公里ECMO转运多学科成功救治

据悉,ECMO治疗中患者的转运,特别是V-A ECMO,不仅是国际急救领域公认的难度系数最高的转运方式,而且也是急救转运中最高等级的转运,转运中需要专业团队娴熟配合。目前我国远距离进行ECMO转运危重患者的成功案例屈指可数。

救护车抵达长沙后,正值下班高峰期,长沙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胡海民,交警指挥中心主任蒋晶得知消息后派出两名警察同志驾驶警用摩托车全程开路,很快晶晶顺利到达湘雅二医院,在医护人员一路小跑下送至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并展开紧急救治。经全院专家会诊,专家一致认为,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可行的方法,但风险极高。

周新民主任带领的心外科团队决定连夜给晶晶进行急诊抢救手术。4月5日凌晨5点手术结束,晶晶在ECMO辅助下安全返回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至此,从接到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紧急求救到晶晶完成再次换瓣手术,不到30小时。

在“生命接力”微信群内,晶晶的每一个检查结果、救治方案和治疗进展等情况均实时发布在群内,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医院的MDT治疗团队随时提供相关领域的会诊指导。

术后早期,晶晶在ECMO辅助下血流动力学逐渐平稳。心血管外科科内治疗小组每日一起查看病情、ECMO运转情况,精细调整治疗方案,并给患者鼓励进行精神支持。为预防交叉感染,心外监护室以心脏移植的隔离标准对晶晶实施保护性隔离,严防感染,不分昼夜精心护理,专人专护日夜坚守。

在心外ICU严密的守护下,患者术后的病情日渐稳定,心功能逐渐改善,左室射血分数从30%逐渐升至58%。“白肺”面积逐渐缩小,左肺渗出基本吸收。

考虑到晶晶在当地医院曾有肺部感染,术后心外ICU医生多次对其进行肺泡灌洗液培养,积极寻找病原菌,不料发现“甲流”病毒感染。医院讨论决定将晶晶转至重症医学科负压层流病房继续治疗。由伍国宝教授为主的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接过救治晶晶的接力棒,继续全力以赴。

4月11日,晶晶突然出现宫腔大出血,血压下降。产科急会诊,周密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做好紧急手术准备,输血科尽全力配合抢救治疗。

29岁先心病产妇心跳骤停,跨200公里ECMO转运多学科成功救治

所幸的是,经历这一系列“惊心动魄”之后,医务人员的努力没有白费。晶晶的心肺肝肾功能逐步改善至基本正常。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晶晶终于从重症医学科出院,转回当地医院继续康复治疗。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 通讯员周艳红 王春乐 袁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