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左雲四日遊(六)白煙墩廟壁畫 這樣的古物如今已經不多了


五一四天假已經過去兩天,前面一直在南部區域看風景,三號我們計劃在北部旅遊區轉一天,主要看古蹟。 一早出發,根據距離遠近,先去了白煙墩廟。左雲縣哪都好,但公佈旅遊景點卻有個特點:很多地方都沒說明具體地址,主要靠遊客自己領悟。 白煙墩廟想必是白煙墩村裡的廟,所以直接導航白煙墩村,經過一條美美的林蔭小路之後,我們來到了白煙墩村。

車停在了村中心的健身廣場旁邊,問了一位本村大姐,說白煙墩廟在村東頭,有三間小屋的就是。 還好離得不遠,走不到兩百米就看見了這座小廟,廟顯得非常破敗,為了保護文物,村裡給加裝了鐵皮殼。

白煙墩廟沒有文字記載,據傳始建於清初,但看這木頭顏色與陳舊程度,說是宋代的可能都有人信。正殿一共三間,分別供奉馬王、龍王、聖母,不過裡面沒有神像,只有壁畫得以留存。

左邊那間是馬王殿。小時候曾聽過一句話:“不給你點厲害瞧瞧,不知道馬王爺三隻眼”。馬王爺是誰?那時懵懂,完全不明白。長大後慢慢明白了,如今還見到了古老壁畫,也算是兩相印證。 馬王爺最初是馬神,傳說為天駟星,掌管天下馬匹諸事。有這麼一天,玉帝派遣馬神與另外幾位神仙巡視人間,其他神仙回來彙報說人間太平、一切都好,唯有馬神探查到了人間諸多不平事。玉帝為表彰他明察秋毫,欽賜一隻眼睛,從此馬神有了三隻眼。

對於普通百姓來講,馬神的職司範圍和他們不搭界,倒是明察人間善惡這項技能最讓老百姓喜聞樂見。所以久而久之,馬王爺的主要職司便改成了除惡捉鬼,其能力與鍾馗不相上下,似乎還有過之,廟裡的壁畫內容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而且壁畫中的馬王爺已經不止三隻眼了,數了數居然有六隻,這充分體現出了人們對他的期望和推崇,更反映出了封建社會的民間疾苦頗深。


中間是龍王殿,裡面的壁畫最為完整,詳細描繪了龍王出行的盛大場面。龍王出行做什麼?自然是布雨。一時間祥雲繚繞、前呼後擁,好大的排場。 我有些不理解:行雲布雨不是龍王的份內職責嗎?為什麼還要人們頂禮膜拜呢?或許這就是有些腐朽的“千年傳統”,給予老百姓的定勢思維。

右邊那間是聖母殿,民間俗稱“奶奶廟”,壁畫中描繪了聖母撫育幼子的場景。其主要能力是送子,所以前來參拜的人,都是求子的婦女。

三間屋子裡的壁畫有個共同特點:兩側保存比較完整,正面牆上的壁畫幾乎都損毀了,原因不明。 露出的青磚說明這座廟確實是明代以後修建,因為唐宋時,磚主要用於重要建築,而唐宋以前,磚是用來建陵墓的。

整座廟保存還算完整,雖然外表顯得破敗,但木頭構件卻是一樣不少。不過屋簷上凸出的椽子都已經乾裂,枋上的彩畫也褪去了顏色,看不清楚內容。 雖說如此,卻也是難得一見的古物,這樣的建築、壁畫,如今已經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