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母语的时候并不认字,可为什么学习外语的时候要先背单词?

a820697057


您的提问就反映了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本质上的不同。这也说明了“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种外语教学理论的误区。

外语学习不同于母语学习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外语学习没有母语学习这么大的输入。人们学习母语是从娘胎里出来就天天耳听嘴说,甚至提前胎教,人们接触母语的机会比接触外语的机会不知大多少倍。 听说教学法为了弥补学习者很少接触外语的不足,加大听说的投入,充其量是把听说输入的脸盆换成了澡盆,根本成不了外语学习的游泳池,更谈不上江河湖海。

二、外语学习没有母语学习这么实际的需求。“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也就是说学外语需要环境,“二语教学”理论就是基于新移民为适应新生活而“学以致用”的外语教学过程的。但我要说学习语言最主要的是需求。在广东三十年还不会说流利的粤语,不是没有听粤语的环境,而是不说粤语也能生存。如果高考不考英语,英语会成为最少考生选择的科目。

三、借助学习母语思维的概括归纳能力可以提高外语的学习效率。在掌握了词汇、语法知识和基本阅读能力后,再训练听说能力可以事半功倍。经过了高中和大学的英语学习,主要是笔试,再考雅思、托福等口语考试往往是水到渠成。老一辈的外交家都是学传统英语教材出身的,当需要听说交际时照样能应对自如。

所以,在没有大量听说输入、没的外语运用环境和需求的情况下,从词汇和语法知识入手是外语学习的捷径。希望能解除您的疑惑.


Unclejoe讲英语


学习母语不认识字,但我们已经在日常生活和交流中积累了大量词汇。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即使不会写 ,不会认,但口头表达的基础是有了的。就像婴儿会模仿周围的人,听过无数遍后说出“妈妈”这样的词。在儿童期,语言的环境让儿童有了语言的输入,从单音节词,到简单句子,再到复杂句子,一步一步构建了语言。到了学习认字和写字阶段,将大脑里储存的字词句输出为字面的表达,就很容易了。

学习外语,首先也是要有一个环境和词汇量的储备。所以,我们一般建议初学者先学习一些日常用语,交际用语。通过日常语用,去感受语言,去培养语感。第二个阶段,才会建议开始认读单词和拼写单词,将大脑里的词汇对应到眼里和笔头。

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不要求学校里的语言考试,特别是不要求读和写,也是可以只练习口语的。比如,东南亚旅游从业者,很多是只会说英语,但看不懂也不会读英文的。特别是年纪较大的酒店服务员或司机。旅游环境和工作需要,使得他们每天面对很多旅游者,在不断地交流中,他们逐渐掌握了行业英语。


明格翻译


这个问题虽说简单,却包含着一种语言认识问题,值得一说。

我们学习母语口语的时候并不认字,学习母语书面语的时候就要认字。学习外语也是一样,我们学习的是外语书面语,就要认字也就是背单词。如果直接学外语口语,也不用背单词,跟着大人发音就是了。

外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统一的,意思是说,口语的发音指意同书面语的发音指意相对应。一个单词的在书面语里的发音和表达的意思同口语中的这个单词完全一致。学外语的书面语同学口语完全一样,相互对应,学了口语就等同学了书面语。

反过来,汉语则不同,汉语口语,大家从小就会了。上学后先认字,一开始,认的字的词汇(书面词汇)同口语里的词汇是对应的,学着学着,许多书面词汇却同口语词汇不一致了,比如小学一年级里有“莲叶何田田”,我们平时说话里,如果有田田这个词汇,意思是田地的田田,可课本(书面语)里的意思是茂盛。口语同书面语词汇的意思不同。

可见,学外语背单词其实算好的了,背了单词,可以用来说话,也可以用来阅读。若背汉语词汇,有的就只用于阅读,不用于说话。

本条文《汉语梦想:全民通用口语文》专门讲述这样的问题,希望大家点击阅读,对母语、口语、外语、通用语、书面语等等问题就可以认识清楚了。


胡氏口语文


听 说 读 写,听力过关了,口语也就可以了


迅易百英语单词速记


没有人是主动决定要学母语的。


友邦人士莫名惊诧


其实不应该先背单词,应该先练听力😂只是我们方法搞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