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湘雅名医200公里转诊救助:常德先心病产妇大出血,心跳骤停被救活

近日,29岁的晶晶(化名)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即将出院,回到常德继续进行康复治疗。过去的26天,对于救治她的湘雅二医院医护团队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历历在目,让人百感交集。

4月4日下午4点,随着一辆从距离长沙200公里的常德疾驰而来的救护车停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外科楼前坪,在场人的心都悬了起来——救护车上的晶晶靠呼吸机和ECMO(体外膜肺氧合)维持着生命。

车门一开,早已做好接车准备的湘雅二医院医务部刘先领主任、心血管外科周新民主任以及心血管外科的医护人员们马上进入“战斗状态”,迅速将患者转至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

一场生死救援从此拉开……

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李诗韵 通讯员 周艳红 王春乐 袁轲

30位湘雅名医200公里转诊救助:常德先心病产妇大出血,心跳骤停被救活

此前,晶晶孕36+周,因“咳嗽,气促并持续加重3天”于3月24日入住常德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12年前因“瓣膜病变”行二尖瓣置换术。

3月29日,晶晶氧合下降于当地医院紧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晶晶突发急性左心衰转入当地医院中心ICU,3月30日11点35分突发心跳骤停,紧急予以心肺复苏,并行V-A ECMO术。

4月3日,湘雅二医院收到常德市第一医院发来的跨院会诊申请,柴湘平副院长、医务部刘先领主任、心血管外科周新民主任接到通知后立即召集医院体外生命支持团队赵元副教授、熊瑶瑶副教授跟随超声科周启昌教授前往常德会诊。

体外生命支持专家团队抵达常德后,与当地医院各相关科室人员综合评估病人的情况,决定将晶晶转入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继续治疗。

30位湘雅名医200公里转诊救助:常德先心病产妇大出血,心跳骤停被救活

生死时速,异地ECMO转运

4月4日上午8点30救护车到位,9:00从长沙出发,11:27到达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技、护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赵元副教授与当地医生交接病情并与家属沟通、熊瑶瑶体外循环师交接ECMO运转各参数和指标、周艳红主管护师检查呼吸机设置、管道、药物及皮肤情况。充分准备后,13:56护送晶晶返程。

与此同时,在柴湘平副院长的组织下,一个由医务部、心血管外科、妇产科、呼吸科、肾内科、输血科、放射科、检验科、临床药学、院感中心、护理部组成的34人多学科联动专家支持团队(MDT)组成微信群,实时关注转运情况,并对救援队发回的晶晶病例资料进行讨论,为确定原发病提供思路。

ECMO治疗中患者的转运,特别是V-A ECMO,不仅是国际急救领域公认的难度系数最高的转运方式,而且也是急救转运中最高等级的转运,转运中需要专业团队娴熟配合。

因此,对转运ECMO团队人员技术要求及设备用电、用氧和温度的要求都非常高,它可以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急救水平,目前我国远距离进行ECMO转运危重患者的成功案例屈指可数。

转运中,生命支持团队严格遵照医院有关ECMO患者转运规范,其中包括工作人员分工,用电、用氧和温度的管理,备用应急装置,抗凝、血气的检测,流量及通气的管理等。

一路上,生命支持团队的成员们小心翼翼,密切观察晶晶的生命体征和仪器设备的运转,确保万无一失。为给ECMO减震,确保管道安全,赵元副教授全程将ECMO膜肺和血泵抱在身上。

转运的过程中,生命支持团队的队员精神高度紧张,密切配合,每一步都是确定患者安全,病情稳定再进行下一步行动,确保所有管道通畅、设备运转正常,所有抢救药物、设备都提前备好,以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生命支持团队及时在微信群中与守候在长沙的各专家实时反映患者的情况,在医院的医护人员也为接晶晶做好了充分准备。一分一秒,都在与病魔赛跑。

救护车抵达长沙后,正值下班高峰期,路上车多人多,长沙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胡海民,交警指挥中心主任蒋晶得知消息后派出两名警察同志驾驶警用摩托车全程开路,很快,晶晶顺利到达湘雅二医院,在医护人员一路小跑下送至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并展开紧急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还轻声地告诉晶晶:“别担心,别害怕,我们已经到医院了”,大家忙碌的同时都在为晶晶加油打气。

30位湘雅名医200公里转诊救助:常德先心病产妇大出血,心跳骤停被救活

连夜手术,根治原发病

晶晶送到心外科ICU后,心血管外科彩超室吴勤主任会同周启昌教授立即进行床旁彩超,结果提示晶晶的人工机械瓣膜上很可能长了血栓,导致瓣叶活动极差,血流大部分受阻。

同时,周新民主任正紧急有序地组织全院大会诊,经MDT专家讨论,认为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本应终身服用华法林抗凝以预防人工瓣膜产生血栓,维持瓣膜正常功能,但患者由于担心孕期服用华法林有可能导致流产和胎儿畸形,自行改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孕期又未监测相应凝血功能,导致抗凝强度不足,致使二尖瓣膜上产生血栓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分娩后大量血液回心,血容量急剧增加,加上二尖瓣有机械梗阻,最后导致急性左心衰竭。专家们一致认为,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可行的方法,但风险极高。

晶晶的丈夫拉着周新民主任的手说:“湘雅二医院是全国水平最高的医院之一,如果这里救不好,晶晶就死路一条了,请您们救救我妻子,我们刚出生的孩子不能没有妈妈啊!”。

30位湘雅名医200公里转诊救助:常德先心病产妇大出血,心跳骤停被救活

时间就是生命,病情就是命令,早一分钟手术晶晶生的希望就大一分。

周新民主任带领的心外科团队决定连夜给晶晶进行急诊抢救手术。晚上7点,当晶晶被推进手术室时,麻醉医生曾昵和其他两位值班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已经严阵以待,完成抢救手术的各项准备工作。

周新民主任主刀,在曹亮副教授等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协助下手术开始。由于病情危重,术中一度血压骤降,股动脉有创血压测压管无法测压,需要在体外转流下重新进行桡动脉置管。而此时,血压低,脉压差10mmHg不到,行桡动脉置管难度很大。5分钟后,曾昵顺利完成桡动脉置管,和其他两名麻醉医生负责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在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配合下,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术中所见证实了之前的MDT专家组的推断,二尖瓣机械瓣上和左房内发现大量新鲜血栓,血栓卡在瓣膜之间导致瓣叶活动障碍。

“周主任带领外科团队将血栓清得非常小心,非常干净,尽量降低患者发生脑梗的风险,并为晶晶重新更换人工二尖瓣膜一枚。”体外循环灌注师熊瑶瑶如是说。4月5日凌晨5点手术结束,晶晶在ECMO辅助下安全返回心血管外科监护室,虽然紧张地工作了一晚,所有参与手术的人都露出了笑容。至此,从接到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紧急求救到晶晶完成再次换瓣手术,不到30小时。

30位湘雅名医200公里转诊救助:常德先心病产妇大出血,心跳骤停被救活

术后恢复,艰难中跋涉,多学科合作打赢持久战

“患者虽然成功实施了再次二尖瓣置换手术,完成了原发病的处理,但因合并有心衰、肾衰和‘白肺’(后来证实,晶晶合并有甲型流行性病毒感染),后续治疗仍旧相当艰巨并充满不确定性。接下来各脏器功能是否恢复是她能否成功获救的关键。”周新民主任如是说。

这段时间,在“生命接力”微信群内,晶晶的每一个检查结果、救治方案和治疗进展等情况均实时发布在群内,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医院的MDT治疗团队随时提供相关领域的会诊指导。

术后早期,晶晶在ECMO辅助下血流动力学逐渐平稳。心血管外科科内治疗小组每日一起查看病情、ECMO运转情况,精细调整治疗方案,并给患者鼓励进行精神支持。为预防交叉感染,心外监护室以心脏移植的隔离标准对晶晶实施保护性隔离,严防感染,不分昼夜精心护理,专人专护日夜坚守。

在心外ICU严密的守护下,患者术后的病情日渐稳定,心功能逐渐改善,左室射血分数从30%逐渐升至58%。“白肺”面积逐渐缩小,左肺渗出基本吸收。

考虑到晶晶在当地医院曾有肺部感染,术后心外ICU医生多次对其进行肺泡灌洗液培养,积极寻找病原菌,不料发现“甲流”病毒感染。医院讨论决定将晶晶转至重症医学科负压层流病房继续治疗。由伍国宝教授为主的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接过救治晶晶的接力棒,继续全力以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11日,晶晶突然出现宫腔大出血,血压下降。产科急会诊,周密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做好紧急手术准备。输血科尽全力配合抢救治疗。医务部吴斯杰副主任强调:“对于一位仍未见过自己孩子的母亲来讲,医院及各科室都将努力开通一切可能绿色通道,尽全力抢救”。临床药师谭胜蓝博士对晶晶术后的抗凝方案和强度进行了精心调控和耐心的宣教,为晶晶今后实现华法林药物使用的自我管理奠定了基础。

所幸的是,经历这一系列“惊心动魄”之后,也许是冥冥之中有神佑,医务人员的努力没有白费。晶晶的心肺肝肾功能逐步改善至基本正常。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4月30日,晶晶终于从重症医学科出院,转回当地医院继续康复治疗。

晶晶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湘雅二医院无间的团队合作和高超的救治水准,是湘雅二医院继多学科联合救助ECMO辅助22岁重症肺炎患者后的又一成功案例。同时,晶晶的案例也告诫我们医务人员指导抗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患者如果不尊重科学,不听从专业医务人员的意见或建议可能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26天日以继夜的守护,624个小时的全力救治,37440分钟的不懈努力,看着晶晶踏上回家的归途,医护人员们笑中带着泪。望着晶晶离开医院的背影,他们为她高兴,也为她祝福。

30位湘雅名医200公里转诊救助:常德先心病产妇大出血,心跳骤停被救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