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火已過半年,巴黎聖母院如今這個樣


2019年4月15日傍晚6點50分,世界著名的藝術聖殿——法國巴黎聖母院主體建築發生嚴重火災,雖經相關部門盡力撲救,但它那標誌性的尖頂,仍在無數圍觀群眾的驚惋之中,轟然坍塌。就在當晚,法國總統馬克龍宣佈將重建巴黎聖母院。時隔半年,重新走近這座劫後餘生的建築,它又有哪些變化呢?

金秋十月,陰霾依然籠罩在巴黎上空,乳黃色的隔離欄和鐵絲網在遊客、市民與巴黎聖母院之間形成一道屏障,隔欄凝望,蕭瑟的秋意和殘敗的巴黎聖母院主體讓人心生莫名的秋涼,唯有火紅的楓葉如跳動的火焰點燃著人們內心的希望!

巴黎聖母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哥德式教堂,它坐落在法國巴黎市區中心的塞納河西堤島上,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也是所有法國人的情感寄託,更是世界最璀璨的文化遺產之一。因此,火災發生後,法國國民議會就重建巴黎聖母院迅速通過一份議案,加快審批重建工程中的諸多程序,以確保5年內完成重建工作。


大火摧殘巴黎聖母院的震撼畫面曾驚呆了全世界。走近聖母院,可以看到高聳的腳手架和塔吊以及防護網將其包圍,陰晦的天空下,鴿子在低翔,這座超過850年曆史的古老教堂顯然遭受了嚴重損毀,而今像極了一位纏滿繃帶、上好石膏的危重病人,傷筋動骨,痛苦萬狀!

據說當火災發生時,聖母院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翻修工程,而得益於整個建築的主體為石材結構,不過這些高達108英尺的石牆、拱形圓頂、上層窗戶以及拱頂骨架,因為受到大火炙烤,專家們還需要進行全面勘測,確定其受損程度,再採取相應的措施,以確保教堂修復後的安全。

轉到巴黎聖母院西端,同樣是鐵將軍把門,由柵欄和圍欄將人們與教堂隔開。巴黎警方則警告人們遠離大教堂周圍地區,因為在修復期間,整個教堂就是一個巨大而危險的建築工地,政府不希望任何人在此遭遇風險。


在塞納河南岸望去,在翠杉火楓的簇擁下,這座帶有神秘色彩的大教堂儘管失去往昔塔尖聳入雲天的壯觀和輝煌,但是它那堅毅挺拔,莊嚴和諧,以及水平與豎直的黃金分割比例,依舊讓人感到陶醉和美妙!

秋意已經席捲巴黎,當橙紅金綠把這座浪漫之都渲染成一幅油畫時,巴黎聖母院這位被法國人譽為千年瑰寶的“巴黎夫人”卻如大病初癒。半年來的修復工作看來進展比較順利,怵目驚心的殘垣斷壁和滿地狼藉已清除殆盡,除了林立的腳手架和忙碌的塔吊,巴黎夫人依然風姿綽約地傲然挺立。

巴黎聖母院距今八百多年曆史,它的建成與中國歷史也可謂是巧合連連,它建造始於公元1163年,而這一年,恰好南宋孝宗皇帝即位一年,為莫須有罪名的岳飛平反雪冤;到了公元1345年建成之時,中國已到元朝末年,這一年剛好是十七歲的朱元璋到皇覺寺出家為僧。近200年的建成史也使得巴黎聖母院的建築風格擺脫以往笨拙的束縛,不斷兼容幷蓄,開拓創新,成為哥特式建築的瑰寶和典範!


勻稱和諧的巴黎聖母院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築中被模仿最多的樣板,特別是在曾被法國殖民過的國家裡都能看到它的影子。1430年,英王亨利四世在此加冕;1455年,聖女貞德在此平反;1804年,拿破崙在此加冕法蘭西皇帝;1831年,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以此為背景創作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1970年,戴高樂將軍國葬儀式在此進行。可以說,巴黎聖母院承載了法國人太多太多的情感!

看著漫空飛舞的鴿子和正在修復的巴黎聖母院,不自覺的想到一百多年前被英法為首惡的八國聯軍焚燬的圓明園,圓明園的被毀不只是中國人民的悲哀,也是人類的悲哀。而同樣作為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巴黎聖母院的大火也令人痛心和惋惜。雖然心裡五味雜陳,但是藝術是屬於整個人類的,所以我們應該更加熱愛和平!

巴黎聖母院全部採用大理石材建造,在火災中倖存下來的主立面完好無損,古樸典雅的它在黛粉色的晚霞輝映下,依然卓立不凡、巍峨壯觀。怪不得雨果在《巴黎聖母院》一書中稱讚它為“石頭的交響樂”。


來到聖米歇爾廣場,站在法國公路原點之上,仰望歷經劫難的巴黎聖母院,它是無數法國人心靈中的一片淨土,更是無數民眾的精神信仰!法國擁有世界上一流的古建築修復技術,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將來,完全修復後的巴黎聖母院會以新的盛世容顏呈現於人們! 圖片攝影:@巴黎容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