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縣最突出的四大家族與科舉制度

一、老君坡蘇氏家族

在會寧縣老君坡蘇家堡,蘇氏家族因一門三進士而成為會寧名門望族,其家規家訓澤被後世、激勵子孫,並對會寧今天的教育乃至地方文化影響甚大。

蘇氏一族,為人和善謙和,樂於幫人濟困,在鄉間廣為傳播。清同治初年(1862年)社會動亂,回漢仇殺,村人鄰里600餘人投奔蘇家堡避難。“三蘇”祖父蘇生泰、祖母李氏,傾其家室全部食糧與水窖之水,在回民前後兩次圍堡,歷時10個月危難,連房子椽木都拆下用於煙火維持生存的艱難境況下,硬是守住了堡子,保全了600多人的性命。事後,當地百姓感念蘇氏恩惠,“表報邑宰,邑令嘉其賢,並以親見七代,五世同堂而申請朝廷旌表。光緒帝詔以‘七葉衍祥’四字旌其里門。”該匾額至今保存在蘇氏門中。

民國9年,陝甘大旱,赤地千里,災荒再起。苦甲天下的隴中會寧更為嚴重。“三蘇”父母蘇兆鳳、李氏,慈善為懷,大舍並不寬裕的糧米以救助,又組織晚輩妯娌兒媳侄孫全部家人,在方圓數里荒田野地剜野菜,在蘇家堡子大門灘上支起鍋灶施飯,以解救過路饑民於生死線上。期間在保證老太爺與幼兒有一定數量的麵食之外,其餘親屬家眷均與災民同食,共渡難關,保活性命。由此蘇兆鳳在當地贏得大善人之美稱。民國版本《會寧縣誌》記載,某災荒年饉時,蘇兆鳳為解決遠近數十里的窮人家饑荒,每至人們接近餐飲時辰,就要到家室附近最高的山頂一帶,觀察方圓那溝那岔近鄰遠親沒有升起炊煙者,便親自上門去看究竟。當了解到是無米下炊時,就當即叫上這家大人到蘇家堡子家裡去取,以解急救困。到後來,每觀此況,就乾脆用自家毛驢馱上些許口糧,上門救濟,此行享譽方圓百里內外;據蘇氏族人口口相傳,蘇兆鳳在其父身患褥瘡時,治療過程中用嘴吮吸膿血,直到褥瘡病被治好,身體得以恢復; 在其父蘇生泰百年之後,於墳院搭起草棚守孝三年。後來的蘇氏家族,皆以祖上的這些真人真事為例教育晚輩孩子,勤勞,和善,孝道,舍施,這些言行如涓涓細流,潤澤著家族,教育著後人,激勵著子孫將書香綿延,將文脈賡續。

“興門第不如興學第,振書聲然後振家聲”,蘇氏先祖很早就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蘇氏家族是老君坡最早開辦私塾的家族,敦臺學房為“三進士”排行第五的蘇續泉所辦,現今的老君中學前身也是蘇氏家族和當地劉氏家族所辦的私塾。他們不僅創辦私塾,而且大量招收當地學子,並挑選熟讀詩書的家族子弟授課,使老君當地的百姓受益非淺,多少年來都有老君坡“文化鄉”的美譽。蘇紹泉為蘇氏家族後來的子弟讀書,起了關鍵性作用,可謂蘇氏門中苦幫家族子弟讀書的佼佼者。在甘肅省通志館當編纂期間,他承擔著就讀蘭州一中兩個侄子蘇蔭楠、蘇蔭棠幾乎全部的生活費用,直到雙雙同年考取北京師範大學和北京大學。同時,凡鄉鄰來省城求助辦事者,他必想方設法幫助,至少要解決食宿等,因此常常使自己陷於困境,最終使他的整個家庭落得無恆產,然而他樂善好施的德行流傳至今。其子蘇蔭桓子承父德,慈善肯助樂舍重教,在敦煌農11師工作,60年代就是工程師職稱,在新世紀去世時也是家無恆產者。

清代光緒二十年(1894年),蘇耀泉與同胞四弟蘇源泉同榜中甲午科舉人,人稱“雙鳳齊鳴”。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蘇耀泉中戊戌科二甲第147名進士,後與四弟源泉、七弟紹泉並稱會寧“蘇門三進士”。

蘇耀泉:(1869年—1908年),字郎亭。“自幼聰明過人,讀書過目成誦,九歲能屬文,語輒驚眾。”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參與康有為發起的“公車上書”,反對中日簽訂的《馬關條約》。蘇耀泉在學業上有“無字典不開卷,博學多覽,善學精讀,勤勉終身”之譽,並對《鳳州綱監篆》及續編89卷皆有閱讀眉批註釋。

蘇源泉:(1874年—1931年),字本如,善詩詞,工真草隸篆各體,尤以行草見長。光緒二十年(1894年)與二兄耀泉同榜中舉,光緒三十年(1904年)中甲辰科二甲第49名進士,朝考三等第3名,官授禮部主事,民國初年(1912年)任國民政府審計院協審官,繼任內務部僉事。他秉性耿直,不隨流俗,雖然身居朝廷要害部門,宦海幾十年卻不得提升。不過這正好成就了他“在才不能兼濟天下時,德則能獨善其身,不為官位所累,卻為實事所樂”的為人處世哲學,留人格學品書作於後世,開創教育學制,成為“中國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的先驅”。

蘇紹泉:(1884年—1961年),字友沂,幼讀書善記誦。宣統元年(1909年)科拔貢,亦稱“歲進士”。民國時歷任酒泉、蘭州百貨局局長。1925年,出任正寧縣長,面對民國政府政治腐敗和百姓生活日益困頓的現實,他無意於催糧徵稅等公務,卻專心於撰修志書,僅用一年多時間,就編纂完成四卷手抄本《正寧縣誌》。著有《甘肅歷代官制考》《浴德堂詩草》,晚年潛心於中醫藥研究,撰寫《中國成藥丹丸膏散藥劑配方錄》一卷,惜均未付梓。

二、頭寨子牟氏家族

會寧縣頭寨子牟氏家族祖籍南京,明朝初年遷至會寧關川,從清朝乾隆到光緒年間共出了13位舉人。幾百年來,牟氏家族在會寧當地形成了深厚的人文根基。

清朝初年,牟有善的妻子胡孺人,在丈夫去世孩子年幼的困難境況下,含辛茹苦教育子女,孩子不負母望,奮發有為,勤耕苦讀,立志成才。仲男宗儒精於武術,和善成德,鄉鄰稱讚。推薦武試及第,例授孝廉,開創牟氏先河。他興辦學堂,功房,修造跑馬路,請師教子,練武修文。宗儒公的四個兒子皆登科第。長子紹融為庠生,次子永中為舉人,三子永執為監生,四子永和為舉人。

清朝乾隆至嘉慶初年,為了抵禦匪患,應募征戰,牟氏家族習武之風日盛,族中青壯年一個個在地勢平坦的關川一帶縱馬揚鞭,張弓搭箭,習武刀劍,舉重擊拳,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朝廷舉行武舉考試,登科中舉者逐年增多。到了嘉慶九年,族中有五人考中舉人,牟氏家族在當地地位日益顯赫,倍受人們尊敬。族人為防土匪,救人行善,鑄就了一座佔地15畝,數十米高的城堡,稱之為“五舉城”,先後救方圓百姓五百餘人性命。

會寧縣最突出的四大家族與科舉制度

牟氏家族老宅

牟氏家族在當地廣開積德行善之門,多方施捨。修橋補路,勤儉持家。舉人亞元(第二名)牟奮雄,授略騎尉膺鄉總,五品銜,署理陝甘總督印務,管甘肅巡撫事,兼理茶馬陝西撫部院董。他勤政愛民,政績卓著,晚年回鄉,清咸豐九年(1859年)與族第牟奮彩募捐集資修築槐宮橋。據說,當時村中有一深溝,隔村莊為南北兩半,且又阻隔定西通往靖遠的大道,出行十分不便。牟奮雄帶領眾鄉親在河溝修築一座土橋,沒有多久毀於洪水,為此,牟奮雄憂心如焚,寢食難安,變賣了自家上等川地,購來槐木檁條搭洞築土,重新修建。從此,當地車馬大道暢通無阻,鄉民感恩戴德。後來槐宮橋不斷維修,加高加寬。同治年間,匪患四起,民不聊生。古稀之年的牟奮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帶領眾鄉親以“五舉城”為屏障,奮力抵抗叛亂擾民之敵,最終城未破,鄉民倖免於難。牟奮雄也因樂善好施,寬厚仁慈,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牟善人”。

清代,會寧頭寨子鎮成牟村牟氏家族很有名,曾有“牟家五舉人”的美譽,實際上,牟氏家族出的舉人有13人,以下是他們家族的舉人。

牟奮績:嘉慶十八年(1713年)癸酉科武舉人。

牟永中: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科武舉人。

牟永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戊申科舉人。

牟奮武: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壬子科舉人。

牟奮鬥: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科舉人。

牟祖蔭:嘉慶九年(1804年)甲子科舉人。

牟奮魁:嘉慶十二年(1807年)丁卯科舉人。

牟奮雄:嘉慶二十二年(1818年)戊寅恩科武舉人。

牟 裕: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武舉人。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恢復高考制度以來,牟氏後代繼承了家族耕讀傳家的優良傳統,樂善好施,發奮讀書,人才輩出。

牟克雄,蘭州大學物理系畢業,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

牟克傑,蘭州大學政治經濟系畢業,現為甘肅人民出版社副編審,主編多部書籍資料,成果頗豐。

牟克斌,甘肅農業大學畢業,獲得中國農科院博士學位,現為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生物製藥廠研究員。

牟克典,北京理工大學畢業,獲碩士、博士學位。現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機技術研究所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

百餘年來,牟氏家族在會寧秉承積德行善、勤儉持家、孝敬老人、刻苦讀書的優良家風,受牟氏家族的影響,牟家村也形成了人人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刻苦讀書的優良風氣。

百餘年來,牟氏家族在會寧秉承積德行善、勤儉持家、孝敬老人、刻苦讀書的優良家風,受牟氏家族的影響,牟家村也形成了人人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刻苦讀書的優良風氣。

三、翟家所焦氏家族

清代,會寧翟所鄉焦氏家族也是會寧一個比較突出的書香之家,出了一個進士,兩個舉人,一個貢生,兩個將軍。家族中的其他族人也都很優秀。

焦騰漢:進士,字凌霄,焦景竑之子,雍正十年(1732年)壬子科武舉人,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科武進士。初授御前侍衛,復擢海州營遊擊,淮安城守營參將,膠州營副將,明威將軍,貴州安龍鎮總兵。在任勤勇幹練,忠於職守,地方安寧,屢受褒獎。

焦景竑:字希園,清軍事將領。官至總兵。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戊子科武舉人,任鞏昌營千總,升寧夏鎮右營守備。在任期間,頗有軍功,河州百姓,念其愛民,特立去思碑。後由千總升至福建海壇鎮總兵。授武德將軍,加封驃騎將軍,又以子騰漢貴,晉封武顯大夫。

焦騰龍:乾隆戊午科武舉人。乾州千總。授忠顯校尉,妻王氏封安人。

焦象竑:雍正年歲貢。平羅縣訓導。

焦 玉:封驃騎將軍。妻趙氏封夫人,以孫景竑貴。

焦芳夏:封武德將軍,翟家所鄉焦家河人。加封驃騎將軍,晉封武顯大夫,以子景竑貴,又以孫騰漢貴。

焦宗竑:贈忠顯校尉。妻梁氏封安人,以子騰龍貴。

焦元奇:翟家所鄉焦家河人。少孤貧,負性剛果。比長,應募從戎。大將軍召至帳前,曰:“壯哉,此真將才也。”

四、頭寨共豐梁氏家族

清代,會寧頭寨共豐村梁氏家族是會寧的一個文化家族,先後出過八個舉人,一個貢生,一個武庠生。其中“得”字輩兩位是同榜武舉,“正”字輩兩位是同榜武舉。

梁得位:頭寨共豐人,梁濟江長子,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戊子科武舉人。

梁得任:頭寨共豐人,梁濟江次子,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戊子科武舉人。

梁得名:頭寨共豐人,梁濟江七子,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甲寅科武舉人。

梁得佐:梁濟江三子,武生。

梁得傑:梁濟江五子,貢生。

梁正邦:嘉慶十五年(1810)庚午科武舉人。

梁正志: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戊寅科武舉人。

梁正倫: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戊寅科武舉人。

梁正升: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科武舉人。

梁正蒙: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科武舉人。

據史料記載,梁濟江本人是監生,他的子孫中,出現了八名武舉,一名貢生,一名武庠生。濟江一支在整個梁氏家族中也最為富盛,川塬共有七堡,川二塬五,長子得位、七子得名住馮家堡,各居一堡。次子得任、三子得佐、四子得佑、五子得傑、六子得伸,五人均住李家塬,亦各居一堡。一說梁氏合族川塬共有九堡,人稱“梁九堡”,只河畔李家塬就有七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