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始于旧石器时代

地质学始于旧石器时代

作者:王清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已退休)

史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牧生产实践让人类很自然观察到天有冷热、月有圆缺。人类由物候观测逐渐转为天象观测,积累了丰富的天象资料。这些资料在人类发明文字后被记录下来。四大古老文明都有令人惊叹的天文学知识。因此,人们很容易想到,天文学可能是最早出现的科学知识。不过,别着急下结论,我要告诉大家,地质学才是自然科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科学知识。

人类和石头的不解之缘

250万年以前,东非出现了最初的人类—能人。之所以被称为“能人”,是因为和能人化石一起发现的还有石器,表明能人是目前所知最早能制造石器工具的人类祖先。考古学家把人类的历史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而石器时代就是从250万年前开始的。

人类进化谱系告诉我们,能人之后有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和现代人。在时间上,正好对应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表1)。这当然不是巧合啦。人类的历史本来就是人类创造的嘛!

表1





<table><tbody>

年代

(万年)

人类进化

谱系

考古学

历史分期

年代

(万年)

250~150

能人

旧石器时代早期

250~25

200~20

直立人

30~4

早期智人

旧石器时代中期

25~7

10~1

晚期智人

旧石器时代晚期

7~1

1~

现代人

新石器时代

1~0.4 B.C.

青铜器时代

0.4~0.1 B.C.

铁器时代

0.1 B.C.~

/<tbody>/<table>

石器制造技术在发展

石器时代进一步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划分依据是石器制造技术。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造技术是由摔击法发展成的砸击法和压制法,造出的石器叫“打制石器”,从砾石或石块上砸下来的薄片稍微修理一下就叫 “石片石器”,砸剩下的叫“石核石器”(图1)。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制造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发展出了切割、磨制、穿孔、雕刻等技术,造出的石器叫“磨制石器”(图2)。

地质学始于旧石器时代

图1 石核和石片(旧石器时代)

地质学始于旧石器时代地质学始于旧石器时代

图2 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铲(上图)和镞(下图)

从打制到磨制,石器制造技术的进步用了近250万年。虽然我们看不到古人是怎样制造石器的,但制造技术进步的结果真真切切地反映在石器的外观上。

其实,进步的不只是制造技术,进步也不只是反映在石器的外观上,还反映在石器的石料上。

石器的石料在变化

考古发掘出的石器有各种不同的石料,包括玛瑙、燧石、脉石英、火山岩、砂岩、石英砂岩、灰岩、板岩、千枚岩、片麻岩、角岩、石英岩、大理岩等,各有各的用途(图3)。考古学家对出土磨制石器的石料统计表明,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砂岩逐渐成为磨制石器的主要原料,灰岩明显增加,石英砂岩、石英岩和燧石这些打制石器的主要原料明显减少,脉石英已经消失不见(表2)。

表2


<table><tbody>

旧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中期

砂岩

44.4

52.6

石英砂岩

22.2

7.9

石英岩

22.2

13.2

燧石

3.7

5.3

脉石英

3.7

0.0

灰岩

3.7

21.1

合计

100.0

100.0

/<tbody>/<table>地质学始于旧石器时代

图3 不同的工具,不同的石料

地质学始于旧石器时代
地质学始于旧石器时代

图4 硅质岩(上)和黑曜岩(下)是打制石器的常见石料

15世纪以前,人们把岩石和矿物都叫石头。石器时代的人类当然叫不出这些石头的名称,也不知道这些石头的地质成因,但他们已经对石料的性质有了相当程度的认知,懂得区分石头的软硬韧脆,能根据需要用不同的石料去制作不同的石器。打制石器需要的石料要硬、脆、质地均匀,如硅质岩和黑曜岩(图4),而磨制石器需要的石料则不需太硬,颗粒不要太粗,要不易脱落,如砂岩(图5)。这表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逐步摸索掌握了许多关于石头的地质学知识。

地质学始于旧石器时代

图5 磨制石器常用的石料是砂岩

全民学地质

对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遗址石料的统计和周围地质情况的调查表明,那些石料就来自遗址附近的古河道砾石或出露的基岩,甚至不超过方圆2公里(图6中的红圈内)。这叫“就地取材”。

地质学始于旧石器时代

图6 浙江小黄山遗址石器的石料

采自方圆两公里的崇仁江和长乐江

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群体(部落或氏族等)的每个人都要劳动,去打猎、捕鱼、采集野果,他们所需要的工具只能靠个人的能力和努力去解决。换句话说,每个人都要自己去打制需要的石器,每个人都需要去寻找适用的石头,一旦一个人发现了适当的石头,其余人就会学着去找同样的石头。一旦在某地找到适当的石头,大家就会蜂拥而至,集中取材。于是,出现了石料就地取材的特点。

为了找适用的石头,群体内大家互相学习,小孩子向家大人学习;群体间大家背靠背地学习,几乎每个部落、群体乃至每个人都积累了对石头的知识。这样,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就形成了一个全民找石头,全民学地质的社会现象。

有了全民学地质的基础,地质学家的出现是或早或晚的事。

地质学家诞生啦

石料的就地取材现象一直持续到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终于发生了变化。

地质学始于旧石器时代

图7 采石地和用石地的供需关系由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向心型”(A)向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辐射型”(C)转变,表明出现了专用的石料场

对我国阳原地区的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期, 人类选择石料主要在来自遗址附近, 各遗址的石料表现出强烈的地方色彩,采石地和用石地的供需关系为“向心型”,即,遗址生活的人只在周围几公里之内的范围就地取材。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已有少量石料被输送到几十公里之外。到旧石器晚期晚段,逐渐出现了专用的石料场,从那里向周围几十公里之外输送优质石料(图7)。采石地和用石地的供需关系已经变为“辐射型”,即,由石料场向周围输送经过初加工的优质石料。对于旧石器时代的人来说,光着脚走几十公里山路运输石料,至少需要一两天的时间。采石地和用石地的供需关系由“向心型”向“辐射型”转变表明,人类对石料的选择表现出刻意的追求。另一方面,石料场的出现必定有人专职在那里工作,远离繁华的闹区去寻找石头、精选石头、加工石头。生存的需要和社会的分工使这些人成为地球上第一批地质学家,当然也是

地球上第一批科学家。从采石地和用石地供需关系的转变时间判断,这时人类已经进化为晚期智人(图8)。第一批地质学家就是从他们中间涌现出来的。这些地质学家的职责是,寻找合适的石材和产地,充分认识石料的力学特性,制定相应的石器制作策略,并实施到石器制作过程中。这些地质学家所掌握的关于石头种类的知识,关于石头软硬韧脆等物理性能的知识,关于石料力学各向异性的知识,以及关于石料产地的知识等,就是旧石器时代地质学的主要内容。

地质学始于旧石器时代

图8 我国的山顶洞人属晚期智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

结语

旧石器时代的人都无名无姓,那时涌现出的地质学家自然是“无名英雄”,没有史料记载他们的贡献,也没有史料记载他们掌握的地质学知识,只有不断改进的石器折射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广博的地质学知识。

向旧石器时代的地质学家们致敬!

美编:张 岳

地质学始于旧石器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