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亞人:住歐洲人的房子,花美國人的錢,吃中國人的飯

中亞五國所處的世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自古便是溝通東西方,輻射南亞和西伯利亞的十字路口。世界強國想要保持自己的影響力,都要在中亞地區強化自己的存在。從近代以來,對領土最貪婪的沙俄,還有日不落帝國英國,便不斷蠶食、爭奪中亞地區。最終北極熊沙俄獲得了成功,但也止步於阿富汗,只將中亞五國的範圍併入了版圖。

為什麼說中亞人:住歐洲人的房子,花美國人的錢,吃中國人的飯

後來隨著蘇聯的成立,中亞地區劃分成了五個加盟共和國。為了加強對中亞地區的控制,前蘇聯除了進行民族識別與劃分,弱化當地的民族勢力,還不斷地將俄羅斯族和其它民族遷入該地區。隨著幾十年俄語的使用,還有俄羅斯的歐式生活習慣的推廣,中亞地區開始到處出現俄式歐洲風格的建築與生活習慣。

為什麼說中亞人:住歐洲人的房子,花美國人的錢,吃中國人的飯

後來隨著前蘇聯的突然解體,中亞五國也隨之獲得了獨立建國的機會。但因為前蘇聯時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中亞地區的產業分工是作為整個國家的原料輸出地區,造成該地區的工業體系十分不健全。獨立後,中亞五國都經歷了經濟的艱難時期。由於俄羅斯式的建築風格和生活習慣已經深入人心,現在中亞地區還普遍遺留了大量的俄式建築,一些新的建築也還是以歐式風格為主。主要城市的居民區,還是以陳舊的蘇式公寓樓為主,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如歌劇院、博物館、影院、廣場等,也都是歐式風格。所以說,中亞,尤其是小編上個月去考察的吉爾吉斯斯坦的比什凱克,人們是“住歐洲人的房子”。

為什麼說中亞人:住歐洲人的房子,花美國人的錢,吃中國人的飯

前面提到前蘇聯解體之後,中亞五國因為巨大的經濟體制的變化,都經歷了經濟的困難時期,造成本國的貨幣體系不穩定。又加之美國趁著前蘇聯解體形成的大國權力真空,加緊對中亞地區的經濟和意識形態的輸出,中亞國家的人民普遍接受了美元的存在。日常的工資結算更加偏向於使用美元,從而避免本國貨幣不穩定造成的損失。小編在比什凱克的日子,就隨身攜帶了一部分美元,尤其是在酒店消費的時候,用美元結算還是相當方便。唯一需要吐槽的是,美元紙幣上不能有半點汙損。這就是標題所說的,“花美國人的錢”。

為什麼說中亞人:住歐洲人的房子,花美國人的錢,吃中國人的飯

至於“吃中國人的飯”,那就很好理解了,肯定是到處都能見到中國人的餐館。中亞五國是我們國家的近鄰,從歷史上勇敢的中國人就不斷的與西域人進行交往。我國改革開放之後,一些富有開拓精神的人,很早便來到中亞地區謀生。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的到來,餐飲服務業順理成章的也就發展了起來。相比於西餐的繁瑣和昂貴,還有當地民族飲食的單調,豐富的中國菜系和較低的消費水平,讓中國的餐館越來越受當地人的歡迎。中國菜系的發展是屬於開放式的,能很快地適應當地民眾的口味需求,做出合理的改進,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到中國餐館就餐。

為什麼說中亞人:住歐洲人的房子,花美國人的錢,吃中國人的飯

這就是中亞地區的社會現狀,因為所處的地緣位置,會不斷地受到地區和世界大國的影響。而實際上,這些影響對中亞五國是有利的,只要能借用好大國的援助與扶持,結合本國的發展實際,中亞五國很快就能走出經濟低迷的困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