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出不後悔的職業選擇?北漂3年,4條經驗和你分享

怎樣做出不後悔的職業選擇?北漂3年,4條經驗和你分享

文|王勝男

昨天整理舊物,在箱子裡翻出初中畢業時候的同學錄。

隨手翻開,紙張泛黃,墨跡變淡,字體生澀稚嫩……“每一次的離別都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這句話突然閃入我的眼簾。

我似乎沒有什麼比此時更能夠體會到這句話的涵義。

從十六歲開始,我似乎就是一直在“離別中”:十六歲升高中就離家住校,大學在外省讀書;大學畢業後,又輾轉過多個城市……直至去年定居在無錫。

我今年三十二歲,也就是說,我的人生一半的時間中都在“折騰”。

朋友也會經常取笑我說:“你怎麼這麼能折騰?”

我總會低語應和“是啊。但我覺得這很好,至少我從未後悔過。”

但與其說是“折騰”,不如說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而我通過這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去構建我心中那個理想的生活狀態,尋找一個更好的自己。

如同很多人一樣,畢業後,我也是迷茫沒有目標的。

怎樣做出不後悔的職業選擇?北漂3年,4條經驗和你分享

一、大城市的花花世界VS老家的歲月靜好?

大學的時候我一直做英語兼職,畢業實習那年,我來到北京的一家培訓機構做英語老師。

從少兒英語到學科輔導再到成人職場英語,我都教了個遍。

我發現自己更傾向於教初高中學生或者成人,因為這類學生較為關注知識維度,把課講好就好了;但是對於低齡兒童或者小學生,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做引導、培養興趣、吸引注意力等等,這讓我會覺得非常消耗能量。

家裡人說:女孩子一個人在外面闖蕩,太沒有安全感了,建議我回老家考個教師編,進學校當老師,安安穩穩的多好。

這是我第一次思考,我真的想要成為一名老師,教一輩子的英語嗎?回到老家,守在爸媽身邊,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嗎?

這樣的生活看起來很好,但似乎不是我內心渴望的。

我的腦海中出現一幅場景:繁華都市,白天車水馬龍、人潮川流不息,節奏很快,但是很張揚、生命力旺盛;夜晚的商場,燈火輝煌如同星光般璀璨,讓人充滿慾望。

當我下晚課後,走在人行路上,看著昏黃但又明亮的路燈把人的影子拉的長長的,三三兩兩的過路人陪你一起走回家的路,內心總會有種充實感。

怎樣做出不後悔的職業選擇?北漂3年,4條經驗和你分享

二、要不要裸辭?

諮詢中經常有人問我,王老師我要不要裸辭?

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沒有辦法給出統一的答案。

但就我個人經歷而言,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裸辭的。

裸辭是需要深思熟慮的。

不僅需要勇氣,同時也需要有底氣。

怎樣做出不後悔的職業選擇?北漂3年,4條經驗和你分享

我的勇氣來自於怨氣,明明是個陽光小青年,在老闆的壓榨下我變成了深閨怨婦:老闆言行不一致,當初入職前說好三個月後轉正五險一金,但是試用期滿了後,一直沒有兌現,這是其一;其二,培訓的管理制度發生變化,課時費變現降低,上的課多了,收入減少了。最重要的一點是,培訓機構轉型專注於中小學生市場,學生群體越來越低齡化。

不僅讓我培訓興趣缺失,對於我自己英語知識的提升方面也更加不利了……想做的做不了,能做的不想做,這種感覺還是挺難受的。

我的底氣來自於銀行卡餘額。

第一次想辭職的時候,我看了看錢包……剛剛交完房租,沒有什麼積蓄了,又堅持了兩個月…..評估了一下,即使是找不到工作,仍然可以再堅持兩個月。

於是在身(兜)心(裡)疲(有)憊(錢)的狀態下,於是我裸辭了。

怎樣做出不後悔的職業選擇?北漂3年,4條經驗和你分享

三、是否要繼續做本專業?

裸辭後,我開始進行第二次思考:我還要繼續做英語老師嗎?

如果那個時候我認識生涯規劃諮詢師就好了,我一定會做個去諮詢探索一下自己的未來方向。

但那個時候職業規劃還沒有普及,我浪費了近一年的時間做職業嘗試。

當時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但是內心很糾結:一方面並不是很排斥做老師,但是另一面似乎又不想去找這方面的工作。

在這期間我嘗試了銷售、助理文員、客服等工作,但是覺得這些似乎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這半年中,我一直處於迷茫的焦慮狀態中,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開始糾結要不要再重新做回英語教師、或者乾脆打包行李回老家算了......在我幾乎快放棄的時候,接到了一個關於英語教學產品的培訓講師offer。

公司業務主要是教學系統的推廣,這套系統是從英國引進的,推廣對象是國內的國際幼兒園和國際小學。

我的主要工作是在業務達成前給幼兒園院長和校長做產品說明講解、以及Demo示範課。

當達成合作後,我還負責給幼兒園老師和學校老師們做教學系統的使用培訓以及教會老師們如何上課,當然,還包括課程研發,寫講義教案等等。

不論是工作內容還是福利待遇,這份工作幾乎滿足了我所有的期待,公司資本雄厚,未來發展可期;工作內容與英語專業相關、有五險一金、朝九晚五、週末雙休、加班有調休、年終十三薪,甚至轉正一年後,我還有機會去英國參加學前教育認證講師的培訓等等。

反覆權衡之下,我入職了。

做出這份選擇之後,我不再迷茫了,因為我更看重這份工作我能夠學到什麼,以及未來職業發展。

怎樣做出不後悔的職業選擇?北漂3年,4條經驗和你分享

四、當硬核能力不足的時候,如何PK掉你的競爭者?

和我同時進去的,還有兩位培訓講師,半年內只能留下一個人,最終我留下了。

一位培訓講師高中畢業後移民到加拿大,藝術設計專業的他碩士畢業,現準備回國發展,英語口語非常地道,這個真的是累死我也比不上的部分。

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優勢:親和力較好,具備英語教學經驗,給學生上示範課的時候,互動效果最好。

我的劣勢是:缺乏培訓經驗、相比較另一位培訓師我的英語口語能力只能算是一般,口譯能力更是被對方碾壓,在那幾個月中我還挺不自信的,常常倍感壓力。

但是還好,最終我被留下來了。

怎樣做出不後悔的職業選擇?北漂3年,4條經驗和你分享

其實我的競爭力法則其實很簡單:

第一,讓上司覺得我是最好用的下屬:用他習慣的方式對待他。

例如:主動溝通了解領導的行為風格,用他的習慣的方式對待他。

領導不經常在總部,經常出差。

在最開始出差的時候,領導都會給我們發短信問一下,要注意安全之類的信息或者問一句今天是否順利之類的信息。

他在英國呆了多十年,很英式風格:待人接物非常紳士,有禮貌,給人的感覺又不會太熱情,有種恰到好處的感覺。

後來我慢慢發現領導對待工作是希望有掌控的,瞭解全局的,我逐漸找到了領導喜歡的彙報風格:這個領導關注於結果,喜歡簡潔,不喜歡廢話;但是大事小事,希望下屬和他知會一下;另外在下屬接到任務的時候,也不要廢話太多,先按照領導交代的去做,再慢慢體會,有時候雖然內心會有質疑,但是大多時候發現領導做決策必有其深意的。

所以,我後來但凡出差一定短信行蹤回報:“領導您好,今天飛機準點,培訓準時開始,過程很順利。培訓時間:上午九點到十二點,下午兩點到五點,培訓人數三十人......”

領導並沒有明確提出這樣的要求,但我堅持週一發工作計劃,週五發工作總結。

他在辦公室的時候,我通過發郵件的方式彙報;他不在辦公室的時候,我不僅發郵件,也會給他再發一份短信知會他。

通過這樣的方式,我逐漸養成了領導對我的信任,以至於後期在進行工作的時候,幾乎都可以得到領導很好的支持,他給到了我充分的獨立性,這讓我很有成就感。

怎樣做出不後悔的職業選擇?北漂3年,4條經驗和你分享

第二,讓上司看到你的發展潛力:例如積極主動學習。

例如,我這份工作涉及的示範課和課程設計需要用到英語,系統培訓內容是用中文的。

除了鍛鍊英文口語能力,我下載了很多文章的音頻,在坐地鐵的時候,模仿音頻中播音員的語音、語調和節奏,調整自己的語速節奏,練習吐字發音,還嘗試練習了腹式呼吸法,有助於保護聲帶......這個方法讓我至今都很受益。

週末我拉著朋友參加了很多培訓沙龍。

當時只是覺得很有趣,認識了很多人,也拓寬了眼界:這些在後來的職業發展中,都起到了很大的幫助;我甚至還自掏腰包參加了TTT培訓的課程。

那個時候並不明確自己是否會往企業培訓的路徑發展,只是覺得自己需要掌握這些知識。

為了能夠更好的把握課程效果,我在兒童教育心理學方面也做了一些學習:在那個時候我也無意發現了自己對於心理方面的興趣,後來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甚至金錢在這方面進行學習,更值得一說的是,那個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現在會成為一名生涯規劃諮詢師。

結果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你做的努力,上司都是看得到,老天也會幫你達成所願。

隨著公司的業務發展,後期我的工作內容又涉及到新員工的入職培訓、產品培訓、銷售培訓、團隊建設活動等等,還有一些內部培訓體系的建立、培訓的課程開發,甚至幫助合作伙伴做一些公司的內訓等等,有時候還會做一些招聘工作。

我的工作內容重心開始往企業培訓講師的職業路徑做延伸。

在沒有明確目標的時候,把眼前的工作一步步做好,隨著眼界的拓寬,可能職業寬度的也就打開了。

當然,整個過程並不像我說的這麼簡單,期間經過很多的挫折和努力。

怎樣做出不後悔的職業選擇?北漂3年,4條經驗和你分享

我在給很多來訪者做諮詢的時候,很多人表示自己很迷茫和焦慮,但是在諮詢探索的過程中,關注點在希望裡面能夠得到積極的、正向的結果;但是當談到需要付出和努力的時候,卻選擇了不斷的退縮。

也許明明有潛能和才幹,但是每當遇到未知的機遇和挑戰的時,總是習慣性的多開,因為不敢冒險。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本來可以。”

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如果合乎期待,值得感恩;如果不,當做經驗,這是上天對我們的考驗。

但不論怎樣,請勇敢!

作者簡介:王勝男,職業規劃師、性格行為分析顧問、認知行為治療師,“璃語職美人”長期合作職業諮詢師(累積諮詢時長1000+小時)、微信公眾號“璃語職美人”原創團隊作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