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连巴菲特都惊呼 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

不管数学上的概率法则告诉你什么,远离食物中毒的地方,远离那些近期发生命案的地方。
——爱德华·威尔逊

坤鹏论:连巴菲特都惊呼 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

亚当·斯密曾说过:“人们倾向于高估收益的几率,低估损失的几率。”

就像之前坤鹏论写概率的时候,有人说,90%的胜率完全可以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倾囊下注。

但是,在投资和生活中,这样豪放粗狂真的不可取,因为你很可能低估了风险的伤害。

今天坤鹏论就来聊聊一些对风险的错误认知。

一、风险和概率无关 和伤害大小相关

有句俗话叫:如果一条河平均水深50公分,那你千万不要试图涉水过河。

在统计学中,平均数是一个经常被使用的诡计,有时出于无心,但更多时候是明知故犯。

比如:当你希望数据较大的时候,就使用算术平均数。

某家企业有3个合伙人,员工有90名,年底企业利润不错,准备拿出100万当奖金分了。3个合伙人一共分65万,每人平均21.6万,员工分剩下的35万,平均每人3888.9元。

显然,很少有企业会这样公布分配结果的,它们一般会这样说:今年利润非常好,公司给向员工发放了平均每人10752.69元的年终奖金。

这就是俗称的“被平均”。

所以,平均数往往会掩盖极端值,就像一条河,它确实平均深度是50公分,但是,如果我们要过河,对于这个数值根本就不用理会,而是要明确地知道水最深的深度多少。

因为,只要有小小的一段水深2米,你就可能遭遇淹死的巨大风险。

还记得坤鹏论曾说过的吗?

永远不要拿生命和自由做赌注,因为它们都是你输不起的。

这就是风险的概念,它和事情发生的概率无关,但和伤害的大小有关。

再举个例子。

你有100%的概率亏10元,数学期望值=100%×10=10。

你有0.001%的概率亏100万元,数学期望值=0.001%×1000000=10。

两者都是亏10元,但是哪个风险更高呢?

损失10元,对你来说没什么影响。

但损失100万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会大伤元气,甚至很难恢复。

投资,资金就是股市入场的门票。

炒股是用钱赚钱的行业,一旦你的本金没有了,你就失业了。

无论你明天见到多么好的机会,手头没有本金,你只能干着急。

几乎所有行家,他们炒股的建议都是再高的胜率都不要All in,因为投资的一大关键是尽量保住本金。

所以,再次强调,风险从来都不是发生的可能性,而是伤害的大小。

坤鹏论:连巴菲特都惊呼 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

二、你必须要明白的风险三性

坤鹏论认为,风险之所以称之为风险,它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1.未知性(不可预知性)

已知的永远都不能称之为风险,因为即使你解决不了,完全可以选择避开,就像芒格所说:“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就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

如果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真不是勇气,那是傻!

2.相对性(主观性)

你所认为的风险在别人眼里可能不是风险,就像在直上直下的悬崖上攀爬。

对你来说,那几乎是100%的风险。

但在攀岩运动员看来,可能并不存在风险。

再比如:游泳,2米深的游泳池在会游泳的人看来,不算什么,但不会游泳的人掉进去,100%遇险。

因此,有些风险是可以用技能和认知解决的,炒股大部分炒的是认知。

想想为什么巴菲特的风险和你的风险不一样?为什么他比你牛?

别扯钱多钱少的事,那是结果,人家当初也算是白手起家!

抠饬来掰饬去,你最终不得不承认,巴菲特最大的优势就是认知比你高出不知多少倍。

就像坤鹏论常说的,哪里来的风险,风险最大的就是你自己。

其中心思想便是你不学习,不提高认知,风险永远在那里,你不遇险谁遇险!

3.意外性(随机性)

这就是跳出所有人类科学认知的运气或叫命运使然。

具有这种特性的风险,基本神仙也防不住,比如:人们常说的黑天鹅事件,都知道它存在,但什么时候来谁也不知道。

所以,从风险的三性可以得出,风险是永远无法消除的,甚至可以说,只要是关系未来的事情,都存在风险,比如:投资。

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相对性上努力,认知更多,让本不是风险,只因认知缺陷造成的相对风险化险为夷。

坤鹏论:连巴菲特都惊呼 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

三、不要用你拥有的东西为不需要的东西去冒险

1.投资不要忽视期望效用

坤鹏论之前曾讲过18世纪瑞士天才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他不仅仅解开了著名的圣彼得堡悖论,而且随之带来的思考与成果,更是被凯恩斯誉为“每一位20世纪经济学家的精神大厦的组成部分。”

比如:效用、数学期望值、任何带有风险的投资都要用几何平均数的结果来衡量等。

以前,坤鹏论对于效用的理解不够深刻,随着对概率和风险学习的深入,终于对它的认知又进了一步。

丹尼尔·伯努利曾说 :“赢得1000个金币对穷人的意义要大于富人,尽管是同样数额的收益。”

他把钱和人们赋予钱的价值分开了,获利或损失的价值取决于这个人本身已有的资产是多少。

丹尼尔·伯努利意思就是,对于不确定的风险投资,要用效用来衡量,也就是不能光看收益数字,还得考虑你已经拥有的财富,简直说来,就是你是不是输得起。

就像巴菲特亏100万,毫发未伤,你亏100万,伤筋动骨。

关键就在于你们拥有的财富不同,巴菲特840亿美元身家,请问你的身家多少?

从概念上讲,效用就是可能性结果给个人带来的价值。

不过,一个结果的效用或个人价值会因人而异,也因时而异。

比如说,随着个人拥有财富的变化,个人的偏好也会发生变化。

但是,人们在作经济决定时常常不考虑自己的财富总量,而仅是通过评价它在短期内的损益变化来判断决定是否明智。

比如:你有100万,某个投资赢10万的概率是90%,损失50万的概率是10%。

其数学期望值为:90%×10万-10%×50万=4万。

既然数学期望值为正,你可能会选择投资。

但是,4万对于已经拥有100万的你的意义大吗?

不过是4%的收益而已,但还要冒着损失一半财富的风险。

放到银行理财你一样也能轻松获得这样的收益,那安全系数可要高得多得多吧。

这其实就牵扯到了“期望效用”这个名词,它是因人而异的结果。

而期望效用后来被发展成了期望效用理论,还有相应的函数分析公式,再写下去,估计没多少人有兴趣了。

期望效用就是要把你当前的财富和所有可能的经济结果相加,然后在得出结果中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投资。

比如,你有100万,存在银行里面理财,年化利率是4.5%,现在有个投资机会,50%的概率赚1万,50%的概率亏4000,你怎么选择?

存在银行理财,一年后你的期望效用是104.5万,投资的话,50%的期望效用是101万,50万的可能是99.6万。

显然从三个计算结果看,投资的期望效用比不上银行理财的期望效用,这时候就该放弃投资。

所以,每次投资前,你最好都自问:

我最终要达到什么结果?

如果成功,可以获利多少?

如果失败,将损失多少?

有多少确定性?期望效用是多少?

坤鹏论:连巴菲特都惊呼 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

2.不要为不需要的东西牺牲拥有和需要的东西

上面讲的算是这部分重头戏的开胃知识。

期望效用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在做投资决策时,时刻想到自己已经拥有的财富,而不是光盯着收益,防止为了蝇头小利,捡了芝麻,丢了自己怀里的西瓜,甚至像俄罗斯轮盘赌那样,把性命直接押上。

还是用个真实的例子来讲讲吧,同时,巴菲特对此事总结得极好,坤鹏论也一并穿插进来。

美国曾经有家名叫长期资金管理基金的著名对冲基金。

1994年创立。

创立后的头些年盈利可观,年均40%以上。

但是,在1998年,这家基金在4个月里损失了46个亿,最终破产。

震惊全世界!

损失数字巨额是一个原因,关键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这家基金的16位高管,简直个个都是人中龙凤,马中良驹,精英中的精英,顶尖中的顶尖,甚至还有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连巴菲特都认为,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包括微软,都不可能会有这么豪华、这么高IQ的高管团队。

而且,他们所有人都有着丰富的投资实践经验,加起来的经验可能有350年到400年。

同时,他们在金融界有着极强大的关系网,并为他们提供了数以亿计的资金。

巴菲特曾这样说道:“这于我而言,是绝对的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我要写本书的话,书名就是《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芒格说,这本书应该就是他的自传,哈哈!”

这些人绝对不是坏人,是正经人,连巴菲特都尊敬他们,甚至有问题时,还找他们帮忙。

巴菲特认为,他们破产主要原因就在于,投资时没有考虑期望效用,“为了挣那些不属于他们,他们也不需要的钱,他们竟用属于他们,他们也需要的钱来冒险,这就太愚蠢了!这不是IQ不IQ的问题!”

“用对你重要的东西去冒险赢得对你并不重要的东西,简直不可理喻,即使你成功的概率是100比1,或1000比1。如果你给我一把枪,弹膛里一千个甚至一百万个位置,然后你告诉我,里面只有一发子弹,你问我,要花多少钱,才能让我拉动扳机。我是不会去做的。你可以下任何注,即使我赢了,那些钱对我来说也不值一提。如果我输了,那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我对这样的游戏没有一点兴趣。可是因为头脑不清楚,总有人犯这样的错。”巴菲特这样说道。

而巴菲特接下来的话,就是对期望效用非常好的解读:

“如果你有1个亿,每年没有一点风险地可以挣10%。有些风险,比如:某个投资,成功概率99%,能赚20%,一年结束后,你可能有1.1个亿,也可能有1.2个亿,这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这时候过世,写亡讯的人可能错把你有的1.2个亿写成1.1个亿了,有区别也变成没区别了,对你,对你的家庭,对任何事,都没有任何一点点不同。”

坤鹏论:连巴菲特都惊呼 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

四、巴菲特价值千金的忠告

坤鹏论在看完巴菲特以下这些话,触动非常大,深感自己很难能用如此通俗的语言说出背后的那些人生哲理,所以直接借花献佛给大家。

1.我决不借钱

我们是从来不借钱的,即使有保险做担保,即使是在我只有1万块钱的时候,我也决不借钱。

借钱能带来什么不同吗?

我只凭我一己之力时我也乐趣无穷。

但是万一有点闪失,特别是当你管理别人的钱时,你不仅仅损失了你的钱,你朋友的钱,还有你的尊严和脸面。

不管什么时候,一个拥有大量资金的聪明人沦落到破产的地步都是由于使用了杠杆……

如果没有大量的贷款,破产是不可能的。

2.我们其实没有太多不同

如果你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想想你们和我的不同。

我们穿的是同样的衣服。

我们都有机会喝可乐。

我们都去麦当劳。

我们都住在冬暖夏凉的房子里。

我们都在平面大电视上看橄榄球比赛。

我们的生活没什么不同。

你能得到不错的医疗,我也一样。

唯一的不同可能是我们旅行的方式不同,我有我的私人飞机来周游世界,我很幸运。

但是除了这个之外,你们再想想,我能做的你们有什么不能做呢?

3.投资的期望不要太高

如果你认为得到10倍或20倍的投资回报是你一切生活的答案。

那么你就会去借钱,做些短视,以及不可理喻的事情。

多年以后,不可避免地,你会为你的所作所为而后悔。

有这样一本内容一般般的书,但它却有着一个很好的书名——《一生只需富一次》

这再正确不过了,不是吗?!

请您关注本头条号,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创始人为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6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8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20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