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我膽小如鼠》:越老實的人,越被欺負,更容易造成悲劇

餘華小說裡的故事有種讓人毛骨悚然而又壓抑的感覺,但是故事背後又給了人許多的感慨與理解,比如這篇《我膽小如鼠》。

餘華《我膽小如鼠》:越老實的人,越被欺負,更容易造成悲劇

01 我膽小如鼠

故事從12歲的少年楊高開始講起,這是一個從小就膽子特別小的男孩,不敢到河邊,怕淹死;不敢爬樹,怕摔死;不敢打架,不會闖禍,不去欺負女同學,被老師和同學,家人都戲稱為“膽小如鼠”,而楊高的這些教育都來源於同樣膽小的父親。

楊高的同學呂前進嘲笑楊高:你回去問問他敢不敢閉上眼睛開車?你和他一樣膽小,你的膽小是遺傳的,你父親遺傳了你爺爺。你們幾代人都膽小,哈哈哈哈!

餘華《我膽小如鼠》:越老實的人,越被欺負,更容易造成悲劇

同學的嘲笑,讓楊高有了芥蒂,於是一次楊高與父親出車的過程中,楊高無數次要求父親閉上眼幾秒鐘,父親拗不過楊高的請求,就閉上了眼晴。

這幾秒鐘的時間,父親的大卡車差點撞上一輛拖拉機,然後被拖拉機的十幾個人追上暴打,其中有4個人還直接尿到楊高父親臉上、腿上和胸口。

於是楊高的父親安頓好楊高後,開著卡車飛快地撞上了毆打他的拖拉機上的那十幾個人,兩個車的全部人死的死,傷的傷。

同樣“膽小如鼠”選擇了最沉重的報復,老實人被逼到了一定程度,就變成了瘋狂的爆發。

02 成年後的楊高依舊膽小

成年後的楊高進了機械廠做鉗工,然而呂前進也想要這個工種,於是楊高只能去當清潔工。

工廠的人都在打盹、偷懶時,楊高在掃地,他認為自己沒有技術,但他就願意踏實地把地掃乾淨,楊高說他喜歡自己的工作。

然而如此兢兢業業的楊高,漲工資、分房都與他不相干,反倒是天天偷懶的呂前進工資也漲了,房子也分了。

餘華《我膽小如鼠》:越老實的人,越被欺負,更容易造成悲劇

呂前進總結了一句話:這年頭,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但楊高想得開,他覺得他工資夠用,房子夠住,所以就不想去爭取了。

仔細想想,楊高身上也有我們很多的影子,我們也常常在生活與工作中會有這樣的想法,所有就有了太多的出力不討好。

03 越老實的人,越被欺負

無論是生活中,還是楊高,都有一個相同之處就是:越老實的人,越被欺負。

楊高幹活最多、對朋友最忠誠、對生活無慾無求,然而結局最悲慘,付出了辛苦沒有回報,被朋友嘲笑和毆打,被生活逼的活不下去。

餘華《我膽小如鼠》:越老實的人,越被欺負,更容易造成悲劇

儘管呂前進內心怯弱,只是一隻紙老虎,但是他揍楊高時依舊毫不猶豫,就因為楊高膽小、老實、怕事、重朋友。

就在楊高被逼到絕境時,真的拿刀砍呂前進時,又想起呂前進是自己的朋友而不忍心下手時,想著象徵性地打一個耳光就算扯平,然而卻又被呂前進甩了幾個耳光,對著胸口和肚子踹了幾腳,只有楊高感覺像擰毛巾一樣從頭到腳的疼痛。

04 小說是現實的映照

讀這篇小說時,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現實的生活也是這樣,小說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所謂的人善被人欺,所謂的老實人總被欺負,所謂老實人沒好報,所謂幹活的越多,心越涼涼,這既是扎心的現實,又是一種畸形的狀態。

老實人面對這些,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呢?不妨從以下3個方面開始:

餘華《我膽小如鼠》:越老實的人,越被欺負,更容易造成悲劇

第1,有所底線的老實,不是說老實人不好,而是超越底線的老實就是窩囊了,面對不合理的請求和處理,一定要說不,要爭取自己該得的權益;

第2,有所鋒芒的善良,善良是一種良好的品德,卻不能變成別人消費的工具;

第3,拒絕逆來順受,忍受、承受、接受都是一種堅韌不拔的品質,但是逆來順受只會讓欺負你的人更加變本加厲,所以一定要拒絕。

小說不過是我們生活的一角,無論是生活、職場還是朋友相處方面,都隱藏著我們生活的影子,就像那句話:每當我們倒黴時,總有幾隻豬在偷笑,所以我們要不做“羊羔”,不要過度老實,不要正中那“幾隻豬”的下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