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活著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活著》|餘華:活著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長篇小說,餘華,1960年出生,1983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等。其作品已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荷蘭等國出版,曾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法國文學和藝術騎術勳章、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和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等。


《活著》|餘華:活著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作家餘華

《活著》主要講述了徐家少爺富貴的一生。他的一生由盛轉衰,充滿波折,磨難無數,家產一點點敗光,親人一個個離去,可謂是大起大落、人生無常,可富貴卻依舊對世界保持著樂觀的態度,堅定地活了下去。

作者細膩的筆觸,將富貴勾勒得恰到好處,也恰好由對富貴的一生描繪、反映了當時中國正值變動時期的幾十年——從國民黨統治初期到建國初期。作者將小人物放到大背景之中,深刻闡釋了小人物隨著大洪流而發生命運改變的社會現實。


《活著》|餘華:活著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餘華作品《活著》封面)

從書裡看,富貴的一生可以分為以下兩個階段:

一、懵懂無知的少年階段

這一階段也是“盛”的階段。

少年的富貴家境富裕,父親是地主階級,有足夠的資本讓他整日耽於酒、色、賭,過的是當時標準的闊綽不羈的富家少爺生活。

“我爹常在這裡走來走去,他穿著一身黑顏色的綢衣,總是把雙手背在身後,他出門時常對我娘說:‘我到自己的地上去走走。’我爹走在自己的田產上,幹活的佃戶見了,都要雙手握住鋤頭恭敬地叫一聲:‘老爺。’”

可以說,富貴因自身地主階級屬性,在當時的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又因為他爹賦予他的少爺身份,在家中有很高的地位。

從徐父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典型的中國父親形象,嚴格的背後藏著寵溺。

徐父對富貴是嚴厲的,常會在家裡追著富貴打罵,但徐父卻也是寵溺自己的兒子的,當富貴把家產敗得所剩無幾之時,徐父卻拿出了僅剩的房契和地契,拿去給兒子還債用。

徐父時常去自己的地裡享受金錢和田地帶來的富足感,而身為以為父親,他的言語行動必然會使與自己朝夕相處的下一代耳濡目染,對富貴的為人處世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金錢和地位的驕縱,使他沒有責任感,也沒有擔當的意識。書裡寫道:“你別犯愁呀,我兒子會光宗耀祖的。”

明知祖輩產業被前幾代人揮霍到現在折了幾倍之多,卻依舊沒有進取意識,指望著下一代光宗耀祖。


他好賭,甚至以為自己靠賭博能夠光宗耀祖,他是愚昧無知的;

他好色,整日在青樓花天酒地尋求滿足感,他是好逸惡勞的。


由此可見,家庭環境對富貴的成長,是起了至關重要的影響的。

富貴所受的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給富貴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大可以看做是當今社會家庭教育的縮影。

當今社會上大部分人的性格都是受家庭環境影響下形成的。家裡驕縱寵溺的,往往出了家門之後不會說話辦事,為人詬病;家裡嚴管細糾的,雖說家門之後謹慎不輕信他人,卻往往少了真誠感和親切感;家裡打罵管教的,一般分為兩種,一種人長大之後有暴力傾向,另一種人,因自身經受過打罵而能夠感同身受,善待他人。

二、備受挫折之後的覺悟階段


這一階段也是“衰”的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富貴養成了吃喝嫖賭的惡習,養成了好逸惡勞的惡劣品質。

由此,命運由盛轉衰的節點不請自來

受人算計,家產被帶著僥倖心理的富貴賭博敗光。

社會變革,地主階級地位一落千丈。

上街為母親求醫卻被國民黨帶走,一去十年,回家才得知母親已經去世了。

妻子家珍生了重病,下不了床,幹不了活,在床上嚥了氣。

女兒鳳霞高燒成了聾啞人,被賣卻又跑回家,最後難產而死。

兒子有慶因獻血捐血過多,活活被吸血吸死。

女婿二毛是個老實厚道的人,卻在當街死於非命。

外孫苦根是富貴後來唯一的親人,在富貴外出之時,吃豆子噎死了。

至此,富貴在這個世界上再無親人。

富貴由大富大貴到一貧如洗,又到孤獨無依,可他卻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生命。

他沒有尋死,沒有絕望,沒有產生對世界的抱怨,他只是平靜地接受了這一切。

因為發生在他眼前的一切教會他去接受,接受這個世界的好與壞,接受人生無常的變數,接受生老病死和生死無常。

人們常用“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來詮釋這部小說傳遞給大家的精神內容,而作者餘華也把那個時期特定的環境和背景融入進了這部小說,隨著內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富貴的一生不斷經受著磨難,而作者以旁觀者的角度敘述了富貴曲折、坎坷的一生。

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逐漸富足了,可是心理承受能力卻也變差了。

因為一次小小的變故要死要活,因為一次小小的失敗而不再努力,因為一次小小的爭執而放棄生命。

人們不再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而是寬於律己,嚴以待人。

對別人的要求提高了,對自己的要求卻降低了。

因為朋友不記得自己的生日而鬧脾氣,因為男友買的花不合心意而甩臉色,因為父母不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而傷害自己。

而這簡直就像一出出鬧劇,荒唐又可笑。


反觀富貴的一生,可以說他的物質生活是由盛轉衰,但精神生活卻是由衰轉盛的。

由不知世事、愚昧無知到歷經世事、樂觀堅強。

富貴一直在變得更加堅定,更加勇敢,才能在小說的最後唱道:“少年去遊歷,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活著》|餘華:活著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葛優飾演《活著》富貴)

“活著的意志,是富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奪走的東西。”(美國《時代》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