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年少不識渡邊君,讀懂已是中年人

一本書教會你讀懂男人,讀懂後,你會發現,“渣男”也有春天!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作的這部作品《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最有名的一部作品,也是在中國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國外名著之一。

在我稍微年輕一點的時候,初次看到這本書,大驚失色,完全不明白,為什麼這樣一部充滿情色鏡頭的書居然能成為享譽世界?為什麼一個到處搞一夜情的男人還有臉談真愛?

那個時候,對書中男主渡邊鄙夷到不行,徹徹底底的渣男,簡直渣的不帶一點雜質。甚至連對村上春樹都是滿滿的嫌棄,能寫出這樣“黃色”作品的作家能是什麼好鳥呢?

《挪威的森林》:年少不識渡邊君,讀懂已是中年人

時過境遷,待到對人性有更深刻地理解之後,我開始重新定義《挪威的森林》,與其說這是一部愛情小說,不如說這是一部描寫人格的成長小說,它帶領我們重新走進所有人都曾有過的青春期迷茫,以及可能已經忘卻的情感悸動。

我也重新認識了主人公渡邊,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木月的死,讓渡邊陷入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恐懼

渡邊是一個剛滿18歲的大男孩,正值青春期的鼎盛階段,而這個時候,他的好友木月突然毫無預兆地在自己車庫自殺死了。對於一個青春期的大男孩來說,正值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年齡,突然遭遇好友的離世,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心理衝擊,於是渡邊從此陷入了迷茫中,無法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朦朧中對死亡的恐懼。

在此之前,我是將死作為完全遊離於生之外的獨立存在來把握的。就是說:“死遲早會將我們俘獲在手。但反言之,在死俘獲我們之前,我們並未被死俘獲。”在我看來,這種想法是天經地義的,無懈可擊的。生在此側,死在彼側。我在此側,不在彼側。

然而,以木月死去的那個晚上為界,我再也不能如此單純地把握“生或死”了,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挪威的森林》

木月的突然自殺,讓當時18歲的渡邊驚愕,悲傷,他不明白為什麼看起來那麼樂觀快樂的一個人就這麼沒了,在這之前,死亡對他來說是一個很遙遠的概念,而現在,卻要在一個青春洋溢的年紀面臨如此黑暗而沉重的現實,他真的沒有準備好。

《挪威的森林》:年少不識渡邊君,讀懂已是中年人

渡邊是渣男嗎?

乍一看,渡邊真的有些渣,心裡愛著直子,和綠子玩曖昧,和一堆女孩子都發生了性關係,最後還和直子的照顧者,大他十九歲的玲子也發生了關係。

他愛的是直子,為什麼會和別的女孩子發生關係呢?

渡邊和很多素不相識的女孩子發生關係,有兩個原因:書中有兩段話給了我們答案。

第一段:木月死後到高中畢業的十個月時間裡,我無法確定自己在周圍世界的位置。我結交了一個女孩子,同她睡過覺,但持續不過半年。她也從未找我算過賬。

由此可以看出,他為了避免木月的死在自己心裡深刻下去,他選擇了逃避現實--和一個女孩子睡覺。以及後面的“和很多女孩子睡覺”。

第二段:我自己其實不大喜歡同萍水相逢的女孩同床共寢。作為疏導情慾的一種方式固然愜意,而且同女孩兒擁抱著相互觸摸身體也頗開心。我所不快的是早上分別的時候。醒來一看,一個陌生女孩兒在身旁酣然大睡,房間一股酒味兒。床燈,窗簾等等,無一不是情人旅館特有的那類大紅大綠俗不可耐的東西。

顯然,為了生理滿足,在男人的世界,性等同於吃飯喝水。後面談到,雖然和別的女孩子在發生性關係,腦子裡卻一直浮現著直子的身影。而他對於自己的這種行為,包括對於他的“領路人”永澤,態度是鄙視的。

書中不只一次提到,他認為那些女孩子是俗不可耐,而對自己和永澤的行為感覺到汙濁不堪。他討厭自己和那些女孩子睡覺,生理衝動卻又不可避免。這種矛盾性也一直伴隨著他,直到後來確實對這個事不那麼感冒了。

《挪威的森林》:年少不識渡邊君,讀懂已是中年人

那麼,對他對綠子呢?他和綠子很像是“友情已達,戀人未滿”的狀態。從他對綠子的態度來看,他對自己的情感是相當謹慎的。

即使”綠子把鼻子貼著我的胸口,手搭在我的腰部”,我也是極力地剋制自己,待綠子響起熟睡的聲音後,溜下床去廚房看《在輪下》。

從這裡可以看到,渡邊一旦確認了對對方的感情,或是確認了對方對自己的感情後,對待性就會變得嚴肅起來,開始有了責任感。

而他的愛情只給了直子,並且自始至終。但是直子從未愛過他,愛的是死去的木月。假若當時直子和他確立了關係,靈魂有了寄託,或許也就不會整出那麼多么蛾子了。

第十章中,有這樣幾句話“....我仍在愛著直子,儘管愛的方式在某一過程中被扭曲的不可思議,但我對直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我在自己心田為直子保留了相當一片未曾被人染指的園地。

如果說每個人的心理都是一座孤島,想進的進不去,想出的出不來,那麼通過這樣寫實的現實主義文學,我們可以深刻地去看到人性,懂得人生。

《挪威的森林》:年少不識渡邊君,讀懂已是中年人

通過渡邊,我們看到了,男人的性與愛分離的過程。無法用道德層面去評價好與壞,作者也只是非常實誠而客觀地向我們揭露了,一個男性的內心世界與外在表現不統整的經歷,而作為讀者,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想每個人會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長久以來,我們的文化作品中所看到的愛情,都是自帶美顏功能,純純美美,360度無死角。

這本書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那些小說有些不同,顛覆之處就在於,它的超現實主義,完完整整地描述了真實的人性,如同視覺中國的高清鏡頭一般,赤裸裸地,毫不掩飾地展示了一個青春期大男孩的成長經歷。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最大的誤解是,容易把人看成是一個黑白分明的個體,不能忍受摸稜兩可的中間地帶,而實際上,瓊瑤式的浪漫主義愛情真的只是存在於小說裡和幻想中,當我們帶著非黑既白的觀點去審視周圍的一切,去評判一個人,會讓自己變得疲憊不堪,產生悲觀情緒。不但不能扭轉局面,反而由負面情緒衍生而來的巨大沖力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而事情越是一團亂,我們的情緒也越難控制,由此陷入惡性循環。這樣的狀況在婚姻裡會很常見。

我認識一個女人,平時和老公逛街都要時刻警惕老公是不是多看了哪個美女一眼,老公手機一有動靜,就一個箭步跑過去搶手機來看。下班晚一點回來就會報以怨婦眼神,巴不得用酷刑逼供。後來乾脆就去老公單位門口守著,可想而知,這位老公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

《挪威的森林》:年少不識渡邊君,讀懂已是中年人

從這本書裡,我們看到,男人的性和愛是可以分離的。但是,並不是要去鼓勵這樣的行為,只是我們要從理性的角度認識這回事。要知道,真愛你的男人,會收斂自己,即使他可以做到性和愛的分離,但是他會照顧你的感受,不大舍得傷害你。

而不愛你的男人,你捆綁也捆綁不住。當然,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知道,愛情是一個流動的過程,經營好了,愛情可以持續一生,經營不好,可能中道夭折。所有的愛人們,越是進入到婚姻的瑣碎中,越是要積極地往“婚姻賬戶”裡存“錢”,努力地去成長自己,成全對方。

而對於穩定幸福的婚姻而言,性與愛一定是缺一不可的。當這兩者都得了充分滿足,他自然跑不掉了。因此,在婚姻裡,我們不要一味地要求你要怎麼怎麼樣,而是,我可以做到怎麼怎麼樣。牢牢抓住對方的需求就等同於抓住了婚姻。

另外,如果你是一本書,一定不要做一本枯燥乏味,讓人看到開頭就能猜到結尾的書,而是要盡力讓自己的劇情一波三折,引人入勝,讓人不到最後,永遠猜不到結局,這樣,他才會越來越沉迷在其中,不肯走神。

通過這本書,我們懂得,其實男人和女人有很多的不同,當我們真正去懂得男人,懂得自己,才會在彼此的孤島之間搭上一座良好溝通的橋樑,讓彼此不再孤獨,聯結更加緊密,幸福也就隨之而來。

關注我,陪伴你!你有故事,我來傾聽,你有傷痛,我來療愈,點擊右上方關注我即可!後面陸續更多文章分享給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