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年少不识渡边君,读懂已是中年人

一本书教会你读懂男人,读懂后,你会发现,“渣男”也有春天!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作的这部作品《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最有名的一部作品,也是在中国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外名著之一。

在我稍微年轻一点的时候,初次看到这本书,大惊失色,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部充满情色镜头的书居然能成为享誉世界?为什么一个到处搞一夜情的男人还有脸谈真爱?

那个时候,对书中男主渡边鄙夷到不行,彻彻底底的渣男,简直渣的不带一点杂质。甚至连对村上春树都是满满的嫌弃,能写出这样“黄色”作品的作家能是什么好鸟呢?

《挪威的森林》:年少不识渡边君,读懂已是中年人

时过境迁,待到对人性有更深刻地理解之后,我开始重新定义《挪威的森林》,与其说这是一部爱情小说,不如说这是一部描写人格的成长小说,它带领我们重新走进所有人都曾有过的青春期迷茫,以及可能已经忘却的情感悸动。

我也重新认识了主人公渡边,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木月的死,让渡边陷入了对死亡的思考和恐惧

渡边是一个刚满18岁的大男孩,正值青春期的鼎盛阶段,而这个时候,他的好友木月突然毫无预兆地在自己车库自杀死了。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大男孩来说,正值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年龄,突然遭遇好友的离世,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冲击,于是渡边从此陷入了迷茫中,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朦胧中对死亡的恐惧。

在此之前,我是将死作为完全游离于生之外的独立存在来把握的。就是说:“死迟早会将我们俘获在手。但反言之,在死俘获我们之前,我们并未被死俘获。”在我看来,这种想法是天经地义的,无懈可击的。生在此侧,死在彼侧。我在此侧,不在彼侧。

然而,以木月死去的那个晚上为界,我再也不能如此单纯地把握“生或死”了,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挪威的森林》

木月的突然自杀,让当时18岁的渡边惊愕,悲伤,他不明白为什么看起来那么乐观快乐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在这之前,死亡对他来说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而现在,却要在一个青春洋溢的年纪面临如此黑暗而沉重的现实,他真的没有准备好。

《挪威的森林》:年少不识渡边君,读懂已是中年人

渡边是渣男吗?

乍一看,渡边真的有些渣,心里爱着直子,和绿子玩暧昧,和一堆女孩子都发生了性关系,最后还和直子的照顾者,大他十九岁的玲子也发生了关系。

他爱的是直子,为什么会和别的女孩子发生关系呢?

渡边和很多素不相识的女孩子发生关系,有两个原因:书中有两段话给了我们答案。

第一段:木月死后到高中毕业的十个月时间里,我无法确定自己在周围世界的位置。我结交了一个女孩子,同她睡过觉,但持续不过半年。她也从未找我算过账。

由此可以看出,他为了避免木月的死在自己心里深刻下去,他选择了逃避现实--和一个女孩子睡觉。以及后面的“和很多女孩子睡觉”。

第二段:我自己其实不大喜欢同萍水相逢的女孩同床共寝。作为疏导情欲的一种方式固然惬意,而且同女孩儿拥抱着相互触摸身体也颇开心。我所不快的是早上分别的时候。醒来一看,一个陌生女孩儿在身旁酣然大睡,房间一股酒味儿。床灯,窗帘等等,无一不是情人旅馆特有的那类大红大绿俗不可耐的东西。

显然,为了生理满足,在男人的世界,性等同于吃饭喝水。后面谈到,虽然和别的女孩子在发生性关系,脑子里却一直浮现着直子的身影。而他对于自己的这种行为,包括对于他的“领路人”永泽,态度是鄙视的。

书中不只一次提到,他认为那些女孩子是俗不可耐,而对自己和永泽的行为感觉到污浊不堪。他讨厌自己和那些女孩子睡觉,生理冲动却又不可避免。这种矛盾性也一直伴随着他,直到后来确实对这个事不那么感冒了。

《挪威的森林》:年少不识渡边君,读懂已是中年人

那么,对他对绿子呢?他和绿子很像是“友情已达,恋人未满”的状态。从他对绿子的态度来看,他对自己的情感是相当谨慎的。

即使”绿子把鼻子贴着我的胸口,手搭在我的腰部”,我也是极力地克制自己,待绿子响起熟睡的声音后,溜下床去厨房看《在轮下》。

从这里可以看到,渡边一旦确认了对对方的感情,或是确认了对方对自己的感情后,对待性就会变得严肃起来,开始有了责任感。

而他的爱情只给了直子,并且自始至终。但是直子从未爱过他,爱的是死去的木月。假若当时直子和他确立了关系,灵魂有了寄托,或许也就不会整出那么多幺蛾子了。

第十章中,有这样几句话“....我仍在爱着直子,尽管爱的方式在某一过程中被扭曲的不可思议,但我对直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我在自己心田为直子保留了相当一片未曾被人染指的园地。

如果说每个人的心理都是一座孤岛,想进的进不去,想出的出不来,那么通过这样写实的现实主义文学,我们可以深刻地去看到人性,懂得人生。

《挪威的森林》:年少不识渡边君,读懂已是中年人

通过渡边,我们看到了,男人的性与爱分离的过程。无法用道德层面去评价好与坏,作者也只是非常实诚而客观地向我们揭露了,一个男性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不统整的经历,而作为读者,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每个人会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长久以来,我们的文化作品中所看到的爱情,都是自带美颜功能,纯纯美美,360度无死角。

这本书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些小说有些不同,颠覆之处就在于,它的超现实主义,完完整整地描述了真实的人性,如同视觉中国的高清镜头一般,赤裸裸地,毫不掩饰地展示了一个青春期大男孩的成长经历。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最大的误解是,容易把人看成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个体,不能忍受摸棱两可的中间地带,而实际上,琼瑶式的浪漫主义爱情真的只是存在于小说里和幻想中,当我们带着非黑既白的观点去审视周围的一切,去评判一个人,会让自己变得疲惫不堪,产生悲观情绪。不但不能扭转局面,反而由负面情绪衍生而来的巨大冲力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而事情越是一团乱,我们的情绪也越难控制,由此陷入恶性循环。这样的状况在婚姻里会很常见。

我认识一个女人,平时和老公逛街都要时刻警惕老公是不是多看了哪个美女一眼,老公手机一有动静,就一个箭步跑过去抢手机来看。下班晚一点回来就会报以怨妇眼神,巴不得用酷刑逼供。后来干脆就去老公单位门口守着,可想而知,这位老公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挪威的森林》:年少不识渡边君,读懂已是中年人

从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男人的性和爱是可以分离的。但是,并不是要去鼓励这样的行为,只是我们要从理性的角度认识这回事。要知道,真爱你的男人,会收敛自己,即使他可以做到性和爱的分离,但是他会照顾你的感受,不大舍得伤害你。

而不爱你的男人,你捆绑也捆绑不住。当然,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知道,爱情是一个流动的过程,经营好了,爱情可以持续一生,经营不好,可能中道夭折。所有的爱人们,越是进入到婚姻的琐碎中,越是要积极地往“婚姻账户”里存“钱”,努力地去成长自己,成全对方。

而对于稳定幸福的婚姻而言,性与爱一定是缺一不可的。当这两者都得了充分满足,他自然跑不掉了。因此,在婚姻里,我们不要一味地要求你要怎么怎么样,而是,我可以做到怎么怎么样。牢牢抓住对方的需求就等同于抓住了婚姻。

另外,如果你是一本书,一定不要做一本枯燥乏味,让人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书,而是要尽力让自己的剧情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让人不到最后,永远猜不到结局,这样,他才会越来越沉迷在其中,不肯走神。

通过这本书,我们懂得,其实男人和女人有很多的不同,当我们真正去懂得男人,懂得自己,才会在彼此的孤岛之间搭上一座良好沟通的桥梁,让彼此不再孤独,联结更加紧密,幸福也就随之而来。

关注我,陪伴你!你有故事,我来倾听,你有伤痛,我来疗愈,点击右上方关注我即可!后面陆续更多文章分享给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