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军山一役夏侯渊死在汉中,为何墓地却在许昌?

独行客地图帝


曹操对于宗室大将的信任是有目共睹的。虽说张辽、徐晃等非宗室将领在战场上屡立奇功,但曹操却始终对他们留了一手。以张辽为例,尽管战绩卓著,曹操令其镇守合肥时,仅仅给了七千人马,还让与张辽关系不睦的李典、乐进等人进行牵制。如果不是李典在关键时刻力挺张辽,合肥之战的结果则难以预料。

与张辽、徐晃这些非宗室将领相比,宗室将领的命运则截然不同。著名的常败将军夏侯惇尽管屡战屡败,但曹操却始终信任有加,还让其统率二十六军,用兵十余万众,成为曹操时期统率军队人数最多的一位将领。另一位宗室大将夏侯渊的情况也与夏侯惇类似。尽管战绩远不如张辽、徐晃,曹操却委以重任,先后命其掌管西北及汉中的兵权。

不过,与夏侯惇这位堂兄相比,夏侯渊的命运则要悲惨得多了。他不仅在西北战场畏缩不前,坐视马超势力的死灰复燃,还在汉中战场兵败身亡,不仅重创了曹军士气,也为日后曹操放弃汉中埋下了伏笔。

夏侯渊究竟是如何被杀的呢?史料中的记载有着一定的差异。按照《三国志•夏侯渊传》的记载,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夏侯渊在定军山一役中与刘备大军展开攻防战。刘备利用夜色为掩护火烧鹿角,夏侯渊派遣张郃防御东围阵地。刘备向张郃发动猛攻,张郃眼看局势危急,派人求援。夏侯渊随即调拨了一半兵力增援,导致自己兵力不足。刘备抓住时机,以主力向夏侯渊发动猛攻。在混战当中,夏侯渊被杀。

那么,是哪一支蜀汉军队要了夏侯渊的命呢?答案非常明确,是老将黄忠的部队。《三国志•黄忠传》载:“(黄忠)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夏侯渊并非如《三国演义》所言是被黄忠亲手斩杀的。关于这一点,后主刘禅曾经在与夏侯渊之子夏侯霸见面时亲自做了澄清。

《三国志•夏侯渊传》注引《典略》载,夏侯渊之子夏侯霸投降蜀汉后,得到了后主刘禅的召见。刘禅告诉夏侯霸说:“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刘禅明确告诉夏侯霸,夏侯渊是死于乱军当中,并非黄忠或某一位将领所杀。

夏侯渊阵亡后,并未像大多数被杀将领那样被弃尸荒野,而是得到了安葬。据《三国志•夏侯渊传》注引《典略》载,夏侯渊死后,张飞的妻子出人意料地出面,主动要求安葬夏侯渊。这一请求也得到了刘备的同意。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张飞之妻与夏侯渊有着一层特殊的关系。

据《典略》记载,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亲自率军闪击徐州。刘备大败,只身逃往冀州投靠袁绍。关羽及刘备的夫人被曹操生擒,后来便有了关羽斩杀颜良之事。而张飞则在乱军中与刘备、关羽等人失散,浪迹于谯、沛一带。在此期间,张飞巧遇在当地砍柴的年仅十三四岁的夏侯渊的堂侄女。“(张)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就这样,张飞竟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夏侯渊成了亲戚。因此,当得知堂叔夏侯渊阵亡的消息,张飞之妻才出面安葬夏侯渊。

从以上记载来看,夏侯渊阵亡后,被张飞之妻安葬。如此一来,夏侯渊的墓地就应该在汉中一带。不过,令人疑惑的是,在如今的河南省许昌市城西7公里河街乡贺庄北却有一座夏侯渊的墓地。该墓高十米,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墓前有2012年重新制作的墓碑。这座墓地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后来夏侯渊的遗骸从汉中迁到了许昌?

答案并非如此。原来许昌市的这座夏侯渊墓仅仅是一座衣冠冢,是后人为了纪念夏侯渊这位汉末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而修建的。至于这座衣冠冢最早的修建时间已不可考。在这座衣冠冢的不远处,原本还有一座夏侯惇的墓地。该墓兴建于夏侯惇死后,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尚存。后来因为当地要兴建贺庄石油库,夏侯惇墓被推平,如今已荡然无存。而夏侯渊的这座衣冠冢恰巧在石油库的范围之内,因此才得以幸存。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兴平元年(194年),留守的夏侯惇,被吕布部将射瞎左眼。夏侯惇大喊一句:“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吞下眼珠的一幕,成为了三国的经典桥段。足见夏侯惇作战英勇。


其族弟夏侯渊字妙才,曹操麾下一员猛将。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兴固之战,长途奔袭以疲惫之师一举击败韩遂,收复河西。


《魏书》记载:“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

与曹操属于连襟,深得曹操信任,为人讲义气,善待部下,常将军粮分发给缺粮的军士。但性格刚烈,曹操曾常常告诫: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不想一语成谶。


建安24年,刘备进攻阳平,驻于定军山。夏侯渊派张郃守鹿角东部,自率精锐守鹿角南部拒之。时值张郃部被刘备猛攻,夏侯渊知晓后,分军一半往救张郃。如此,刘备火烧走马谷,趁着夏侯渊前去救火之际,前后不能相顾, 黄忠居高临下突袭,主将夏侯渊乱军中被斩杀。谥号愍侯。


根据西汉文学家刘向《谥法解》愍的标准:在国逢难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祸乱方作曰愍。


符合“祸乱方作曰愍”,死于乱军之中。


一切的根源在于夏侯渊智谋不足,难怪军中称他为‘白地将军’,意指不擅用兵。中了刘备调虎离山之计,又逞匹夫之勇,终殒命定军山。


死后,刘备还算厚道,将夏侯渊厚葬于汉中,而在许昌的夏侯渊墓,只是衣冠冢,当地用以纪念夏侯渊的。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没有苦劳也有疲劳 点个赞呗^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