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谷香村——青岛最早的专业面馆

提起谷香村排骨面,想必会勾起无数老青岛的童年往事与美好回忆。

青岛是块宝地,最是养人。只要你认真创业,就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就以餐饮业来说吧,当年中外各地来此开设餐饮店的,如肯德基、小绍兴等,本埠原有的名店如小红楼、手拉手等,数不胜数,各有兴衰。回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情形,仍令人有不胜今昔之感。

记忆里的谷香村——青岛最早的专业面馆

俗话说:“眼是观宝珠,嘴是试金石。”饭店当年称为“水食买卖”,即是讲发财容易、失败快。这行儿成本低、利润高,只要能有“回头客”,你的生意就一定能发财。如果饭菜材料不新鲜、口味不好、价格不合理,你想宰客,则适得其反。客人不再上门,你背下的料卖不出去,很快就赔完了。所以这一行最需要良心。

记忆里的谷香村——青岛最早的专业面馆

文革期间造反派勒令“谷香村饭店”改名。

记得当年有几家很小的店,就因为“货真价实、口味独特”,而很快发展起来,成为“名店”。有的名传至今,一直不衰,“谷香村”就是其中一家。这家店原在潍县路,是上海附近一个小城镇人开的一家家族小店,只有四张桌子,里外两间小屋,内间是厨房,外面是餐室,小得没法再小。掌柜、厨师、店员、会计一共只有四人,而且都是亲戚。

记忆里的谷香村——青岛最早的专业面馆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谷香村饭庄

小店经营两大品种:一种是面,大肉面、排骨面、熏鱼面、红烧牛肉面、鸡杂面、阳春面。一律是“手擀面”,吃起来十分滑溜、顺口,是岛城最好吃的面。当年的鸡杂面实为精品(已失传),它是用一只活公鸡的全副鸡杂,鲜炒浇在面上的。如果你嘴馋,这些面上的“浇头”(即大排、熏鱼等)可以要双分,叫做“双浇面”。如果你想省钱,要一碗“阳春面”,肉汤上面加上青蒜,也很清香味美。这些面都是内放红烧大排、红烧肉的原汁,放上自产的青蒜苗,不放味鲜,原汁原味,全都口味独特,清香味美。今天是吃不到了。

另一品种是:南式的甜咸小烧饼,又称“蟹壳黄”,饼面上有一层芝麻,是“吊炉烧饼”,吃在口里香有特色。一进店门就会清香扑鼻,引人食欲。而且是真正的物美价廉,吃一顿饭,花钱不多且很实惠。所以“谷

香村”的生意兴隆,每到“饭时”便座无虚席,常常是桌前坐著食客用餐,而背后站著客人等候挨号就餐。小店的名气实已超过当年岛城的三大酒楼:聚福楼、顺兴楼、春和楼。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到现在“谷香村”形成连锁店,仍是老青岛心目中的名吃“老字号”。

记忆里的谷香村——青岛最早的专业面馆

潍县路的老店已经无法觅其踪影,而中山路拆迁前的这座红房子,据说卡吉亚和静安鸿翔服装店的所占这两处门洞就是当年迁到中山路的谷香村店址。(李世俊摄)

建国后,谷香村的店东家去世了,在家的内侄会计去上学,后成为某中学的教师,原有的两位店员调到了“馅饼粥”饭店,原店址也迁到中山路38号扩大营业。排骨面、熏鱼面、大虾面等品种一直经营到改革开放初期。

记忆里的谷香村——青岛最早的专业面馆

拆迁前的中山路老店

1996年中山路改造,谷香村搬进了保定路12号,同年谷香村排骨面被评为“青岛首届十大特色小吃”之一,后又获得“中华名小吃”称号。

1998年10月,谷香村改制后承包给个人,加盟店也迅速增加,其时共有22家店,其中4家是自营。但急速扩张却为企业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谷香村和面要用鸡蛋,而且经过十几遍压面工序,成本比普通面条高。一些急功近利的店主为了早赚钱,就用市场买来的面条代替。老谷香村的面在青岛红火的一大原因,面是现场手工制作的,面条嚼着筋道,机器压制的肯定不行。质量不能保证,回头客也越来越少。

2002年,由于经营不善,分店陆续关停,2004年4月,位于东海一路9号的谷香村排骨面馆悄然换了牌子,现名“到家常川菜馆”,“谷香村”几乎完全淡出了青岛市场。经历了八十余载的老字号在一片叹息中匿迹于岛城。

记忆里的谷香村——青岛最早的专业面馆

记忆里的谷香村——青岛最早的专业面馆

青岛饭店集团公司前身就是老谷香村的主管单位饮食服务公司,他们对谷香村的“复活”也是酝酿已久,2004年3月,青岛饭店集团出资一千多万元参股“回购”谷香村,租下了河南路78号面积近五千平方米的网点。新“谷香村饭店”集餐饮、住宿、娱乐等为一体,一楼五百多平方米的大厅为“面馆”。

记忆里的谷香村——青岛最早的专业面馆

2010年崂山区秦岭路18号(丽达商场二层)分店开业。

记忆里的谷香村——青岛最早的专业面馆

“谷香村饭店最拿手的是排骨面和熏鱼面,面是手擀的,掺了绿豆粉,咬起来劲劲道道、爽爽滑滑……”提起上世纪的谷香村饭店,一些“老青岛”仍能动情地回忆起点滴细节。

相比较近期介绍的其他几家当年的美食,作为二十多年前青岛首批特色小吃之一的谷香村无疑也是幸运的,也希望这份历经近百年的本土特色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本组图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参考源自马含芳《谷香村》、青岛档案馆、青岛新闻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