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不讲理”由来

陕西曾流行这样的顺口溜:

刁蒲城,野渭南 ,

不讲理的大荔县 。

金周至,银户县 ,

杀人放火长安县 。

二球出在澄城县 ,

土匪出在两华县 。

口镇的风,赤水的葱 ,

武功县的烧鸡公。

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米脂的婆姨绥德汉 ,

三原的媳妇不能看。

从顺口溜的字面意思看,多是贬义,其实人们有些认识仅从字面理解,可能是错的或者有偏差,有些与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关,不要从现实中找原因。下面就我的认识,一一解读。

刁蒲城:蒲城地形南北较长可谓“吊”;也说蒲城人爱吃嘴“叼”

野渭南:渭南四野宽广,人爱浪爱旅游不爱在家可谓“野”。

金周至:周至县盛产小麦,成熟时金灿灿一片可谓“金”。

银户县:户县盛产棉花,成熟时白花花一片可谓“银”。

杀人放火长安县:长安治安特别乱,混混特别多,经常出事,长安县案件比较多。

二球出在澄城县:因为澄城人忠厚、老实、热情享誉关中大地,澄城过去以良好的信誉和丰富的煤炭资源,曾是陕西四强县、全国百强县。但后来澄城渐渐不如从前,成为贫困县。澄县人的忠厚老实也逐渐被戏谑为“傻”,陕西人称"二球"。

土匪出在两华县:两华县指华阴县和华县。过去,在这里走投无路的下层农民,他们要吃饭、要生存,最简便的方式就是当土匪。这里九省通衢,财物丰厚,为特肥之驿路。又南依高山密林,北靠渭河,土匪易聚易散易藏匿。当地一些农民,忙时拿锄,闲时拿枪,亦民亦匪,民匪莫辩。再加上外来“抢肉的”较大匪帮,他们相互纠结,从而使二华成为匪患炽烈的地方。

口镇的风,赤水的葱:口镇地处北仲山与嵯峨山的峡谷地带,常年风不断,“一年一场风,由春吹到冬”。赤水盛产葱,即可当蔬菜又可当调味品,可达三尺长。

武功县的烧鸡公:相传早年陇海铁路干线穿过武功县,原本站小就冷清,车还常晚点赶路程。只能停留片刻,顾客饥饿想下车都不成。幸好有道口烧鸡公,流动售鸡车厢中。烧鸡材质做功硬,皮脆肉嫩色香正。旅客越品味越浓,直夸烧鸡公好吃。再到武功必唤公,武功唤成烧鸡公。

米脂的婆姨绥德汉:米脂县地处西北边陲,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民杂居交融的地方,使这些地方人种得到优化,所以米脂婆姨自然就会有异族血统,长长的眼睫毛足以说明,米脂的姑娘美丽至极。貂蝉的美貌,使月亮也羞地躲进云里去了。也有种说法:古代此地曾经流放过一批宫中佳丽,其后代自然也是美女坯子。绥德地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界处,这里民族融合兼有两种人的特点,高大、剽悍、英俊颇有阳刚之气。吕布的英俊容貌作为绥德的骄傲。

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清涧自古以石板闻名,有石材之乡之称,瓦窑堡以产煤炭闻名于世。

三原的媳妇不能看:意思是说三原的媳妇不能娶,因为三原人对吃挑剔,如果娶了三原的女子做媳妇,因为嘴太刁难伺候而和家人常闹矛盾。

可是,“不讲理的大荔县”是什么意思?经过查询,有好几个版本。

一、大荔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东滨黄河,南临渭河,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镇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里程居全市之首。外地人问路,不能讲“里”,而讲一袋或几袋烟功夫。

“大荔不讲理”由来

二、大荔和渭南交界处有一具无名尸,大荔老爷和渭南老爷同来案发现场。尸首多半截在大荔这边,但却是上身。两位老爷争执不下时,大荔老爷命衙役把人扶坐起来,显然,尸体到了渭南那一边。渭南老爷气愤地说:大荔县不讲理。

“大荔不讲理”由来

三、一人突然内急,跑到玉米地里去拉了泡屎,结果被地主发现了,吓得拉屎人不知如何,道歉说;对不起,没经你同意踏了你的地。地主不依不饶,那人就想给地主一块钱了此事。地主说:谁要你的钱呢。拉屎人说:那你说咋办?地主说:那就哪儿来哪儿去么!气的拉屎人说:你咋不讲里呢 ?地主说:我们大荔人就是不讲理。

“大荔不讲理”由来

顺口溜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某一方面的写照,不是全面概括,请不要用今天的眼光看待历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