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博物馆,是我们了解一座城市

一段历史最好的地方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陕西历史博物馆

是西安代表性博物馆之一

一年多以前爆火的

纪录片《国家宝藏》第四集

就介绍了陕历博的3件国宝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1970年出土于何家村窖藏,通体银质镂空,内层球体可自由旋转,通过钩链和活轴与外壁相连,使球囊能够随意转动而香料不会洒出。千余年后仍能灵活转动,令现代人叹服。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国家宝藏》节目截图

杜虎符

1973年被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村民发现。虎符是中国古代调兵所用信物,此件左半符的虎作行走状,与君王的右半符合符后可调动五十人以上兵力,是秦国军权高度集中的象征。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国家宝藏》节目截图

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

1971年出土于乾县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罕见展现了唐代王宫一座母阙、两座子阙的【三出阙】建筑形象,雕刻花纹、挑檐斗拱均描绘细腻,清晰可辨。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国家宝藏》节目截图

除了上面3件国宝

陕历博还有这些镇馆之宝

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高6.5 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6厘米。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唐镶金兽首玛瑙杯由红、棕、白三色相杂的玛瑙雕成,层次分明,浓淡相宜,晶莹鲜润。圆雕技法琢制,造型生动优美。这件玛瑙杯不但是一件极其珍罕的古玉雕艺术品,也对我们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参考价值。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从外形上看,壶身呈扁圆形,是模仿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壶制作而成。唐朝初期政权统一,很多少数民族移居中原,其中包括很多契丹族人。而这件文物恰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其次,此壶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壶盖帽为捶揲成型的覆式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与提梁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像弓剑形状的提梁。壶身是先将一整块银板捶打出壶的大致形状,再以模压的方法在壶腹两面模出两匹相互对应奋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然后再将两端黏压焊接,反复打磨致平,几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迹。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罐体中心以鹦鹉纹作为主体纹饰,鹦鹉抬首,展翅,翘尾,栩栩如生。折枝花团围绕着鹦鹉,将器物簇拥而绕,形成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器身其余空白处用鱼子纹填满象征着多子多福。花纹平錾,纹饰鎏金。银罐的肩部有一提梁,提梁能自由活动。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皇后玉玺玉印

国宝级文物。玉玺印面为正方形,上雕一只螭(chī)虎形象做纽,四面刻有云纹,印面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书体流畅,刀法自然娴熟,可见当时的篆刻艺术已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此玉玺质地为新疆和田的羊脂玉,温润洁白、有着凝脂般的光泽,极具观赏性。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因它的出土地点距汉高祖和皇后吕雉合葬墓东侧有一千米,由此推测它很可能是吕后生前所用的印章。“皇后之玺”是迄今发现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大西安

博物馆和文物可真不少

其中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明

需要认真钻研,细细品味

想把所有文物都看遍

难度可能有点大

今天小悦悦就给大家盘点一下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大家逛博物馆的时候

可以重点参观哦~

西安博物院镇馆之宝

秦代玉高足杯

该杯于1976年陕西省西安市东张村,秦阿房宫遗址出土。杯原来是青玉材质,因埋在地下受沁,现在呈焦黄色。专家评价此杯器形规整、雕琢精细,气派庄重,是秦代玉器中的精品。

唐代三彩腾空马

于西安西郊出土,马全身赭黄色,间白斑纹,鬃、尾、蹄、人足都是白色,辔、鞍、鞯都是蓝色,鞍骑一身着蓝色长袍的胡人,奔跑的动感十足,令人惊叹。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西安碑林博物馆镇馆之宝

唐景云钟

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中宗敕令铸造了景云钟。悬挂在长安景龙观的钟楼上,1953年移藏西安碑林。钟上有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的铭文一段,是李旦传世极少的珍贵书迹,景云钟以青铜铸造,重6吨,钟身有可调节音律的钟乳32枚。钟声纯美优雅,清脆宏亮,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景云钟进行录音,每年除夕之夜作为辞旧迎新的“新年钟声”进行播放,这一传统一直沿用至今。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大夏石马

大夏石马是大夏创立者赫连勃勃的儿子赫连陵墓前的石刻,石马体格雄健、造型生动,雕刻手法简练凝重,风格古朴。前足下残留“大夏真兴六年岁在甲子夏五月辛酉”等字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有大夏纪年的文物。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集王圣教序碑

此碑刻于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唐代僧人玄奘自西域取回佛经翻译完成后,请求皇帝为所译经文作序。《圣教序》内容即唐太宗所作序文,太子李治所作的记和玄奘写的谢表和心经。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玄奘的弟子怀仁和尚从宫中所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历时24年刻成《集王圣教序碑》,传说由于内府墨迹字数有限,朝廷曾悬赏“一字千金”从民间重金征集所缺之字,故此碑又被称为“千金碑”。此碑摹刻精美,纤微克肖,书法“贵越群品,古今莫之”成为后世学书者临习王体行书的楷模。

唐昭陵六骏

刻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王李世民为了纪念开国战争中,曾骑过的六匹战马,令宫廷画家阎立本主持设计,将六匹战马形象采用高浮雕的形式雕刻出来,置于昭陵北司马门祭坛两侧以示纪念。李世民亲自为每匹马写了赞诗,并由书法家欧阳询书写,刻在每件浮雕的上角。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六骏气势恢宏,形象生动传神,雕刻精美,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品中的杰出代表。鲁迅先生曾称其“前无古人”,可见其价值之高。

西安半坡博物馆镇馆之宝

人面鱼纹盆

盆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在陶盆内壁,绘有对称的两个人面和两条鱼纹。该器物1955年被发现,出土点在半坡遗址居住区内。这也是半坡遗址首次发现,完整的人面鱼纹这种陶瓷图案。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大唐西市博物馆镇馆之宝

彩绘釉陶戏狮纹扁壶

它是丝路商人的出行良器,唐代文物。在穿越辽阔沙漠之时,扁壶中装的是生命之泉,在满载而归之时,扁壶中装的则是相庆之酒。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彩绘胡人骑驼俑

它是丝绸之路的运输见证。胡俑头戴尖头毡帽,浓眉,八字胡须,身穿红色翻领胡服,黑色长裤,足蹬尖头靴,双手作持缰控驼状,安坐于驼囊之上,驼囊两侧挂有扁壶和野兔等物。双峰驼昂首挺胸,张嘴露齿,作嘶鸣状,阔步前行。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三彩调鸟男立俑

头戴幞头,微向左偏,面目清秀,身着翻领胡服,腰系带。双手各持一小鸟作调耍状,足穿尖头长靴。通体施釉,色彩鲜艳,形象悠闲潇洒,调戏小鸟时喜形于色的神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反映了当时多姿多彩的生活内容,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西安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

除了上面提到的博物馆

西安还有钟鼓楼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市民俗博物馆等

大大小小一百多家博物馆

大家可以慢慢探索

-END-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