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紧接上期《唐代邯郸市区为什么和今天大名、魏县是两个军事战略区?》或者《历史上邯郸市区为什么和魏县、大名县地区是两个军事战略区?》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如果从地图看,昭义节度使的设立是很有意思的,就是他跨了山西和今天河北邯郸地区的两个省区。整个横跨太行山,完全控制了当时的战略要道滏口陉。从而在行政上和军事上都保持了今天邯郸地区和山西长治地区的统一,同时,形成强大的压力对河北平原的魏博节度使等藩镇保持战略优势。

昭义军节度使,主要领有古山西泽、潞二州与河北相、卫、贝、邢、洺六州。但是完成这个战略部署,却是经历了很长时间。

从时间看,最早,这里是唐肃宗时期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史叛将薛嵩以相、卫、邢、洺四州投降朝廷,唐肃宗封其为相卫六州节度使。治所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市)。领有相州(今河南安阳)、卫州(今河南卫辉)、贝州(今河北清河)、邢州(今河北邢台)、洺州(今河北永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朝廷改相卫节度使为昭义军节度使。这就是说到大历元年,安史叛军的势力并没有控制横跨太行山到达今天长治地区。

之后大历十年(775年),昭义军兵马使裴志清在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引诱下,举兵作乱,驱逐节度留后薛崿(又作薛萼),率部归附魏博镇。田承嗣占领了相、卫、洺、贝四州。 这当然是要向西发展的意思。田承嗣当然知道今天邯郸地区卡着他魏州的命门。之所以只能控制到洺州,看来就是因为当时山西长治的部分控制在朝廷手中。局面很快就有了变化。

大历十二年(777年),朝廷以泽潞节度司马李抱真兼领昭义军事务。昭义军节度使遂与泽潞节度使合为一镇。唐德宗建中初年,昭义军移治潞州。领有泽、潞、邢、洺、磁五州。这就将太行山两侧全都控制了起来了。

之所以必须控制这里,之所以能控制这里,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从邯郸去长治必须要经过滏口陉。这是一般人知道的。可以说邯郸在历史上,其命脉是在滏口陉,可是其根本却是在太原。太原和邯郸乃是一个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彼此是伴生的关系,是孪生兄弟的关系,是大的战略策应的关系,彼此必须成为战略互援的关系,彼此才能共生。如果太原丢失,那么邯郸也就丢失。反之,亦然。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太原,长治,邯郸位置交通图

这点,由于秦赵的长平之战的关系,人们过于将长治和邯郸的关系看得过重,但是,长治地区对于邯郸的战略压力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是最为近迫的,但是纵观史册,长治对于邯郸的影响却是战术性的,而非战略性的。

我们知道赵国的旧都本来是在晋阳,也就是今天太原地区,可是到了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于邯郸。之后对东方取得了一系列的扩张的胜利。我们只是见到了赵国对东方的一系列胜利,而忽略了此时的邯郸是以晋阳旧都为根据地的。如果看看,之前的赵都中眸这点就更为清楚。中牟,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首都。历经桓子、献侯、烈侯、武公、敬侯等国君,赵国于公元前423年由都城山西晋阳迁至河南中牟(今河南鹤壁山城区一带),后于公元前386年迁至河北邯郸。中牟曾为赵国首都达38年,是赵国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重要转折时期。为以后赵国进取河北平原、攻灭中山国、拓扩西北边陲疆域,乃至最后定鼎邯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魏国可是早就在公元前430年,魏文侯把魏都城从安邑迁都洹水(今魏县旧魏县村),并以邺城(今临漳)为陪都。这其实就是对赵国的一个巨大的战略威胁。促使赵国不得不将都城搬迁到邯郸从而与晋阳形成一个统一体。试想,如果魏国控制了邯郸,那么在今天鹤壁的赵国可就一分为二了。所以,从对中牟而言,邯郸是战略收缩,而正是引战略收缩,才使赵国凝集力量,产生对外强大的战斗力,在中牟立都,明显过于疏散赵国的力量了。因为和太原太远了。

赵国邯郸和太原的关系,前面说过因为长平之战被我们忽略了,其实,长平之战的真正的战略效果就是将赵国一分为二。我们知道,长平之战后,秦国并没有立刻吞并赵国,而是让赵国元气大伤,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是让赵国的人口减少,而忽略了长平之战后秦国控制这里造成了就山西来说,已经将赵国分割了。达到了既分割韩国,又分割赵国的目的。公元前二六零年,秦赵长平之战,而第二年,公元前二五九年:

十月,武安君分军为三,王龁攻赵武安、皮牢,拔之。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上党地。(《资治通鉴卷五》)

秦因为控制 了上党地区,对于太原的攻占,史家只是一笔带过,说明没有发生太大的战斗。几乎等于半个赵国真真切切让秦国人给端了去,赵国何以不元气大伤?如果看看当年赵简子对晋阳的重视,就知道这里是多么重要了。

然而,长平之战,震绝千古,让人们忽略了太原对于邯郸的意义。

那么为什么不是长治呢?

如果提长治,我们就得介绍下滏口陉。其实这也是介绍太原的必要部分。

滏口陉是著名的太行八陉之一,横亘太行山,东头通邯郸,西部则是通到今天的长治,是跨越太行山的大通道。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与井陉不同,滏口陉,不是断在太行山腹地之内,而是在太行山系的边缘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北有鼓山,南有神麇山(俗称元宝山)之间的一个小缺口,系滏阳河上横切山地形成的峡谷。因紧临“泉源沸腾,滚滚如汤”的滏阳河上源而得名。

如果我们沿着滏阳河上溯到峰峰鼓山之下,到达邯郸古昭关,古昭关遗址,位于滏口陉东侧(今邯郸市峰峰矿区东纸坊村东,紧邻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江北第一阁”玉皇阁),当地百姓喜欢把它和“伍子胥过昭关”的传奇故事联系在一起,其实它是古代昭义县城的关口。大唐永泰元年(705年),廉察使薛嵩于临水故城置昭义县。宋代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名为昭德县。后县城几度兴废,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仲夏重建。高约15米,阁楼式,今上部已毁,仅存拱券式建筑。西门上侧书“文昌阁”,东门额书“古昭关” 。(新浪博客,张华的博客《滏口陉上古昭关》)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而后到达西纸坊村。当旅行者向西远望时,出现在他眼前的不是狭窄而冗长的山道,而是山前的一片冲积扇平原。冲积扇平原并不宽阔,但他需要迎着山前的小道向西,在彭城折向西北,经义井、和村,行程四十余公里,最终在武安的磁山镇歇脚算是一个段落。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到磁山镇后,又有两个选择:

他是应该沿着连接而起的山间盆地,经涉县向西越过东阳关,到山西长治呢,还是沿着南洺河故道,向西北经武安越过黄泽关,到达山西左权?这两条路都可以从河北邯郸到达山西太原。不同的是,前者平坦但距离稍远,后者艰险距离稍近。

先看走武安市这条。从盘根村西,距武安市区42公里(这应该是当代的公路计算数据)的黄泽岭上。因有道路从盘根村始,盘旋而达山顶,故名。主峰海拔1200米。山顶有建于明代的黄泽关遗址,关为入晋要口。黄泽关建在黄泽岭上, 唐置关,元、明、清俱设巡检司。

黄泽关今为山西省左权羊角乡之羊角村的东阁,过撒金桥,往东南方向不远处,便来到古代山西东部边境重要关隘“黄泽关”——现在的盘垴村东北,该村今只有七户人家,居住在关城东侧。该关据考建于唐朝,为山西之东大门。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黄泽关所在村子盘垴村

据考,黄泽关原有关城,建在一条狭长的山梁上,长有300多米,宽有数十米,关口南北两侧俱为对峙悬崖,关即建于狭窄的梁上。关西地势平缓,出关东去为河北省武安市,一路山势急转直下。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十八盘黄泽关

由黄泽关沿山脉继续向南伸,约二十华里即为左权将军牺牲之地十字岭。

建在山顶的黄泽关关口的残墙。此关为明代所建,文革被毁,明洪武《辽州志》曰:黄泽关,在州城东南一百二十里,乃太行绝顶,山势险岐,东西一径,往来难通车马,下山则盘踞曲折,故名十八盘。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十八盘所在地

为通往山西和河北省之要隘。十八盘顾名思义就是有十八个转弯,其地势十分险恶。以前的十八盘都是石砌小路,漫山都是棘刺,山上的小路凹凸不平,坑坑洼洼,非常难走,所以以前人们常说“九九十八盘,越走越心寒”,大概就是因为它的山势太险峻。尽管十八盘的地势十分险恶,但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重要的商路。它沟通了山西和河北的经济往来,也为两地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当然到了左权之后,再去太原就好办了。从下图我们看到,可以走从邯郸开始,过武安,经山西左权黄泽关,而后经过榆社,再到晋中太原的路线。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这是从邯郸开始,过武安,经山西左权黄泽关,而后经过榆社,再到晋中太原的路线)

(这是从邯郸开始,过武安,经山西左权黄泽关,而后经过榆社,再到晋中太原的路线)

因为从武安过黄泽关十八盘地形陡峭险峻,路非常不好走,所以我想,大规模部队通过可能不容易,步兵可以。关键是给养不好不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党领导的当年的八路军在这一带战斗的原因。

由于不好走,特别是大部队的给养功应成问题,所以史书中记载的大规模的战事,其实我们都应该不把这条线计算在内,比如当年的马服君赵奢的阏与之战的路线我想也不会走这条线路。

这条线我们就简单介绍完了。按照逻辑,这条线已经不是滏口陉了。这都走到人家太行山的山头了。陉就是两山夹一沟。

再来看另外一条线路,就是滏口陉了。

艰险的路途所耗费的时间并不比平坦的小道少,加上艰险的路危险系数大,因而经长治去太原,便成为许多人的首选。商人也是如此,军队的统领如此。这就形成了现如今一般意义上的滏口古道——从山西长治到河北峰峰。这条线的图我们上面已经给过了。

途经磁山、响堂、神头岭、黎城、潞城。涉县、黎城、潞城都是滏口陉上的要塞。尤其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师部设在涉县,使这里成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刘邓指挥129师坚持在太行山上,成为敌后抗日斗争的模范区。涉县有129师司令部旧址。具体的我们就不再一一标注了。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滏口陉节点图

我圈中的是滏口陉的路上的一些节点。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响堂风景区所在地位置图)

到达潞城之后,就可以有两条线路,一条是经过襄垣到榆社而后经过社城镇到太谷,这就到了晋中太原边上了。另外就是从潞城绕道屯留区到沁县然后过来远镇到祁县,到太谷,进太原。最有意思的是从潞城开始到沁县和到榆社这里的都是盆地,比起经过黄泽关的那条可都是在大山里爬,完全不同。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邯郸到太原节点图

相对于榆社,沁县去太原的路线更值得关注。

沁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地处晋东南地区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经112°41′,北纬36°45′,东接襄垣县、武乡县,南邻屯留区,西部与沁源县毗邻,北部与武乡县及晋中市平遥县接壤,居省城太原与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沁县历史悠久。晋人消灭赤狄部落后,把地跨数县的地区,封给晋大夫羊舌氏为食邑,名曰铜鞮邑。晋顷公十二年,晋六卿灭掉羊舌氏族,将原地析为铜鞮、平阳、杨氏。秦灭赵后,又将铜鞮析为涅氏、襄垣、谷远四县。北魏时铜鞮属并州乡郡。元初称沁州(迁现城址),隶晋宁路,领铜铜鞮、沁源、武乡三县。明初改铜鞮入州,直隶山西布政司,领沁源、武乡两县。清沿明制,仍称沁州。民国初年,始称沁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将沁东部分地区划归武东县,同时在沁洪公路北置漳源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撤漳源县,复归沁县。建国后,县名未变,属长治专员公署(后称晋东南地区)。1985年,沁县属长治市。

沁县境西靠太岳余脉伏牛山,东南依太行余脉檀山、老爷山,两山相夹,县境由北向南呈条带状,中部相对平缓。自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全境有四大要塞,西为圣佛岭隘口,是秦汉以前平阳、晋阳跨越上党的主要通道,《后汉书》载“上党有阏与陉”即此。北为牛寺——走马岭隘口。唐宋开通太行道后,此隘口为晋阳通往上党之咽喉要塞,是宋太祖亲征北汉王的前沿重阵。东有大西沟(位虒亭驿西,故名)隘口,为历代军兵北进太原、南图上党的必经之地。南部松交要塞,隋唐为松交城,是铜鞮境南重要门户。大自然巧夺天工,使沁县具有“北控晋阳,南襟潞泽”的优越位置,古往今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万圣岭隘口)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沁县三隘口位置图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松交关隘口图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松交关隘地形图

为什么说在军事地理上,太原和邯郸是荣辱与共的伴生兄弟关系?

沁县四关图(1是牛寺隘口,2是虒亭隘口。3是松交隘口,4是万圣岭隘口)

总之从交通看,沁县的交通线更为重要,是联系太原经过长治潞城到邯郸的最为主要的交通线。

换言之,滏口陉必须上接沁县到太原的交通线,才对邯郸更有意义。

当然有人会说,秦赵长平之战,走的不是太原的线路,其实这点并没有什么,因为在这之前,秦国已经先拿下上党了。换言之也就是拿下了当今沁县这个地方了。

当然史书没有说,但是是可以想见的,如果当时太原方面没有被切断,晋阳的赵军何以不南下增援呢?特别是我们要清楚的是,长平之战其实打的就是一个后勤补给之战。白起将赵军围起来就是断了赵军的粮道。

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正义详音羊。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正义赵壁今名赵东垒,亦名赵东长垒,在泽州高平县北五里,即赵括筑壁败处。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秦国这边最终能够取得胜利,人们都忽略了秦王亲自押粮运草了。白起围赵括固然有功劳,可是后续的力量却都是秦王送粮草的功劳。所以,秦赵长平之战,根本还是两个国家的经济的对抗,是后勤的对比。长期以来,将军功都算在白起头上是不公平的。要给秦王算一大功劳。可见,如果没有秦王的粮草,白起打不赢赵国,这是肯定的。而从得到赵括被围的消息后再从咸阳出发,在今天的河南的焦作、济源、山西长治地区调动人力运输粮食,这得需要一定的时间。可想,白起在前线对赵括的包围,或者说赵括的军粮情况不一定如史书记载的那么惨,关键是赵军后续跟不上了。那么这种情况下,我想从北方太原方向能够支援赵括的粮道绝对是被封锁上了的。所以,长平之战不是否定了太原对于邯郸的战略意义,而是从反面肯定了太原对于邯郸的军事战略作用。

太原对于邯郸的根本作用,在后代高齐时期是最为明显的,就是高齐实行的是两都制,高齐帝王在邯郸和太原两头跑,两头办公。而且也正是因为高齐丢失了晋阳之后,高齐才被西方的宇文周所吞并。

那么太原何以就成为邯郸的根本所在呢?

我想第一个原因是经济。太原控制着汾河流域的两岸,是山西最大的平原农作物经济区。第二个原因就是太原联系代北,也就是大同,进而可以联系内蒙草原上的部落势力。李渊在太原起兵,之所以成功其实就是因为借助了当时北方突厥的势力,向突厥称臣了。这样,就使太原成为在山西最为重要的地区,力量最为强大。因为它可以内因外联。这里也一定是赵武灵王在内蒙地区开拓云中的北方战略基地。

太原的强大,如果按照我们前面说的经过沁县的交通线,进而转到邯郸的滏口陉,就会形成巨大的战略压力。这是山西太原往晋东南走最顺的路线。此外的白陉和太行陉的路线都没有滏口陉好走。滏口陉是太行八陉最为平缓的通道。

而且这里也是连借邯郸水运系统的最好的通道。滏口陉的发源地叫彭城在古代滏阳河水源旺盛的时候,便有条件成为运输瓷器的水运码头。与滏口陉相连,便形成了一个连贯的交通系统。来往于此地的晋商,通过滏口陉来到彭城,或把彭城的瓷器运往山西以及西北,或通过滏阳河顺流而下,在京杭运河运往北京或者江南,或直接到达海河流域,通过渤海湾把彭城的瓷器运往世界各地。

晋商的兴盛,有纸坊村的晋祠佐证。纸坊村位于鼓山之下,这里流传着一句谚语:“住不完的临水店、吃不完的纸坊饭”。晋祠原为在这里开辟响堂山石窟的山西工人所建,明清时代,成为来往于此地晋商的会馆。可见当年来往于此地的晋商之多。

商旅的历史记录也是最好的证明,从太原到邯郸的路线是多么重要。

邯郸地区在邺城兴起之前,邯郸是整个冀南的中心,滏口陉的防守重点在于磁山以西。真正让滏口陉延伸到峰峰鼓山脚下那个小缺口的,是邺城作为政治中心兴起的时候。

从纯粹的军事角度讲,从山西沿滏口古道进军邯郸腹地,在军队出磁山镇之后,即使碰到有守军把守鼓山,也可向北、向南,绕过阻挡在前面的山系,威胁邯郸腹地。元宝山与鼓山之间的那个小缺口,军事上的作用只在于拖延敌军的进攻时间。这就使得滏口成为可有可无的地方。

如果不是邺城的兴起,或许滏口陉只能成为一个单薄的概念,不会有资格成为统摄一条古道的地理名词,从而具有如此丰厚的历史意义。

正因为有了邺城的存在,出磁山直取滏口,便有了虎视邺城的最近路途。兵贵神速,军队的统帅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而邺城最辉煌的其实就是高齐时代,在这里定都。曹魏,还不是,毕竟曹操的时代还有个许都,而到了曹丕时代,还有洛阳都城。

我们介绍的故事是唐代,此时太原的镇守的是李唐名将马燧。唐代的太原作为龙兴之地,还是所谓的李唐的北都。具有政治意义。

马燧(726年-795年9月4日 ),字洵美。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祖籍右扶风(今陕西兴平)。唐代中期名将。

马燧少时博览群书,又攻兵书战策,多谋略。安史之乱爆发时,曾劝范阳留守贾循倒戈,事泄逃脱。历官赵城尉、左武卫兵曹参军等职。大历十年(775年),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大历十四年(779年),迁河东节度使。建中二年(781年),奉诏讨魏博叛将田悦。

最为关键的是他的起家也是从李抱真的哥哥李抱玉那里开始的。这样,二人就有了交集和默契,这是朝廷四镇之乱取得重大胜利的重要原因。

当然需要补充的是,邯郸丢失,对于太原也等于打开了大门,这点,赵宋攻克北方的刘汉是最为典型的战例此处就不再多说了。顾祖禹也提到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