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载为何难治?以罚代管,越治越超!罚款变物流成本,谁来买单?

超载为何难治?以罚代管,越治越超!罚款变物流成本,谁来买单?

货运行业发展至今,逐渐生形成了很多顽疾,其中最大的顽疾之一就是:超载

针对这一现象,治理政策频繁推出,可想要用“一刀切”式的方法来治理超载绝非易事。

现如今,超载现象可谓越治越超,已成为了货运领域的“必需品”,成为一种“潜规则”。

超载为何难治?以罚代管,越治越超!罚款变物流成本,谁来买单?

超载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其实货车司机都懂

首先,超载会加重货车在行驶中的负载,轮胎、刹车、发动机产生的磨损和消耗等等都会加重,因此车辆维修和保养费用也会随着增加,使用寿命会在一次次超载中慢慢缩短,这些无疑都会损害货车司机的利益。

其次,超载会使得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变大,某企业负责人曾在货运行业年会中透露,他们旗下的车辆发生过两次自燃事件,着火的车都是17.5米大板,原因也都是轮胎过热,货物损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万元。

超载为何难治?以罚代管,越治越超!罚款变物流成本,谁来买单?

此外,因为超载而在关键时刻无法完成避让,最终导致车祸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治理超载的同时也是在保护司机以及他人的生命安全,而这也是最无法被具体量化的财产。

治超政策既已出台,为何会越治越超?

早在2016年9月21日,国家就出台了治超政策,可几年过去了,超载现象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越治越超。

部分地方在921过后一段时间开始逐渐放宽政策,制定了具有地方特性的载重标准,甚至还有部分地区在抵抗不住货物堆积的压力后,直接按原有的55吨标准执行,“超载车”再次“复出归来”。

一旦有个别地区出现超载反弹的趋势,临近周边的城市也会受到影响,这就和传染疾病一样,会迅速蔓延。

一部分心怀侥幸心理的承运人又会在超与不超之间抉择,又回到了政策发布之前的状况,甚至会存在这样的想法:政策根本作用就不大,这不还是和之前一样,无须太在意政策,要想真正执行简直难于登天。

超载为何难治?以罚代管,越治越超!罚款变物流成本,谁来买单?

当罚款变成了物流成本,最终买单的又是谁?

其实,超载治理真正的难点并不在于货车司机,根源在于监管机构“以罚代管”:只要交够了罚款,超载车辆就能被放行。

从表面来看,“以罚代管”的受害者是货车司机和物流运输企业,可是最终的罚金会被分摊至运输成本中,会成为物流成本的一部分,那么谁为这部分成本买单呢?

不是司机,也不是物流企业,而是消费者。有些人可能会好奇,明明交罚款的就是司机,为什么会是消费者呢?

当罚款分摊至运输成本,成为物流成本的一部分时,物流成本就会增加,随之增加的就是物价,所以最终为罚款买单的是消费者。

超载为何难治?以罚代管,越治越超!罚款变物流成本,谁来买单?

路政的罚款总得来说要比超载的利润少得多,所以货车司机在衡量经济利益后更愿意超载,这也就造成了今天治理上的重重困难。

总得来说,货运行业的现状是否能够有效改善,主要还是取决于政府在治理超载、超限上究竟有多大的决心,是否能够真正执行到位,而不是仅仅用罚款代替监管。

关于超载问题,大家怎么看呢?应该治理吗?在货运行业工作的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