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式的人生,從網賭網貸開始……

自殺式的人生,從網賭網貸開始……

文 | 木子

非洲草原上,一隻斑馬倒下了,貓科動物吃掉最新鮮的肉,鬣狗撕扯內臟,禿鷲爭搶最後的腐肉……斑馬的下場,像極了深陷網賭、網貸泥沼的年輕人。


網賭+網貸,一條不歸路

鄭晨今年32歲,小時候家裡很窮,在他讀完初中的時候便選擇了外出打工,外出打拼的那幾年鄭晨不知疲倦,只希望可以讓家裡人過得好一點。

就這樣,鄭晨靠自己的雙手打拼,買了房和車,也結了婚,並於2013年9月份有了一個女兒。

眼看著日子正要蒸蒸日上,2018年12月的一天,鄭晨無意中在網絡上接觸到了一種帶有賭博性質的撲克牌遊戲。

剛開始只是小玩,鄭晨說道:“上了一百塊錢,我感覺到真還行,不是騙人,我就開始漸漸去玩了。每天晚上下班回去我就打開想進去看一看,耍幾把後就睡覺了。”

就這樣,鄭晨漸漸痴迷了起來,只要一有時間便進入遊戲玩上幾把。投注的金額也從最初的100元驟增到幾千乃至幾萬元,輸贏也開始加大。

“就是每天贏上個三五千,輸上個好幾萬,贏了點,你還耍,最後又輸了,就是這樣斷斷續續、反反覆覆,每天反正就是這樣輸。當時很快就輸進去80多萬。”鄭晨講述道。

夫妻二人幾年的積蓄,讓鄭晨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揮霍一空。為了翻本,鄭晨除了賣掉了車、首飾等家裡值錢的東西,還通過網貸APP等方式借款,欠下的債務也越來越多,並累計到了400萬。

如此的大起大落讓鄭晨萬念俱灰,他甚至一度想到了自殺。

“有一天耍得就是輸了七八萬,就是三天三夜沒有睡過覺,也沒有吃過東西。當時想的就是,也想過,我真想過,那會兒是想過跳樓,欠了一屁股債就是還不上。”鄭晨說道。

曾經的勵志男,如今負債累累。拼搏,讓他擁有了一切,而網賭和網貸,卻又讓他親手毀滅了這一切。



自殺式的人生,從網賭網貸開始……

某網賭用戶在QQ群裡炫耀贏錢


“要想死得快,網賭加網貸。”上述是央視網近期報道的一起關於網絡賭博案件的相關信息。

“如今這個網賭+網貸的互聯網時代,一個賭徒走向滅亡的速度,彷彿踏上了高速列車。”熟悉網賭行業內情的黃明朗透露,在網賭和網貸興起之前,那時候賭徒一般都要花上幾個月或者幾年的時間才會走向絕路。如今由於操作方便,很多人不眠不休地沉迷其中,然後加大賭注,結局要麼賬戶被網賭平臺黑,要麼輸個精光。

而賭徒輸光後,腦子裡想的盡是瞬間翻本的想法,除了找親友借錢,便是通過手機在各類借款APP申請網貸。起初可能是一些比較正規的平臺,但當這些借來的錢也輸光後,賭徒便會開始嘗試各種714高炮借款平臺,直接債臺高築,借無可借。

“我賭的最瘋狂時,把自己的20多萬輸完以後,下載了閃銀、現金巴士、信而富、馬上金融、速速借、大學時代、快樂借花、現金巴士、原子貸、閃電助學等30多個借款APP,手機軟件在桌面上排了整整兩頁,從來沒有想過是否能還上,會有什麼後果。直到債務危機全面爆發,被爆通訊錄,才後悔接觸網賭。”一位賭徒說道。

回頭來看,可能只用短短數月,很多人就從第一次參賭走向了身敗名裂的結局,這就是網賭加網貸導致的可怕結果。


網賭的“潛規則”

消金社瞭解到,目前網絡賭博玩法層出不窮,新型網賭更是時時翻新,除了上述提到的網絡棋牌遊戲,還有各種真人百家樂、輪盤、時時彩、匯率競猜、賭狗等等網賭花樣。此外,套上體育競技、福利彩票、休閒遊戲外衣的各種網賭項目也是數不勝數。

隨著網賭花樣的“創新”,其手段也更為隱蔽。有網賭平臺不直接進行人民幣交易,而是利用虛擬貨幣、外匯、貴金屬等進行遮掩,有平臺將服務器架設在境外,還有的投注數據還能做到“毀屍滅跡”,過期不留存……

來自四川的網賭用戶張成勇,在網賭平臺上玩了一段時間的老虎機遊戲,欠下百萬債務後,家人都未曾察覺。

網賭除了讓張成勇負債累累,還讓他嚐到了妻離子散的苦果。張成勇其實也明白,人腦是鬥不過電腦的。但他也心懷僥倖,“如果大家都輸,就沒人玩了,平臺肯定有返利機制的,比如,它贏了1億金幣,就會返5千萬回來。”

他相信,通過技術和運氣,他能撞到返分的時候。的確,這樣的好運時刻張成勇也能遇到,有時輸得灰心了,忽然一連好幾天都贏錢。但這種好運來得詭異,去得也突然,最後通常是連本帶利地輸了回去。

“可以讓你贏一段時間,你就想著趁自己運氣好再來一把,中間輸了一把,立馬又讓你贏回來,反覆幾次後,就開始一直輸,直到本利全部輸光。”熟悉網賭行業內情的黃明朗表示。

據黃明朗透露,網賭平臺一般通過“免費試玩、註冊送現金、充一百送一百,充一千送一千”等手段吸引註冊,前期調高概率讓用戶贏小錢,小額提現馬上到賬,但如果想大額提現,會以各種手段拖延、拒付。

而客戶在嚐到贏錢的滋味後,就會慢慢主動充值再入局,三分好運,就這樣掉進平臺的七分陷阱。而這些手段經過了傳統賭場上千年的錘鍊,在細節操作上花樣翻新。

“網絡賭場中很多所謂的‘玩家’,都是機器程序,賭徒跟機器人對賭,這不就是給莊家撒錢嗎?”黃明朗介紹道,傳統賭場有一套精密的計算分析方式和賠率方式,保證賭場和莊家只賺不賠,現在的網絡博彩網站在技術手段上更勝一籌。

此外,網賭平臺還會專門僱人進行推廣,也就是拉人下水玩網賭,推廣的提成來自於客戶輸的錢,根據金額大小,提成比例3%—10%不等。


自殺式的人生,從網賭網貸開始……

網賭平臺QQ群推廣信息



為了自己的提成,推廣們會想方設法讓客戶不斷充錢。例如在QQ群中同時操作十幾個QQ號,分別扮演賭徒小白、贏錢的賭客和經驗豐富的大佬,通過大佬的號帶用戶玩,開始讓他們贏並不斷充錢,養肥後再動手。

“而整個流程就是傳說中的殺豬,這是網賭公司賺錢的一大法寶和秘訣。”黃明朗說道,而最直接的殺豬方式便是黑掉賭客賬戶中的錢。

賭徒輸得越多,就越想翻本,在輸光了自己的積蓄後,他們便走上了舉債之路。與之前相比,現在借錢容易多了。

他們先是從從信用卡、借唄開始,這些平臺利息低,到賬快。然後向親戚、同事、熟人借錢,借無可借後,他們會選擇那種宣稱“無擔保,無抵押,30分鐘到賬”的小額貸款平臺。

張成勇說,他所接觸的小額貸款,用高利貸已不足以形容,準確來說,應該是“超利貸”,通常借1000元,到手只有800元,而一個月後,你需要還1200、1400元,甚至更高。

“這些超利貸平臺除了利息奇高,逾期罰息更是可怕,一千變兩千、兩千變三千。”張成勇說,“如果你還不上,平臺會給你推薦其它平臺,借B平臺的錢,還A平臺的債,再借C還B……”而一旦進入以貸養貸的循環,債務將呈指數增長,再難翻身。


借貸平臺:不接最後一棒

“80%超利貸的錢是流入網賭的。”一位從事超利貸業務的老闆曾向媒體透露,願意借高於1000%年化利率的人,大部分有網賭嗜好。

最火的時候,市場上有上萬家超利貸平臺。多位業內人士預估,起碼有數百億資金流入網賭。

因此,在2018年,大量網賭公司賺得盆滿缽滿。



自殺式的人生,從網賭網貸開始……

網賭公司日盈利達數百萬,圖片來自於一本財經



“每天利潤起碼幾百萬,而大平臺一天就有上千萬。”一位在東南亞從事網賭行業的高層人士透露。

據媒體報道,為逃避現實,遠離國內,同時還能賺錢還貸,一部分網賭用戶甚至走上了出海為賭場打工還債的路。據統計,目前至少有超過20萬的超利貸老哥在東南亞從事網賭工作,他們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滋養著這條灰色產業鏈的“繁榮”。

“網賭對於超利貸等不合規網貸而言,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虛假繁榮。”互金專欄作者肥皂曾指出,但在虛假繁榮背後,風控虛設的平臺向賭徒借貸,只是給平臺埋下了一個個定時炸彈。

“因為這類借款人群根本沒有信用可言,而平臺所期待的貸後還款,基本上只能是以貸養貸或者直接就是壞賬。”肥皂表示。

“有個用戶在一天之內借了6筆,沒多久就還進來,過一會兒又借。”剛開始,超利貸從業者王治不明白,什麼人願意接受巨高的砍頭息,不停地借錢。

後來,他發現,他們是在網賭。他們借錢去賭,贏了馬上還,但很快又輸了,於是接著再借。

而要甄別“網賭者”,其實也有一些技巧。“正常人極少會在晚上8點後借錢,超過8點借的,很可能是賭鬼。”王治說道。

隨著技術進步與風控系統的優化,賭徒目前想在一些大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成功借錢也沒那麼容易。

消金社瞭解到,一家美股上市互金平臺針對網賭用戶群體,特別做了一個專門的數據庫,能將染上賭癮的借款用戶直接拒之門外。他們通過掃描和監控,能看到哪些設備登錄了賭博網站,然後通過分析設備來識別網賭用戶。

這家企業曾做過測試,將一些剛剛染上賭癮的用戶放進來,讓他們申請到借款。在前6個月,這些用戶的表現還可以,但到了第12個月,他們的逾期就開始明顯上升。這說明,網賭用戶的生命週期,是半年到一年。

大的互金平臺可通過精準人群的數據和畫像來提升風控能力,但是小平臺沒有這樣的條件,他們要如何才能防住賭徒風險極大的借款申請?

一家超利貸平臺的老闆表示,網賭用戶在上百家超利貸APP上借款,借新還舊,以貸養貸,總有“破產”的一天,對於超利貸平臺的從業者來說,比拼的就是看誰接到最後一棒。

“擊鼓傳花一樣,只要借款人還能在其他平臺借到款,能還逾期的利息,就能賺錢。”該老闆說道,想賺到高利潤,就要承擔高風險,這個道理誰都懂。


真正上岸,唯有自救

2018年初, 有兩個年輕人組建了個社群,名為“上岸研究所”。社群的成員,都是國內高校的在校學生,大家深陷網貸,聚在一起,共同研究上岸之法。

發起者說,“起初我們推測,大學生網貸的原因大多是因為膨脹的消費慾。後來發現,46%的群友是因為賭博才上了網絡借貸之路。每2人入群,就有一個深陷網賭泥沼。”


自殺式的人生,從網賭網貸開始……

“上岸研究所”申請



在“上岸研究所”,大多數賭博的社群成員在大一、大二時就開始接觸博彩,包括外圍、黑彩、體彩等。世界盃期間,足球外圍在申請中佔非常大的比重,後來,電子競技博彩也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負債原因一欄。

兩位發起人發現,真正想通過兼職賺錢還貸的大學生極少,群裡大多數人還是想通過賭博還清債務上岸,他們曾試圖勸說幾位老哥用正當的途徑上岸,但收效甚微。同時也意識到,“上岸研究所”或許無法幫助他們真正上岸。

在不甘於現狀、渴望一夜暴富的浮躁社會風氣影響下,越來越多年輕人陷入網賭的泥潭,成為了超利貸平臺的收割對象。與此同時,消金社發現,還有不少賭徒在戒賭上岸後,卻再次淪陷。

為什麼戒賭這麼難?

走過了捷徑,就不想再腳踏實地。在賭博得失極易的金錢遊戲裡,分分鐘賺、虧幾萬,等你習慣了這種錢如流水的感覺,就很難對辛苦工作賺錢感興趣了。”在熟悉網賭行業內情的黃明朗看來,許多人財富觀在賭局裡徹底被毀了。

哪怕賭徒的債務得到了控制,他們也會不甘心:為什麼要辛苦幾年去還這筆錢?這次試一下說不定會贏,贏了錢就可以活得輕鬆。

張成勇在二十多歲時,曾有過線下老虎機的賭博經歷,併為此輸掉了數十萬,三十歲時痛定思痛,向父母坦白了賭博的事實,決心告別之前的渾渾噩噩與荒唐生活。隨後結婚生子,慢慢還清了賭債,日子風平浪靜。

但一次偶然的經歷,讓他接觸到了網賭,張成勇沉寂數年的賭性,被一步步激活了。而正是這一次的復賭,讓他付出了百萬債務和家庭破裂等難以承受的代價。

“如果不是網賭和網貸,現在日子好過得很。”張成勇如今偶爾會感慨。

人的一生會面臨許多誘惑,有人淺嘗輒止,迅速脫離泥潭。而有人卻被慾望支配了人性,一發不可收拾。是剋制貪婪、自己做主,還是貪圖捷徑賭一把,成為網賭和超利貸的“獵物”,可能就在一念之間。

而事實上,賭徒們要真正上岸,別無他法,唯有自救。


注: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