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青島,是不是中年“房慌族”的抄底時機?

心慌姐:

老王,先說說我的情況。我今年已經38歲了,和老公都是工薪階層,現在主城區有一套自住房,有一定改善需求。家中存款100萬左右,兩人合計年收入20萬到30萬之間,孩子上學,老人身體還康健。

對於樓市,這幾年一直是後知後覺,幾次機會都在猶豫錯過了。現在這宏觀經濟也看不透,但是老覺得錢房子銀行裡不如買成房子踏實,你說現在樓市到沒到底兒,是不是出手的好時機?

搶上房,你就一定心安了嗎?

講一個故事。

一個從事文字工作的朋友,碼字真是一把好手。以前收入還不錯,但是隨著整個行業的沒落,收入越來越低。在他跳槽前,有人說曾經點外賣遇到過他。

跳槽之後,收入略高點,還是碼字。人到中年,漸漸就有了危機感。這時候才從錦繡文章中抬起頭來,認真看了看周邊的世界。

他,不甘且心慌。

因為他也只有一套房。

2018年的三月份,他把六個錢包湊到了一起,看了一圈兒,選中了北城區一個本土開發商的新盤。

開發商釋放的價格是1.7萬元左右,當然還要捆綁車位。在出手之前,他諮詢了我的意見。

雖然以前也落過埋怨,但是我還是義無反顧地勸他不要買。因為這家我從來不評論的開發商屬於XXX背景,當然不講規矩,以後有問題也不會講理。


現在的青島,是不是中年“房慌族”的抄底時機?


最後,他還是衝上去了。因為很多人都衝上去了,這房子確確實實是要搶的。

看著人多,據說開發商在加推當天又把刀向下按了一下,多割下來一塊肉。

所以,搶完房這哥們只跟我說了一句話:真黑啊。

但是,大家都瘋搶的房子就是好房子嗎?就一定能漲價嗎?

在這個十月,同一個小區的特價房已經到了1.4萬元/平方米左右。

你說,我搶上房的這個朋友現在心慌不慌呢?

焦慮與從眾心理,是置業投資的大忌。昨天看了一個截圖,說某開發商200元一條僱傭房託,許多人當笑話看,實際上這早已不是新聞。即使在樓市最火爆的年份裡,這樣的房託也都是存在的。所以你眼見的火爆,不一定是真相。

任何時候,都不要在能力達不到、置業目標不明確、地產項目不瞭解的時候去賭。

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你輸不起。

所以,在買房之前,先問明白自己究竟需要什麼房子。如果是自住,一定是以自己各方面都舒服為前提,那你就要把房子品質、物業、配套都調查明白。如果是投資,你就要守候一套價值真正遠低於市場價的急售房,因為只有低於正常的差價才能保證你在寒冬有賺錢的可能。

執著於抄底,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現在,朋友們問得最多的是某某樓盤價格到底了嗎?某某二手房現在能不能出手?

我知道,大家都想抄底。


現在的青島,是不是中年“房慌族”的抄底時機?


但是,很遺憾,就像股市裡只有個別人能抄到白馬股的底兒一樣,樓市裡也沒有幾個人能夠在市場最低點買房。

老王給你分析的只是大勢,老王教給你的只是買好房子的方法,老王不能準確的找到市場的底。

老王相信,即使是那些口氣比腳氣還大的專家,也不能準確抄到市場的底。

那,我們是不是就不要執著於抄底呢?

當年6.6折搶到東李特價房的人當然是最成功的的投資者,但是那些花萬元買到品質樓盤的人,與最後患得患失,妄想抄底卻最終錯過一個又一個機會的人相比,是不是也是成功者呢?

所以,我勸剛需族,在你需要的時候就積極找房子,找到自己中意的就果斷出手,不要患得患失,瞻前顧後。市場確實在下行,以後便宜的房子可能更多,但不一定會依然有那麼讓你感到合適房子。

只有你,才能給自己最佳答案

我以前曾經說過,買房,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兒之一,千萬別跟網上買雙襪子、超市買盒打折水果、餓了嗎上面點個外賣那麼隨意。

同時,和不努力學習就很難取得好成績一樣,你也永遠不要想著自己不付出努力,單純在網上和老王聊兩句,或者和別的什麼專家聊兩句,就能買到一套高收益率的房子。不管什麼時候,好房子都不會閒置太久。需要你花費功夫和一點運氣才能買到。

前幾天和蘇州炒房團的一個領頭人聊了一會兒,即使是在價格嚴重倒掛、搖號中籤概率極低的蘇州,她都會每個新盤必看,分析房貸政策、落戶政策、入學政策變化的影響,並且經常去一二線城市,對熱點城市的行情進行摸底。

只有如此,你搶房才有底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很多人說,我什麼都不懂。沒關係,拿出你週末時間去看房,只看不動心,新房二手房看上它50套,我保證你能對市場有個大致瞭解,對房子好壞有個判斷。去看什麼?這個我可以教給你,但是我不能在沒看房子情況下,給你做出最適合你的決定。比方說,青島城建的房子不錯,但是許多項目的物業比較差。所以,你問我青島城建的二手房,如果我長時間沒去小區了,只能按照小區建築品質回答你,至於你買那一套的品質和現在物業狀況我可能就不瞭解,這樣我的建議就只是一方面,能不能買還要你自己細緻調查。

總之一句話,房子好不好,適不適合你,都是你學會正確方法後,要下功夫去找的答案。

對於心慌族來說,我的建議是三點:

第一,冷靜下來,問問自己是不是真正需要買一套房;

第二,如果確定自己需要,現在的能力就能買到心儀的房子,那麼彆著急。去看至少五十套房子,加50個置業顧問或者中介的微信,關注他們每天的動態,同時關注至少五個專業級的自媒體公眾號,學習房產知識;

第三,在有了經驗之後,不執著於抄底,看到好房子就果斷出手,買了就不要患得患失。

<strong>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