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大地騰飛龍 建功立業新時代——三河市天龍集團發展巡禮

在希望的田野上,秋風送爽,丹桂飄香,春華秋實。

在奮進的時代裡,櫛風沐雨,厚積薄發,日新月異。

我們迎來一個碩果累累的收穫時節——

在遼闊的京東田地裡,伴隨著機器轟鳴聲,一排排玉米被大型收割機“放倒”,顆粒歸倉,秸稈離田回收;

在忙碌的三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天龍盈盛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廠內,粉碎後的秸稈不斷被投入傳送帶,通過複雜程序轉化成清潔的新能源和有機肥;

在飄香的天龍坤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有機果蔬種植基地,純天然無汙染應季蔬菜水果長勢喜人,有機肥料功不可沒。

放眼京東大地,藍天綠水,草木芬芳,青山婀娜,生態文明,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得到了生動實踐。漫步天龍集團產業園區,踏過刻在石磚上的輝煌創業史,“創新、循環、綠色發展”是天龍人始終如一的初衷和情懷。

逐夢:產業升級 順勢而為

逐夢,在時代奔流的大潮中。出發,帶著希冀與榮光。

在三河,有一股力量在積蓄,在壯大,在期待騰飛。

三河市天龍集團是集物流、新型建材、生物能源、生態農業和現代牧業等領域多元化發展的集團公司。集團發展從小到大,一直緊跟時代步伐,聚焦綠色生態發展理念。

這是一段令人驚歎的發展史——

2001年,以三輛大貨車組建的三河市天龍汽車運輸隊,以物流業起步,幾年間,物流運輸網絡遍佈京津冀地區,成為三河市大型物流企業。

2010年,企業以敏銳的市場嗅覺發現商機,成立循環利用冶金高爐廢渣的新型建材公司,建成年產200萬噸新型環保建材生產基地。

2015年起,天龍集團投資建設規模化生物天然氣試點項目。為支持項目發展,2018年天龍集團旗下子公司盈盛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致力於城鄉有機廢棄物汙染綜合治理、生物能源回收與資源化利用,實現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

2016年9月,天龍集團成立三河市坤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設立三個秸稈收儲點,以解決秸稈收儲運難題。2018年,坤德農業科技公司為形成生態循環農業示範,重點打造400畝有機果蔬種植基地。

2019年3月,天龍集團斥巨資成功收購外資養殖企業——華夏畜牧(三河)有限公司(轉為內資企業),為天龍集團介入現代牧業,實施奶業振興計劃鋪平了道路。

一個個項目運行、一串串數據變化,記載了天龍集團20年來從“單打獨鬥”到“多元發展”的奮鬥歷程。天龍人秉承“追求卓越,互惠共贏”的發展理念,確立“鞏固發展現有產業,整合挖潛內外資源,致力走向系統集成集團”的發展戰略,成功實現產業升級和轉型發展。

從新型環保建材到清潔新能源,每一步都走得踏實,每一步都充滿智慧。正如董事長李明新所說,企業追求卓越,必須要有適應國家經濟發展大局的戰略,有了發展的目標,才能更好地把握機遇,實現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

時間鐫刻奮鬥者的足跡。在新中國波瀾壯闊的70年發展中,這或許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發展中的天龍集團,卻也有幸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培育綠色產業的參與者、見證者和受益者。

擔當:砥礪創新 闊步前行

擔當,讓步履更堅實。

時代呼喚創新,天龍蓄勢待發。

敢為人先,才能做新能源的弄潮兒。2015年起,天龍集團開始投資建設規模化生物天然氣試點項目,項目以周邊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等為原料,通過厭氧發酵生產可再生能源——生物天然氣。

三年多來,天龍集團緊緊抓住“綠色新能源”這一新時代課題,多方調研、投入設備、革新技術,公司從零起步,通過大膽創新,為企業發展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一期項目2017年11月開始試運行,是目前國內單體投資最多、建設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生物質天然氣項目。

二期項目被列為2019年我省重點項目,投資6.33億元,目標為年產1800萬立方米生物質燃氣。項目每年可消化餐廚垃圾、城市汙泥、人畜禽糞汙、病死畜禽屍體、園林廢棄物、果蔬廢棄物等多種城鄉有機廢棄物60餘萬噸,全部實現能源化、資源化利用,大大緩解城鄉垃圾處理處置壓力。

項目運行將對發展高端農業、調整農業種植結構、保障食品安全、減少環境汙染、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起到積極作用。

為了推進新能源產業向深度和廣度進軍,盈盛生物還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規劃院達成產、學、研長期戰略合作關係,並在農業固廢能源化利用、有機肥生產應用、高端農業種植、循環農業等領域開展綜合研究和廣泛合作。

“天龍”始終有一個美麗的追求,就是在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中,打造普惠民生、幸福百姓的新型產業,締造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的燃氣,讓盈盛燃氣走進尋常百姓家。

使命:綠色情懷 落地生根

使命,想用綠色鋪就大地,勾勒最美的生態文明藍圖。

生物能源項目雖然社會價值可觀,但其投資大、利潤低、收益慢,商業價值並不被看好,天龍集團旗下已有很多優勢項目,為什麼還要踏足這一領域?

李明新也曾深入思考過,他認為發展綠色產業是經濟轉型、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人民賦予企業的歷史使命,企業家不能只把綠色情懷掛在嘴上,更要把綠色發展落地落實。

所以,天龍集團始終以創新、循環、綠色發展為己任,積極致力於推動生態建設,走出了綠色清潔、生態循環、變廢為寶、高效發展的循環經濟發展新模式,極大地促進實現北三縣及首都城市副中心之間的鏈接共生、有機固廢的協同處置,為和諧共建美麗城鄉,推動京津冀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很大貢獻。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近兩年來,新能源項目發展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已有國家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及國內30餘個省市區的100餘個考察團,來此學習參觀、考察交流。

初心:惠民惠農 融合發展

初心,牢記來時路,夢有所繫。

綠水青山作資源,生態環保惠民生。曾經的三河,農忙之後,秸稈亂堆,或者焚燒了之,既影響村容又造成安全隱患。現在,秸稈直接換真金白銀,經濟環保實現雙贏。

三河是農業大縣,糧食作物耕作面積近30萬畝,小麥和玉米秸稈產出量較大。為了實現農業綠色循環發展,集團斥資4000餘萬元購置最先進的秸稈收儲運設備,設立秸稈收儲站,藉助農作物收割和秸稈收儲一體化服務,將秸稈不落地離田,直接回收進行能源化利用。

2018年,天龍集團又重點打造了400畝有機果蔬種植基地,產出綠色無公害安全健康的應季果蔬。基地全部使用盈盛生物的有機肥料,並建有先進的滴灌系統、景觀長廊,成為以採摘和觀光為一體的休閒採摘園,同時可吸納當地百姓就業。

目前,集團正在醞釀和探索運用現代農業合作社模式,整合農業生產資源和要素,實施高端生態農業種植。採用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的形式,共同參與項目建設和運營,實現農業規模化種植,帶動周邊農民共同走上富裕道路。

70年砥礪奮進,鑄就新中國的歷史鉅變與輝煌成就。20年探索創新,實現天龍集團的轉型升級,跨越式發展。

一個企業的轉型,往往能夠折射一個時代發展的變遷。

談起企業集團式發展的艱辛歷程,李明新深有感觸地說:“壯麗70年,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感謝改革開放,感謝偉大的新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提出‘四個革命’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能源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天龍集團也走上創新轉型、融合發展的新興之路。”

站在新起點,堅持新理念,開啟新徵程。綠色發展,已成為新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在京東這片美麗富饒的熱土上,天龍人將努力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綠色發展理念,擔負起振興民族新能源產業的大任,步履堅實,鏗鏘前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