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102岁老人独自抚养10子女成才

在沈阳市和平区一户小区里,传颂着一位102岁高龄的老母亲独自一人把10个子女培养成才的故事。在她生日即将到来之际,四儿子刘训明写下千字感恩文,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后收获了上百个点赞。

故事的主角在温暖的阳光下安静地睡着,近看过去面色红润。如果不是床边摆着各种护理用具与药械,谁能看出这是一个因大面积脑梗卧床7年多的百岁老人呢?

她的名字叫李圣洁,1917年生。虽然卧床7年多,但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她依然精神矍铄。

不容易!102岁老人独自抚养10子女成才

丈夫早年去世她独自挑起家庭重担

1958年,李圣洁的丈夫患病去世,使本就贫困的家庭遭受重击。李圣洁有10个孩子,当时最大的21岁,最小的才6天。在政府的特困补助和好心邻居的帮助下,李圣洁以顽强的毅力艰辛地哺育子女成长。她没有参加过工作,目不识丁,但与四邻相处和睦。除了缝缝补补,一日三餐照顾子女的起居,她还靠烀地瓜、养鸡攒鸡蛋卖钱等方式补贴家用。

“由于条件艰苦,我们的衣服轮着穿,连鞋子都由母亲亲手缝制。虽然又旧又土,但总是干净整洁的。”子女回忆说。1969年,正当李圣洁的家境有所好转时,在城建局工作的大儿子因公牺牲,使她的家庭再次遭受重创,可李圣洁却变得更加坚强。

子女们回忆,母亲经常说:“自己吃了填坑,给人吃了留名。”这句饱含着利他主义、分享理念的话,每一个子女都记忆犹新。她时常教育孩子们要踏实做人,做人则要从好好学习,不打人骂人开始。

不容易!102岁老人独自抚养10子女成才

感恩邻居老友她为灾区尽绵薄之力

“感恩,不忘本”是李圣洁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家训之一。她一直教育后代不要忘记感恩,她常说,当年邻居老友们曾对几乎失去生活信心的她说:“你放心,以后有我们吃的就有你们吃的,绝对饿不到你们!”所以,她经常提醒子女,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这些老邻居。

对于国家,李圣洁更是心怀感恩。无论哪年的生日宴会上,她都会说:“我们不能忘了党,不能忘了国家。”80大寿上,她说:“是党和国家帮我把10个孩子拉扯大。以前是养儿防老,现在我要养儿为国家。”汶川地震后,李圣洁把每月的高龄补贴都捐给了灾区,她说:“以前咱们有困难时都是别人帮助咱们,现在国家有难,我们也要尽一点绵薄之力。”

不容易!102岁老人独自抚养10子女成才

母亲教子有方五世同堂相处和睦

随着时间推移,李圣洁的孩子中,有的担任了大学教授,有的成为了部队技术骨干,有的在造币厂从事财务工作,有的做了工厂的中层干部,还有的连续多年被评为船舶总公司的劳动模范。其中,四女儿一直在油田工会和老干部处工作,多次获得石油部、辽河油田先进工作者称号。四儿子是电梯专家,曾参加过西昌卫星发射塔、辽宁舰电梯的安装工作等。

现在,她的子女最大的已经80多岁,最小的也有60多岁,全部退休颐养天年。目前家族五世同堂,相处和睦,子女们仍常回家看望老人。

感谢养育之恩儿子写下千字感恩文

一个月后,李圣洁将迎来她的103周岁生辰,全家族也将再次齐聚为她庆贺。四儿子刘训明为此书写了千字感恩文,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感恩文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后,收获了上百个点赞。

子女们想通过沈阳晚报提前祝愿老母亲身体安康,家族繁荣昌盛,“向多年来给予我们关心、帮助、照顾的老邻居、老同志、老朋友、老领导以及街道、地方政府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并祝愿我们认识的和认识我们的所有朋友及家人幸福平安。同时,也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老人长寿秘诀:与包容的心不无关系

提到母亲的长寿秘诀,刘训明说,除了有长寿基因外,母亲为人谦和、不争不抢、热情好客。“小时候,母亲让我的同学都到我家写作业,长大后又让哥哥姐姐的战友把家里当作聚集地,她是非常包容的一个人。这么好的性格,想不长寿都难。此外,我们兄弟姐妹的精心照顾和护理,也是一个因素。”

刘训明为母亲103岁寿辰写下的感恩文(节选)

长寿母亲是我们的骄傲

我们兄弟姊妹之所以在工作和学习上有所作为,和母亲传统的民族意识和教育是分不开的。她老人家经常说一句话:“自己吃了填坑,给人吃了留名。”这句朴素的话让我们受用一生。我们兄弟姊妹之所以能够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与我们有一个优秀且善良的母亲是分不开的。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 李远 实习生 杨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