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尾:海丰阔步迈向现代中等城市


广东汕尾:海丰阔步迈向现代中等城市


70年栉风沐雨,70年春华秋实。我们的祖国在70年砥砺奋进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70年,海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丰广播电视”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系列报道,感谢关注。


广东汕尾:海丰阔步迈向现代中等城市



广东汕尾:海丰阔步迈向现代中等城市


广东汕尾:海丰阔步迈向现代中等城市

70年岁月荏苒,沧海变桑田。70年来,海丰县城以“大街”为中心,如涟漪般四翼伸展。红城大道、海丽大道、二环、三环……映射出海丰的成长变迁,阔步迈向现代中等城市进程。

广东汕尾:海丰阔步迈向现代中等城市

“千年古邑,南海物丰”,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城市发展史离不开“一条河、一座桥、一条街”。“一条河”是那见证沧海桑田、蜿蜒不息的龙津河;“一座桥”是那座承受岁月洗礼,承载着无数故事的“龙津老桥”;“一条街”是曾经川流不息、繁华似锦的“大街”。这些是70年前海丰县城县域的“轮廓”与“经络”,也是海丰县城的区域所在。不论是“大街”还是“老桥”,总是能勾起年老一辈的清晰记忆。

广东汕尾:海丰阔步迈向现代中等城市

海丰老县城的“东门”“西门”“南门”“北门”依然存在,只是原来的“门户”作用伴随着县城的发展壮大而消逝,但从中可见证海丰老城区70年的发展变化。

广东汕尾:海丰阔步迈向现代中等城市

道路作为县城扩容提质发展之“骨架”。70年来,海丰人砥砺奋进,完善道路建设,逐步拓展城市空间,县城容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变。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海丰升级改造广汕公路,规划建设二环路,县城区域像水波一样荡漾开来。二十世纪初,规划建设县城三环路,县城格局在改革开放中被一次次刷新。

广东汕尾:海丰阔步迈向现代中等城市

群众:

我小时候,也就是几十年前,县城非常狭窄,还没有现在的一个乡镇的镇区大。北门在县城里面至莲花路,西门是从城隍庙那条巷子向西方向去,南门在南门湖方向至汕尾,老车头那里有条广汕路通向潮州方向,有一个警报楼,还有几间百货,当时的海丰县城内就很少有高楼了。

广东汕尾:海丰阔步迈向现代中等城市

群众:以前的县城没有现在那么大,我来海丰,县城二环路外的还没有建设高楼,二环路以内的就有一两户。二环路没有改造的时候路道是很狭窄的,然后两三年前改造扩大的,以前老县城只有一条大街,现在就变化大了,一环、二环、三环。这是这些年来才改造建设的,以前县城只有一条国道往汕头方向的,南桥北桥都是这十几年来建设的。这些年以来县城变化大,高楼大厦一栋又一栋,这几年,农村环境变化也很大。

广东汕尾:海丰阔步迈向现代中等城市

近年来,我县继续推进县城北四环公路规划建设,完成海丽大道改造工程,规划三环路升级改造、海丰西连接线改扩建工程,实施红城大道东改造升级工程,推进县城至可塘段“东大门”、县城至梅陇段“西大门”、珠东快速海丰段“南大门”、莲花大道“北大门”等征地、规划、建设,打通三环路与铜马段连接线,构建了内联外通的大交通格局,县城的“骨架”进一步拉大,“五横三纵一环”的公路干线路网格局和城市“十分钟生活圈”逐渐形成。

广东汕尾:海丰阔步迈向现代中等城市

今日海丰,阡陌交通,四平八稳。“一主四副”“两轴四片”的县域城镇空间结构正在形成。构建“三心三轴,两城九片”空间结构蓝图已经绘就,以海丰红宫红场为核心的老城服务区,以市民广场为核心的新城服务区等,正阔步向知名红色革命策源地、粤港澳大湾区东翼的特色产业城市、深汕深化合作的先行典范城市和汕尾市域组合主中心城市的现代中等城市迈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