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唐派唱腔

豫劇唐派藝術一般是指兩個藝術流派,一是活動於豫東及豫皖蘇魯交界地區,以唐玉成為創始人的豫東唐派藝術;二是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唐喜成先生所創的唐派藝術。

二者雖都為豫劇坤角,前者蒼涼悲壯,蒼勁古樸,頗顯豫東韻律風味,其創始人素有豫東“紅臉王”之稱;後者高亢明亮,張弛得體,其聲金玉鏗鏘,其韻龍吟虎嘯,乃“中州祥符”之典範。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唐喜成先生所創的唐派藝術特點。

這才是唐派唱腔

唐喜成

獨具特色的假嗓

唐喜成原來是唱坤角的,青春期(13歲)倒嗓子,就喊出了一個漂亮的“二道嗓”,也稱“假嗓”。當時演員唱戲多數是為了餬口,沒有了嗓子就沒有了飯吃。唐喜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吊嗓子,不知不覺就練成了高亢、亮麗、寬厚,充滿陽剛之氣的鬚生假嗓。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南陽關》、《三哭殿》、《洛陽令》、《十五貫》、《轅門斬子》、《血濺烏紗》等幾部。

唐喜成《血濺烏紗》選段

唐喜成先生的演唱雖以假聲為主,但音域並不窄,而且聲音洪亮,高低音銜接自然,控制自如。特別是吐字清晰,唱高腔也能保持音色的柔和悅耳,這在梆子戲二本腔演員中是很難得的。在五十年的舞臺藝術實踐中,他創造性的以宏亮、委婉的“二本腔”和細膩、真實的表演,塑造了眾多正直、廉明、瀟灑的生角形象。

這才是唐派唱腔

唐喜成《三哭殿》劇照

唐喜成對唱腔尤為重視,如“李世民登龍位萬民稱頌”一段唱腔,不僅悅耳動聽,穩健大方,而且是運用二本腔,高低音域相差八度,吐字尚能真切,悠然自得。若在氣息控制,聲音運用上無過硬的本領,是難以勝任的。又如“俺楊家赤膽忠心把國保”這段唱腔,當唱到俺楊家的“血”時,楊延景已是歷數忠良,具遭慘傷,怒衝肝膽,情緒激動達到了頂點。

唐喜成《三哭殿》李世民登龍位萬民稱頌

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賈廷聚先生是唐派的大弟子。多年來,他始終牢記唐喜成先生的臨終遺言,大力繼承和弘揚唐派藝術,他不但善演唐派劇目,而且結合自己的嗓音條件使唱腔圓潤寬廣、悅耳動聽,他的拿手戲《大明驚雷》、《訪帥出征》、《關羽》、《岳飛》等劇目得到了戲迷的青睞。

唐派唱腔的特點決定了它在戲曲中的行當領域,除了唐喜成的代表劇目外,還有更廣泛的發展空間,不僅可演帝王將相,像屈原、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等文人墨客用唐派藝術演繹人物更具魅力,會收到更加良好的藝術效果。

圖文內容蒐集自網絡,由河南移動戲曲編輯整理。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版權歸屬原作者,不做任何商業用途。

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