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阻止?過來人講出了答案,寶媽早知早受益

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阻止?過來人講出了答案,寶媽早知早受益

每一位家長對於自己的寶寶都是非常重視,非常在意的。可能從寶寶剛出生開始,不少家長就開始觀察、記錄孩子的日常生活了。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發現,小寶寶都特別願意把自己的時候放在嘴裡"吃"。大部分家長都覺得這是個不好的習慣,一點也不衛生;也有的家長認為這是孩子的天性,不能扼制寶寶。

那麼,寶寶"吃手"的時候,家長們到底該不該阻止呢?

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阻止?過來人講出了答案,寶媽早知早受益

朋友小李就跟我分享了她的經驗:小李的寶寶已經一歲多了,寶寶剛出生時,一家人別提有多高興了,小李夫妻倆更是一有空就盯著寶寶看。

有一段時間,小李發現寶寶總是吃手,家裡的老人都跟她說一定要及時阻止孩子,不然以後這個壞毛病就改不掉了。

開始的時候,小李也嘗試著把寶寶的手從嘴裡拿出來,可每次還沒過一分鐘,寶寶就又"吃"了起來。因此小李乾脆放棄,任由寶寶"吃手"。

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阻止?過來人講出了答案,寶媽早知早受益

後來,跟其他的寶媽們聊天才知道,原來這個階段的寶寶"吃手"是正常的,不用刻意去制止他。

相信大家對於該不該讓小寶寶"吃手"這個問題存在著疑惑,大家首先要知道寶寶為什麼會"吃手"。

寶寶之所以會經常把自己的手放進嘴裡,是因為他到了"口欲期"。一般三四個月左右的寶寶會進入到口欲期,這個階段寶寶的大腦、感官都開始發育,他們會"嘗試"很多新鮮的觸覺、感覺,"吃手"就是他們感受這個世界的第一步。因此,小寶寶吃手其實是一件好事。

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阻止?過來人講出了答案,寶媽早知早受益

那麼,到底有哪些好處呢?

第一個,有安全感

成年人也會有緊張、害怕、手足無措的時候,這時候會有一系列的表現,比如:踱步、顫抖、不停地搓手等等。

小寶寶也是一樣的,在沒出生之前,他們有羊水的包圍,會有安全感;剛出生後沒多久,爸爸媽媽會長時間地抱著他,也會讓寶寶很安心。

不過,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在父母懷裡的時間相對減少,孩子會覺得不安,這時候他們也會做出一些反應讓自己"鎮定",那就是"吃手"。所以,吃手是會讓寶寶有安全感的。

第二個,大腦發育得好

對於小寶寶來說,"吃手"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剛出生的孩子的大腦幾乎是"空白"的,除了本能的哭和笑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其他那些即便是很簡單的動作都是要學習的。

所以,當家長們發現寶寶開始吃手的時候,那就說明寶寶的大腦已經開始發育了,大腦已經可以支配自己的手和嘴巴了。

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阻止?過來人講出了答案,寶媽早知早受益

第三個,四肢很靈活

寶寶很小的時候,行動能力是很差的,因為小寶寶的肌肉並不發達,所以很難活動。不要小看把手放進嘴裡這一個小動作,對於寶寶來說,是很困難的。

如果寶寶開始吃手了,那麼說明寶寶的四肢也開始變靈活了。

因此,家長們不要阻止寶寶吃手。有的家長為了避免讓孩子吃手,還會採取一些措施,比如:打孩子的手,或是寶寶的手上塗一些味道"怪異"的東西。

這些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吃手對於孩子來講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是接觸世界、大腦發育的第一步,家長們一定要理性地對待這件事。

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阻止?過來人講出了答案,寶媽早知早受益

不過在寶寶吃手的這個階段,家長們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的。

第一點,注意衛生

這個階段的寶寶總是會亂抓東西,不得不說,手上還是會有很多細菌的。所以,家長們要勤給孩子洗手,避免把細菌病毒吃到肚子裡。

第二點,口水疹

寶寶總是把手放在嘴裡,很容易會流口水。那麼嘴角經常溼潤的話,很容易引起口水疹。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及時給寶寶擦乾嘴邊的口水。

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阻止?過來人講出了答案,寶媽早知早受益

第三點,注意危險物

孩子既然能把手放在嘴裡,那麼也會把手裡的物品放進嘴裡,這樣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在寶寶活動的範圍內,要避免出現尖銳的東西以及硬物,包括小釦子、小瓶蓋這類東西。在孩子玩耍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留心關注。

第四點,陪伴孩子

孩子之所會吃手,主要是因為無聊、孤單以及沒有安全感。所以,爸爸媽媽們應該多陪在寶寶的身邊,多跟孩子互動,一起玩耍,給寶寶講故事。這樣會讓寶寶很安心,也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不去吃手。

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阻止?過來人講出了答案,寶媽早知早受益

總而言之寶寶吃手是一個好的行為,家長們不要擔心。不過,如果孩子三四歲以後還有這種行為,那麼家長們要引起注意了,及時找到原因,儘早解決。大家在孩子吃手的時候是怎麼做的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