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宰門”源自“厚載門”,是濟南頗具文化內涵的一條老街巷

大明湖南門路南有一池名叫百花洲,百花洲往南有一座百花橋,橋面不寬,以百花洲而得名。

“後宰門”源自“厚載門”,是濟南頗具文化內涵的一條老街巷

小橋東側的東西街明代以前叫百花橋街,因百花橋而名。這條街北靠大明湖,南鄰德王府,西結文廟、貢院,東通縣學,縣屬,始建於唐代的福慧禪林院,濟南府最大的關帝廟和獨具西洋風格的基督教堂都在此處。

“後宰門”源自“厚載門”,是濟南頗具文化內涵的一條老街巷

明朝至民國時期,這裡曾是摩肩接踵,一片繁華。由於地理位置優越,逐漸形成了一條商居混雜,又頗具文化內涵的街巷。

明朝天順元年,德王朱見潾修建德王府。當時的德王府規模巨大,位置居於全城中央,面積占城三分之一,宮內殿宇鱗次,堂閣櫛比。德王府共有四個大門,其正門也就是南門叫端禮門。東門叫體仁門,西門叫導義門,北門叫廣智門,四座大門前皆有石坊矗立。

德王府的北門正名稱為廣智門,但依照元明時的慣例,王府的北門一般也叫厚載門。“厚載”一詞本源自《易經》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語。

王府自有王府的霸氣,德王府建成後不久,有著美麗名字的百花橋街就被改成了無生氣的“厚載門街”,大概老百姓不會相信所謂“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神話,竟越傳越訛,“厚載門”終究成了“後宰門”,並約定俗成直到如今。

“後宰門”源自“厚載門”,是濟南頗具文化內涵的一條老街巷

後宰門街做生意和開小店的人比較多,在此居住的人反而要少一些。在後宰門街東首路南,有一箇舊式門樓基址,這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同元樓飯莊,同元樓飯莊,店名取“同心開創新紀元”之意,是歷城董家鎮呂家莊呂本禮兄弟四人於辛亥革命那年創辦的,同元樓最火的時候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當時飯莊掛的招牌雖然是“京津小吃,隨意便餐”,實則賣的是魯菜,既有特色小吃,也包辦酒席。

那時每天都有來開席的客人,不少到大明湖遊玩的人都要專程來此吃飯,後院廂房、正屋、過屋等加起來有20多個房間,面積最大的南屋能同時擺放6張八仙桌。

“後宰門”源自“厚載門”,是濟南頗具文化內涵的一條老街巷

當年珍珠泉的泉水匯入鴨子灣後,通過明渠流向百花洲,那明渠從飯莊院中穿過,店主將木質魚箱放進泉水中,放養許多一尺多長的鯉魚,供客人現場挑選製作。同元樓當時不僅是後宰門街最大的飯店,在濟南餐飲業中也首屈一指。

除擅長烹飪糖醋鯉魚,荷花粉蒸肉,罐兒蹄等當時流行大菜外,還經營大眾胃口的蒲菜豬肉灌湯包,金絲卷,銀絲捲等各色麵食。尤其是精緻的蒲菜豬肉灌湯包,採用大明湖新鮮蒲菜和刀切肉餡,用上好佐料“喂”好後,又創造性的加入高湯肉皮凍,出籠後清香撲鼻,咬一口香而不膩,相當誘人。

“後宰門”源自“厚載門”,是濟南頗具文化內涵的一條老街巷

離同元樓不遠,便是九華樓飯莊。九華樓店主杜氏曾是濟南府的富商,特別喜歡九字,在濟南開設了九家店鋪,均以九字打頭冠名。光緒初年,主人在自家店裡招待客人,大師傅做了一道燒大腸,不料客人們對這道菜酸甜可口,肥而不膩,紅潤鮮亮的菜品大加讚賞,遂即席命名為“九轉大腸”,一是形容其製作工藝,如道家煉九轉丹,二是取悅於主人的九字癖好。以豬下貨為原料的菜品上大席,這道葷菜成為開先河之作,濟南府各飯莊酒樓紛紛效仿,名聲大振。

“後宰門”源自“厚載門”,是濟南頗具文化內涵的一條老街巷

因為後宰門街西接文廟、貢院、東通縣學,自古以來頗具文化氛圍。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這條街上的書鋪很多,其中有一家後宰門書店以經營古文獻見長。1922年,著名學者胡適先生曾兩次來到濟南,教學之餘,他忙裡偷閒經常來到這裡淘書。

而今,從曲水亭往東,漫步隱身於大都市古老的後宰門街上,你會體味到原汁原味的濟南文化,那是甜美、平和更是靜幽。

“後宰門”源自“厚載門”,是濟南頗具文化內涵的一條老街巷

在這條街上不時有蒼老的身影擦肩而過,淡淡的神情印在他們臉上,即便是蹣跚的步履也充滿了生活的色彩;年輕的情侶旁若無人的依偎在百花橋旁的參天大樹旁,抓緊時間享受浪漫的時光,玩耍的少年從他們身邊路過,追逐嬉戲的笑聲迴盪在樹影古橋之間;街上不時傳來悠揚的叫賣聲,還有夾雜在清風中聲聲的鳥鳴,這一切構成一幅古風古韻的立體畫卷。

“後宰門”源自“厚載門”,是濟南頗具文化內涵的一條老街巷

當然,後宰門街不僅有德王府的王氣和泉水的靈氣,而且還有種兼容幷包的氣魄。走在街上,驀然間你會發現一座巍峨壯觀的洋建築,它卓爾不群,又妥帖安然,坐落在後宰門街西首的基督教堂,竟為這條老街增添了一筆濃郁的異域風情。這條老街留給我們的不僅有回味遐想,更多的是思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