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高考真的不如重点高中吗?

那些心酸的日子


普通高中高考真的不如重点高中吗?回答可能有多种,但是重点高中,是多少学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是多少家长青睐而不得的存在。那些就读于普通高中的学生们,那些还在为子女没有进入重点高中而耿耿于怀的家长们,心底一直存在一个疑问: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区别真的很大吗?身为一个多年担任重点高中班主任的老师,有以下理解和分析。

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的差距,主要有三个——

1、重点高中的优势主要在办学条件、生源、学习氛围方面,其他方面与普通高中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

重点高中,首先是有多年优质资源的积累,诸如良好的升学率、政策倾向、招生生源优势等,在这些优势条件的基础上,转化到学生学习感受方面具体就是优良的学习氛围、便利的学习条件等。可以说,之所以重点高中普遍被人们肯定和推崇,就是种种优势资源的互补,这是一个长期形成的优势,普通高中与之差距在长期内存在也是这种原因的体现。

如果单纯从师资方面来分析,其实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老师水平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没有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夸张。现在无论是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老师的入职门槛基本上差不多,对于学历要求基本一致。但是另外一个事实是:重点高中的老师更容易取得各方面的成绩,在教学水平上更容易提升,普通高中的老师这方面就困难一点。所以给人们形成的错觉就是:重点高中的老师一定并普通高中的水平高。

其实反过来来说,重点高中的老师也是因为重点高中而成就的。在各方面优质资源的辅助下,老师们也更容易脱颖而出,成就自己。在优质生源的基础上,重点高中的老师们本身就能在一个比较好的平台上展示和提升自己的实力。

以自己所在这个地方的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相比,老师们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甚至一部分重点高中的老师实力和水平根本比不上普通高中的多数老师。所以奔着重点高中去的,实质上本不在师资上。

2、多数重点高中的制胜点只在生源,普通高中基本就输在生源上。


通过大量的实际情况表明,重点高中能保持其突出的升学率的关键因素,就在生源这一个点上,如果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平等招生,那实际情况会证明一切。

优质生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无论是学校的学风和教风校风,都能被带动起来形成良性循环。初中的优秀学生才能进入重点高中,而这些优秀学生在初中绝不仅仅是在学习成绩上的优秀,还有良好的习惯、优良的思想品质以及比较远大的理想目标。

当这些优秀的初中同学在重点高中聚集的时候,这种各方面优秀因素的效应会成倍放大,形成更加优良的氛围。重点高中优秀学风的形成,正是依赖于这些优秀初中生本身的优秀品质。

3、在一定的时期内,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差距不会缩小


重点高中之所以能吸纳大量的优质生源,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段时期以内这种招生的不均衡仍然会存在。因此,最终体现给社会大众的视角是:重点高中就是高高在上,普通高中只能望尘莫及。人往高处走,优秀学生的丛聚效应会给本就优秀的他们带来更大的红利,这也是人们普遍肯定和认同的一种教育效应。

在这种社会共识的影响之下,尽管有人对这种并不均衡的教育现状多次质疑,但这种差距将会仍然存在。那些优秀的初中生和他们的家长们,仍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重点高中。因此,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差距会一直存在,很有可能还会变得更大。总的来说,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差距本身就大,但关键因素在生源方面,如果没有生源优势,它们之间的差距将不复存在!


优学优考策略



普通高中高考,真的不如重点高中,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如此,就是重点高中也会存在差距。

1.重点高中优秀学生数量多。

中考前,很多重点高中,每年会到各地去招生,也会以各种理由进行自主招生考试。就拿我们四川的绵阳来说,每年参加绵阳各所高中的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人数多得吓人。他们的学生真的是万里挑一,到那里去读书的孩子,百分之90左右上都能够考上重点大学。

2.老师能力较强。

我儿子上高中时告诉我,他特别佩服他们的班主任。一位班主任是一位语文老师,上课时经常给他们引经据典,孩子能感受到老师身上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

高中老师的师资,大多是经过严格筛选。在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管理能力、敬业精神、对考点的把握方面无疑都比普通高中强得多。

他们的班主任曾经任教三个班的语文,每天都是都比学生到校得早,回到家都是12:00。有着这样敬业精神的老师,只要学生愿意学,智商没问题,是很难教不好的。



3. 班风好,学风浓。

班风好,学风浓,是重点高中的重要特点。一个求上进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身边的人都在学习,他自己也会不自觉的融入到这种学习氛围当中。稍不注意,就会被 其他同学超过。

4.招生形成了良性循环。

高中在起点上就输给了重点高中。优秀老师教出了优秀学生,优秀学生成就了优秀老师,这样的结果就会让学校变得越来越优秀。优秀优质生源就成就了优秀学校,优秀学校吸引着大量的优质生源。这样的结果就让优秀学校越来越优秀。

所以,普通高中的高考升学率要想赶上重点高中可能性很小,只能通过普通高中老师的齐心协力,尽量缩小与重点高中的差距,吸引部分优质生源。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喀什葛尔的胡杨e


普通高中高考真的不如重点高中!

我这个县城的重点高中本科升学率有90%以上,重本率有40%。普通高中的人数跟重点高中差不多,但本科率不到40%,重本人数才四五个,还是体育和艺术生考上的。



原因当然很多。

首先是生源素质,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都被重点高中录取了,剩下综合素质差的给了普通高中,单看这一项就考不过重点高中了。

第二是重点高中管理比较严格,普通高中比较松散,比如手机问题,普通高中的校园内手机数肯定比较高;比如早恋问题,普通高中的比比皆是。手机和早恋是影响学习的首要天敌。



第三是重点高中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也比较有责任心,学生不敢偷懒,老师也不敢偷懒。



第四是重点高中硬件设施比较好,如多媒体课室、听力设施等,一般高考考场就设在重点高中内,考生不用跑去别处考,心里舒服的多,考得也比较好。

第五是重点高中校风和班风都比较好。“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你在普通高中可以看到很多抽烟喝酒的,重点高中就比较少见到。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你的同学对你的影响很大。



当然,普通高中也会有好学生,但比较少。不难理解,很多家长愿意花几万块都要买进重点高中,因为学校这个小环境对人的影响太大了!


早晨阳光9993


普通高中不如重点高中,这是人们的习惯认知!

可“三味”不太认同!我认为多数人在评价学校好坏时,只看到了“分数和升学率”这个表面结果,却看不到“提高和进步"这样一个实质过程。

这是人们对普通中学的一个极大的不公平!

“三味"在乡镇普通初中执教并任教务主任之职多年,一直在努力向社会揭示一个“内幕",想为普通中学及老师争取应有的公平公正。

我们乡镇初中离县城近,当地优质生源自小学起就大量流入县城。剩下的生源中,在小升初考试后,其稍好的部分,又再一次流向了县城初中(如下图情况)。


“三味"参与了10多年的初中招生工作,每年的情况基本都是这样的:

全乡镇小升初考试招生时,按区域划片招生规定,本已被我校招生的学生,在开学时,前40名学生中,近30名被县城学校强行收留。而成绩差者,却全被县城学校拒之门外。

不公平的是:上级在下达中考升学任务指标时,却是按招生人数的比例确定的。因此,我们学校为努力完成升学任务,只能靠提升"差生"来实现。

我们拿中考成绩与入学招生时成绩比较,每年是这样一个铁的事实:

小升初时同等成绩的学生,转入县城重点初中的,很多在中考时成绩较差,甚至落榜,而在我校就读的,中考成绩相对靠前,更重要的是,一些中下档次的学生,也考上了高中,这在县城学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这个事实说明:我们普通中学并不比重点高中差,因为在提升学生成绩这点上是大大强于县城重点中学的。普通中学的老师其实也很优秀,并不比重点中学老师差。

我是“三味聊教育",感谢您的阅读、关注和点赞,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三味聊教育


省重点高中,真的那么神奇吗?

既是,也不是。如果孩子的智商没问题,你完全有条件在家里,用一半的钱,模拟出省重点的质量。

1,省重点就是生源掐尖。他们搜罗了全省初中最好的苗子,可以确保出几个清北的。这些学生就算没有进省重点,也是985的水平。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强化了整体水平。

2,省重点的学习氛围好。学生们都是奔着985的目标来的,身上背着家族复兴的巨大使命,发了疯的刷题,没有打架斗殴,意外怀孕,盗窃打游戏的事情。这种氛围是非常刺激人的。

3,省重点老师,不可能单独对你搞个性化小灶。只不过学生水平高,老师偏重讲解难题,而不是他水平高。县一中的骨干老师直接去省重点带班,也没问题。

这些问题分析清楚了,如果家长用心,学生用力,完全可以在普通高中里,模拟出省重点的水平,而不是花几十万赞助费,去吃大锅饭。

一,在普通高中就读,那就在附近租房。避免学生来回奔波的时间浪费。在家吃饭卫生。晚上休息的好,避免宿舍干扰。

二,请几个高质量的家教,不能随便换。现在公办老师表面上不能带班了。你懂的。

三,分析孩子的试卷,找出错题薄弱点。针对性再找些题目单独训练。家长自己上。或者找个助理。

四,初三毕业的暑假,绝对不能休息。玩一个星期后,立即进入高强度提前学习。暑假两个月,学完高一第一学期的数理化,确保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次考试,首战必胜。这是树立自信心的关键一战。

五,时间管理。这是贯穿三年的持久战。考验家长的耐心。很多全职妈妈,一天到晚就在研究孩子的时间安排,复盘考卷和错题。妈妈下午研究好了,孩子回来就直接喂题。

六,初中成绩和高中无关。很多高中老师有个口头禅,这孩子学习基础不好。这是胡说八道。所谓的基础不好,一般人听不懂。我直接告诉你,就是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复习计划,随心所欲。时间安排不科学。各科知识断点多,连不起来。孩子看上去好像很聪明,一考试就懵逼了。

七,考卷的核心是什么?考点体系化。这门课有350个知识点,这次高考涉及230个,组合起来,改头换面,出个题。你要是知识断点多了,真就答不上来了。


人一串


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起点都不一样,重点高中的录取线要比普通高中高几十分,如果生源充沛,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想要进入重点高中学习,既便是家庭条件优渥的家庭都会因为名额有限而无法进入重点高中完成学业。

重点高中同学的家长之所以要把孩子送入重点高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高考重点本科大学的录取率,重点高中在这方面相比普通高中有太大的优势。

2019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已陆续发放,重点高中的重点本科大学录取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左右,考入清华北大的一所重点高中就有十多位,普通高中很大一部分同学连大专的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达到。

究其原因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家长对待孩子学习上的要求和态度就可以得到答案。普通高中的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天底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入理想的大学,可是也知道不是想考就可以考入的,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能力,一味地把自己的希望强加在自己孩子身上不现实,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很大一部分普通高中的家长只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稳度过三年的高中生活毕业后找到工作,能够自食其力立足社会。

而重点高中同学的家长知道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优势和实力,告诉孩子高考是必须经历的人生过程,把孩子努力学习的动力传递给学校,和老师一起督促孩子通过高考实现自己的梦想。

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家长期望值的不同,普通高中的高考也就不如重点高中的高考而成为必然。


阳光陪读


凡事无绝对,整体上普通高中实力肯定是不如重点高中的,个例那就不一定了,有些学校走的就是小而精的路子,虽然学生不多,但是个个都拿得出手,你一本上线100个,还不如人来个省市状元优秀,虽然一直在讲质量,但是质和量还是不一样的。

或者假如一个地方有三所中学,一所重点高中,两所普通高中,每个学校招生800人,一共2400名学生参加中考,那么前800名学生99%会选择去重点高中,剩下的1600名会分别被另外两所普通高中录取,三年以后的高考成绩大致上还是不会走形太多的,比如二本线上240人,可能重点高中就有220人,另外两所加起来20人左右(普通高中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挖墙脚或者全力培养一些苗子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很多家长挤破了脑袋想要进一所好的学校的原因,如果一个学校的二本上线率100%,那么意味着你只要能进得去校门,起码都保底二本线上了,这是毫无疑问的,点太背的除外。

重点高中的师资、生源、政策倾斜程度都远不是普通高中能比得了的,但是怎么说呢,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事在人为,每个人能享用到的资源不一样,只要你足够努力,也不会太差。


小僧爱读书


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差距大的让人难以想象!

陕西渭南普高线335分,西安最低563分,最高的统招699分(差31满分)。三年后普通学校高考上500分的比例大多不足五分之一,而最好的学校高考600以上78%,211率超过92%,最好的高中有400多人是普通学校分数线各种渠道进入的,只算这些人多数比普通高中平均多考150分是肯定的,当然也有少数没有多大提高的,这里只算大概率。

还有两个我认识的人的孩子,刚好是普通重点学校和最好二类重点,中考都665分。普通统招重点班,二类交钱上的,重点的交大,普通的西邮,差了近100分。


老顽童58641311


大城市、教育发达地区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但是至少在我所处的县里面的情况是,当地的中学要比普通中学好很多。我所在的县是位于陕西省南部的一个仅有20多万人口的小县,全县有一所重点高中、一所普通高中、一所职业中学,每年全县中考过后会根据学生们的分数被分到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职业中学,重点高中一个年级有20多个班级,每个班级60多名学生,而普通高中仅有8个班级,每个班级仅有50多名学生;每年高考全县考上二本以上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于重点高中的。



一、生源.

从生源角度来看的话,能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基本上是全县学习拔尖的学生,其余中考成绩较差的学生都进入县里面的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生源的好坏决定了这批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自信心以及学习自觉性。

二、师资.

从师资的角度来看的话,重点高中里面的老师都是从全县的初中、高中里面遴选出来的优秀教师。重点高中每年还对引进去的教师施行末位淘汰制,所以这也就使得整个学校的教师队伍呈现出了比学赶超的氛围。



三、基础设施.

从基础设施角度来看的话,可能普通高中环境要比重点高中要好,毕竟普通高中是前些年新建的学校。

四、管理.

从管理角度来看的话,重点高中的管理经验还是很丰富的,是很适应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特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