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包肉的料汁,如何調配?

崔神奇i


鍋包肉作為最具東北代表性的一道菜,備受男女老少喜歡。南方和北方的做法不同,南方有放番茄醬的,而東北的做法沒有番茄醬,就是調好糖醋汁兒,直接烹入鍋中。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吃東北的做法,外焦裡嫩,酸甜適中,入口非常的爽。

下面來說一下鍋包肉的製作過程。

1、鍋包肉的主料就是豬的裡脊肉,配料有,蔥絲,薑絲蒜片,胡蘿蔔絲和香菜。

2、
鍋包肉的汁兒怎麼調:碗內放入半勺白醋,半勺白糖,糖和醋的比例是1:1,再加入少許鹽,少許醬油提色,攪拌均勻,糖醋汁兒就調成了。

3、準備土豆澱粉,加入清水調成糊。將切成片的裡脊肉放入糊中攪拌均勻。鍋內下入寬油,油溫燒至5成熱,將肉一片一片的下入鍋中,將肉炸至定型後撈出,再將油溫燒至6成熱,將肉下入鍋中復炸,炸至30秒撈出,再將油溫燒至6成熱,將肉下入鍋中再一次復炸,這樣反覆炸的目的是將肉炸至外酥裡嫩。將肉炸至外表酥脆微黃,將肉撈出控油。



4、起鍋,鍋內加入少許油,下入蔥絲薑絲,蒜片,胡蘿蔔香菜爆香,將炸好的肉下入鍋中,再將調好的糖醋汁兒從鍋邊淋入鍋中,大火翻炒,讓每一片肉都充分的吸入湯汁,起鍋裝盤,酸甜可口,外焦裡嫩的鍋包肉就做好。


這就是我所瞭解的東北鍋包肉的做法,非常榮幸能夠在悟空問答和大家分享。


大嘴兒美食


【鍋包肉】誕生於清朝末年,誕生地在哈爾濱。首創人是黑龍江道臺府的一個廚師,叫鄭興文,遼寧人,自小在北京學習廚藝,後入道臺府主廚。當年黑龍江道臺府與歐洲人及俄羅斯人交流活動較多,經常宴請這些西方人,菜品多北方口味,鹹鮮為主,西方人不太習慣,鄭興文了解到西方人喜歡甜酸口味,研究後,就把【焦燒肉塊】中的肉塊改成肉片,鹹鮮口改成甜酸口,取名【鍋爆肉】。此菜大受西方人喜愛,由於西方人的發音問題,把“爆”說成了“包”,於是就誕生了【鍋包肉】這款經典名菜。

【鍋包肉】正宗做法

主料:豬裡脊肉

配料:純土豆澱粉、白糖、9度米醋,少許蔥白、姜、胡蘿蔔、鹽。

製作:

(1)純土豆澱粉入盆加水充分攪拌稀釋,靜止30分鐘後,倒掉上層的水,用手攪拌一下,抓一把握在手裡,手心向上張開五指,澱粉糊自然流淌不斷流即可,掛糊前加一勺油半勺鹽攪拌均勻。

(2)蔥白、姜、胡蘿蔔切5釐米長細絲,越細越好。

(3)裡脊肉切0.35釐米左右厚的大片,不用醃製。

(4)大鍋寬油(家裡做時,鍋要大一些,多放油),起火,油溫6成熱時,將肉片逐一掛糊後入鍋,炸至蓬鬆定型後撈起。油溫升至8成熱時,下入肉片復炸,直致聽不到聲響時(既水份炸幹了),撈出。

(5)馬上或提前大火起鍋,加入一大勺白糖、一大勺米醋,少許鹽。糖醋汁烹起時加入三絲倒入炸好的肉片,炒勺快速離火,迅速顛勺幾下,讓糖醋汁充分包裹住肉片,出鍋裝盤。這個過程體現一個字:快!

正宗重點:肉不用醃製,忌料酒,汁只需糖醋,醋用高度,要大甜大酸,口味要衝!體現一個“爆”字,烹汁離火,顛勺迅速,不回軟。寬油,寬油,寬油,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般在家裡做時多數人用油偏窄,炸的效果不會好。肉在掛糊時不用刻意掛滿,露出的肉在油炸時會散發出肉的焦香味,促使鍋包肉的味道更豐富。

此菜色澤金黃,盤底不留湯汁,外焦酥脆,裡嫩肉香,口味酸甜。

其它的用汁都是瞎改良,胡扯,不正宗。



味來吧吧


我記得小的時候家裡做一次鍋包肉非常的困難,因為那時候的家庭條件有限,做一次爸爸媽媽都捨不得吃,然後都留給我和姐姐吃,現在生活條件都提高了,基本上想吃的時候自己都能做了,因為我也非常喜歡這道菜,下面來看一下她的製作方法。

食材:豬裡脊300克,土豆澱粉200克,胡蘿蔔生薑,大蒜蔥陳醋,料酒,糖鹽,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首先將裡脊肉洗淨切成刀背厚的片,然後加入適量的鹽料酒,抓勻醃製30分鐘,再將土豆澱粉倒入碗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泡30分鐘以上,然後把浮在上面的清水倒掉,

將醃製好的肉片放入澱粉中裹勻,再把大蒜去皮切成小片,胡蘿蔔,大蔥姜切成絲,

起鍋燒油,把油燒至成七成熱的時候將肉片一片一片的倒入鍋中炸至起泡浮起,撈出來裝入碗中。

繼續將油燒熱燒到150度的時候,有少許的油冒煙之後將肉片再炸一次,炸至金黃的時候撈出控油。

把油倒出加入白糖、醋中火熬製有些粘稠,然後加入蔥薑蒜,胡蘿蔔絲翻炒均勻。

然後大火倒入炸好的肉片快速翻炒掛汁,最後出鍋。

甜香美味的鍋包肉就這樣做好了,但是現在吃怎麼也吃不出小時候媽媽做的味道了?如果你也喜歡這道美食的話,敬請轉發或者關注,謝謝





洋洋好味道


我有個問題:

鍋包肉和糖醋里脊,這兩貨是不是一個東西?

應該是吧,我表示分不清楚╯﹏╰。我說說我做的糖醋里脊吧,

1、裡脊肉切條,加澱粉,耗油,料酒醃製十五分鐘

2、準備一盤乾麵粉,或者澱粉都可以。

3、炸之前裹上乾麵粉分兩次炸,第一次炸焦黃,第二次炸熟,脆。

4、糖醋醬:番茄醬、白糖、生抽、鹽【5:3:2:1】加點水澱粉下鍋,炸好的裡脊均勻裹上糖醋汁,出鍋撒點熟芝麻即可。

鍋包肉和糖醋里脊他們應該是一樣的吧。(๑•́ωก̀๑)


玖月美食


網上的鍋包肉調汁比例 :

1料酒:2醋:3糖:4醬油:5清水

這是比較普通、大眾的口味,但每個人的口味不同,自己在家做,是可以調整的!

如果你喜歡酸爽點的,你可以醋加到4,醬油減到2!

如果你口味偏鹹口,那可以適當加點鹽!

我是四川人,家裡經常做,我偏鹹口,我會再加點鹽,比例大概為2!

手工碼字,經驗之談,謝謝採納!





娛影小爆


鍋包肉是東北的代表菜,講究的是外酥裡嫩,用料普通,所用原料有:裡脊肉,生粉,要說調汁配方,200克里脊肉,1鹽2克,2醬油3克,3白糖20克,4醋20克,5水50克,製作,將肉切成四釐米長,3釐米寬,3毫米厚的片,加鹽,料酒碼味,將生粉加水拌勻,靜置一下,倒去多餘水分,下豬肉拌勻,將鍋中燒油,四成油溫炸至定型變黃,將油溫再次燒至七成,下鍋炸到外酥裡嫩撈出,鍋中留入一點油,下入白糖,烹入醋,加入一點鹽,開中火收汁,待糖醋汁冒泡汁濃下入炸好的肉翻炒均勻馬上出鍋


美味家廚老龍


就是甜酸口的,少放點鹽多放糖和醋,薑絲。我看有的還放蔥,那都不是正宗。做鍋包肉沒有放大蔥的,不懂就不要亂做,傳承要有序認真對待。


水面染五彩


正宗的黑龍江鍋包肉調汁如下,橙汁,綿白糖,高度白醋,鹽,味,口味是大酸,大甜。


一笑珉恩仇6


有兩種。一種。番茄醬兩勺。醋適量,白糖,水。橙汁!倒在一起熬的黏糊的。第二。鹽味雞粉。13香。醬油。水澱粉勾芡。


龍行天下88826


作為一名廚師長 我認為

個人在家做鍋包肉的話,其實沒有那麼複雜

醋 糖 橙汁鹽就夠用了,配菜其實更簡單,顏色搭配好就OK了,但是必須得有蒜 姜

個人推薦,如果在家吃就多放一些醋,突出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