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经常便血是肠癌吗?

手机用户59150353255


便血是一个信号提醒我们身体出现的问题,需要积极对待。很多人觉得便血很严重,并会怀疑是不是肠癌。其实便血是肠癌的一个表现,也是很多良性疾病的症状,因此不要过度恐慌。

首先了解下最让人害怕的肠癌便血特点,结直肠癌早期会有排便习惯的改变,便血是中后期出现的症状,出血量一般不大,可有粘液、脓液附着。此外如果腹痛、腹泻交替或进行性加重的便秘则需警惕肠癌。消化道外症状可有消瘦、食欲低下,贫血等,直肠指检及结直肠镜可以了解病情。

此外最多见——痔疮,“十人九痔”可见其发病率有多高。痔疮是因局部静脉丛迂曲扩张形成,可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痔疮出血主要是鲜红色、附着于大便表面,内痔一般无明显疼痛,外痔及混合痔则会有疼痛感并有肛门区赘生物。此种便血的发生常与近期辛辣饮食、饮水少、大便干硬等有关。

与痔疮相似的还有肛裂,也表现为大便表面鲜红色血,但排便时和排便后均有很明显的疼痛。既往肛裂病史者,可有肛缘长赘皮及裂口瘢痕。

肠炎也可以有血便,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如果长期腹泻,大便色暗红,并伴有粘、脓液,其排便与腹痛常遵循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则有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其可有消瘦、贫血等症状,此外部分人伴有肠道外症状如虹膜炎、结节性红斑等。

肠息肉经肠内大便摩擦也可引起出血,一般出血量少,有时伴有腹痛。需定期复查或及时处理,毕竟肠息肉存在恶变风险。

消化道出血如果是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出血在胃肠内时间较长可出现柏油样便、黑便,但下消化道出血或上消化道出血量大时即可有鲜血便,此种常会有腹痛及失血休克的表现。

缺血性肠病引起的血便是大便与血混合均匀,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出现血便前常会有腹部痉挛性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

过敏性紫癜(腹型)是肠道毛细血管及小动脉血管壁发生的纤维坏死,血管内血进入肠道,严重者会有血水样大便,也可伴有呕血,其胃肠外可有对称的体表出血点、关节肿胀、疼痛等。

此外需注意一点,菠菜、铁剂等因素可导致大便颜色改变,需排出这些影响因素。且便血只是一个症状,经积极调整自身饮食及生活作息,仍未见缓解,则需就诊,明确病因。经常性便血有没有引起贫血,贫血的严重程度,是否还有其他形式的失血等均是要明确的。血常规、尿常规、肿瘤标记物,免疫检查,上消化道造影、胃肠镜检查等均是明确病情的检查项目,早期明确病因才可获得健康。


胡洋


如果经常便血是不是肠癌。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肯定的。便血的原因有很多,有大肠有出血的便血,有胃出血的便血,有小肠出血的便血,有直肠出血引起的便血,还有肛门出血引起的便血。

那么如何分析各个部位的便血呢!这里有一个规律。那就是胃部出血引起的便血,便出的血是像吃了动物的血便出的便差不多颜色是黑紫色的。小肠出血引起的便血的紫色的,以此类推越向下的部位大便出血的颜色就越鲜艳。

到了直肠出血的大便出血已经是近似血的颜色如果大便出血的颜色是鲜红色的,可能是肛门出血引起的。说白了,这种便血可能是痔疮引起的。

以前已经说过,癌症是多种肿瘤的统称而不是一种疾病。肠癌也是这样,它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多种肿瘤在肠体的部位的一个统称。

大便出血如果是刚刚开始,很有可能很容易的治疗痊愈。打一个看得见的比方。比方说在我们皮肤表面长了疖子,刚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治疗得当就能治好,如果开始的时候治疗方法不对等到疖子出脓溃烂,不能治好了那就是癌症了,就会继续溃烂造成穿孔。在医学上说就是皮肤癌了。

所以发现便血的现象立刻治疗是很容易治疗痊愈的。

还有就是大便出血的时候便出的血是鲜红的血液那一定是痔疮,出现这种情况经常会伴随肛门瘙痒,有时候还会疼痛。这样的病症去医院是很容易治疗好的。


初来乍到197180235


便血是提示消化道出血的一种症状,便血颜色可因出血部位不同、出血量的多少以及血液在肠腔内停留时间的长短而表现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及潜血阳性三种不同的形式。

引起血便的疾病除了胃肠道、肝胆、胰腺的病变外,还有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引起便血症状,所以说,长期的便血症状不一定是发生了肠癌,但是小肠、结肠、直肠癌发生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肠道出血症状,也是提醒有发生肠癌可能的一种信号,必须引起大家重视。

肠癌患者的出血也有一定的特点,小克分别解释如下供大家了解。

1.小肠的恶性肿瘤发生便血症状多表现为间断发生的柏油样便或血便,有时候也会引起大出血。也有些患者因为出血量少而表现为慢性的贫血而没有明显的便血症状。

2.结肠癌的便血主要是由于肿瘤破溃或侵犯肠壁血管引起的,出血量较少,主要表现为粪便中混有血液或粪便潜血阳性,常伴有黏液脓液。

3.直肠癌的便血主要是肿瘤破溃或感染引起的,出血量也较少,常表现为大便带血、黏液血便或脓血便。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等直肠刺激症状。


总的来说,出现慢性长期的血便症状,不论出血量的多少,必须及时进行肠镜、胃镜及腹部B超、CT、核磁共振等相关检查,查明出血原因,再进行合理正规的治疗,也是早期发现胃肠道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谢谢阅读!


小克大夫


我是一名肿瘤科医生,我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逻辑是这样的,便血不一定是肠癌,肠癌可能出现便血,也可能没有便血的情况出现。便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痔疮,是常见的便血原因,肛裂,消化性溃疡,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肠道或者全身其它疾病也可能出现便血。

当然肠癌的患者可能出现出现,肠癌的患者可便血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黏液血便,血色暗红,通常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部分患者无明显的表现出血,但是化验大便时候却发现隐血阳性,另外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为肿瘤侵犯了大血管导致大出血的可能。

顺便提一下如果(特别是中老人)反复便血,大便习惯的改变,要去医院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查:以CEA、CA199为主要标志物;X线、B超、CT、磁共振、作为临床诊断方式以及内镜检查,在内镜下直接观察肠壁的情况。(我是肿瘤科医生,请关注我,有问题请留言咨询)


科普达人向医生


【 编号WD198】

便血无疑是肠癌最常见的症状,但也不是有便血就是肠癌,即是经常便血,它也有许多良性疾病引起,便血最多的那个痔疮,还有溃疡性结直肠炎,也都与肠癌有些相似,“李逵”和“李鬼”么。


肠癌的便血很少以鲜血形式出现,它是肠腔内肿瘤破溃出血,会伴有坏死物、肠粘液排出,形成脓血便,和大便相混,在肠道内也会停留一段时间,停留时间越久颜色越发暗,甚至黑便。痔疮也会便血多颜色鲜艳,滴血也是有可能的。溃疡性结肠炎可有脓血便,多伴有腹泻、稀便。

肠癌便血时可有大便习惯的改变,腹泻、便秘、或者腹泻便秘交替进行。痔疮便血无大便习惯的改变。溃疡性结肠炎便血多腹泻。

肠癌便血不受刺激因素改变,也就是不论你吃的辛辣刺激还是喝酒,它都会脓血便,而痔疮、溃疡性结肠炎会对些刺激有改变,加重,溃疡性结肠炎一般也不吃这些东西。

肠癌便血还可能伴有乏力、全身消瘦、低热这些恶性疾病的全身症状。不是太严重痔疮,一般没有这些症状、体征的。

单以症状上辨别肠癌还是其他,还是不行的,如果经常便血,就需要看医生了。建议40岁以上人群要做肠镜的。

我是 ,感谢您的阅读!如有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刘永毅医生


提起肠癌,也就是大肠癌(结直肠癌)大家都比较畏惧。从全球范围内看,亚非地区发病率属于较低地区,北美等地最高。但是,近年来,全球大肠癌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而我们国家也不例外,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十分明显。

大肠癌预后如何取决于是否做到早期诊断和手术能能否根治。所以早期诊断很关键。那么早期身体会有什么症状提示我们身体产生了异变呢?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排便的习惯和我们大便的质地的变化。血便比较多,或者有脓血便半里急后重。便秘和腹泻的出现,大便形状也发生变化,变细或者呈糊状等。而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呈钝痛或者绞痛。而腹部肿块的出现提醒病情已经到中晚期。除上述外,大肠癌还会出现肿瘤通病,低热、进行性的消瘦、恶病质等等。晚期还会出现肠梗阻、肠出血、肿瘤转移等等的并发症。

对于提问者所问经常便血是肠癌吗?是不一定的。但确实是一个早期信号,建议就医,进行诊断,就算是因为痔疮而便血也是需要治疗的。我们可以通过粪便隐血、结肠镜检查及活检、X线钡餐灌肠、CT成像等进行大肠癌的诊断及分期。大肠癌根治的唯一办法就是手术。我们一定要关注自身变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远离大肠癌。尤其是有遗传或者结直肠腺瘤、IBD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要注意定期筛查。

本期答主:于丁雯,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杏花岛,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