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國王如果出訪他國,必須得到印度政府的批准,你們怎麼看印度對不丹的挾持?

水墨青花醉柴哥


不丹國王出訪他國,竟然還要必須得到印度政府的批准,這不丹王國簡直就是印度的藩屬國和殖民地嘛!對於印度對不丹王國的挾持,福垊在說看法之前,先請大家瞭解一下印度什麼時候以及怎麼對不丹王國的控制的?

因禍得福的印度在那時是這樣控制不丹的!

近代以來中華朝貢體系逐漸被殖民體系取代, 近代不少鄰國由清朝的藩屬國變成英法日等國的殖民地,就連比較強大的印度也難逃宿命。而印度在擺脫英國殖民,獲得獨立的同時,也繼承在英國在不丹王國、錫金王國的權利。不丹王國的明天很可能就是錫金王國的昨天,錫金王國的昨天已經是印度的錫金邦了。作為小國的不丹,只能借鑑錫金王國的教訓,做好事大主義,而且印度當年控制不丹也是下血本的!很夠意思!

1949年8月8日,印度聯邦共和國和不丹王國簽訂了《印不友好合作條約》。該條約繼承了英國在不丹的權利,並對不丹進行了進一步控制。條約規定兩國友好相處,互不干涉內政,強化各項經貿合作以及引渡。印度對不丹的國防予以協助,對不丹的外交予以指導。印度為讓不丹同意該條約,不只是威逼更是利誘,可是下大血本了。印度將援助不丹的資金提高到50萬盧比,並將面積為30平方公里的迪旺基裡以及面積達3000平方公里的墨拉薩丁劃入不丹王國。墨拉薩丁位於不丹王國東南部,我們最應該瞭解這一地區。

對於印度對不丹王國的控制,福垊是這麼看的。

  • 第一、印度對不丹國王的控制就是想把他變成錫金王國。

印度擺脫英國控制之後,一直都有一個大印度的夢想,他這個夢想包括了整個南亞甚至比這還要大些,都北進了不少。然而,英國對印度採取的分而治之,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印度稱霸印度洋的夢想!印度也就退而求其次,由鯨吞改為蠶食策略。印度得錫望不,一直在為削藩做準備。

  • 第二、不丹國王的事大主義反而能確保自己一定程度的獨立性。

烏克蘭忤逆俄羅斯而喪失了克里木半島,格魯吉亞忤逆俄羅斯而失去對阿布齊茲共和國、南奧塞梯自治州的控制,而哈薩克斯坦同樣曾在蘇聯歷史的區劃劃分上佔了俄羅斯的領土的便宜,但哈薩克斯坦對俄國的態度就是順從、聽話,抬手不打笑臉人,普京也沒理由和藉口說哈薩克斯坦的事兒。而不丹國王看到錫金王國成為錫金邦的下場後,他一改錫金渴望更多的獨立性而徹底喪失獨立性的教訓。而且看到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的下場,也感慨萬千。80後的不丹國王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對印度百依百順,圖中的美女就是90後的王后。不丹王國實行一夫多妻制,國王還有其他嬪妃。國王對於國防你說幫忙就幫忙,外交你說指導就指導,國王出訪你說請示就請示,一切都聽你印度的,你還好意思吞併不?

不丹御林軍和不丹王室衛隊才7500人的,而且都是印度人訓練的,裝備也是印度人提供的。就這印度人還不放心,據說還在不丹境內有駐軍。不丹給誰建交,國王出訪那裡,都先請示印度,印度批准然後進行。不丹至今也沒跟咱建交,在印度的指導下不丹的邦交國才52個國家建立,但根本沒有五常之一的邦交國。

如此以來,不丹雖然喪失了外交和國防的自主權。但不丹王國可以從印度這取得援助和扶持,而且不丹國王也唯三哥命是從,印度也不好意思下手對嘴。這就對不丹的發展很大的好處,但可以不問外交和國防,然後努力發展經濟,提升國民的精神幸福感。於是,也就產生了這樣一個怪事,不丹是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其國民的幸福指數竟然曾是全球第一。

就長遠而言,印度對不丹遲早還是要動手的,只是眼下時機沒到、實力不行。不丹王國才能“輕裝上陣”——不問外交和國防,而能一心謀發展。不丹王國知道自己的明天就是錫金的昨天,但他能有什麼辦法呢?不過,福垊在想,不丹國王無時無刻都想不丹王國如何能夠逐漸擺脫印度控制的大招!大家提國王陛下也想想,看看不丹王國的龍旗怎麼才能真正自由地飄揚。


福垊


不丹是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但同時,不丹也是世界上最屈辱的國家之一。而總的來說,站在正常的國家立場來看,不丹是一個不幸的國家。

不丹位於印度北側,是一個高原國家。不丹面積不是很小,3.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比以色列、巴勒斯坦、新加坡這些著名小國的總和還要大很多。但是,不丹只有不到80萬的人口,是一個貧窮落後的王國。

不丹歷史悠久,但是不丹至今都沒有加入聯合國。不是不丹不願意加入聯合國,而是不丹一直在印度的控制之下,沒有印度的首肯,不丹的訴求得不到落實。同時,不丹雖然是一個國家,但是不丹建交的國家只有20多個。在世界主要大國中,不丹除了和印度有外交關係以外,和其他任一大國都沒有建立外交關係。同時,不丹的國防權力也完全掌握在印度手上。因此可以說,象徵一個國家主權的外交、軍隊等東西,不丹一樣都不具備。



題主所說到的不丹國王出訪外國,還需要印度的批准這種情況,也是真真切切的事實。對於印度而言,不丹就是印度的保護國,地位和印度的一個邦差不多,只不過略有特殊而已。如果不是國際上部分大國的反對,印度恐怕早已經吞併不丹了。錫金就是前車之鑑。

然而,對於印度的霸權行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卻一直採取著縱容的策略。不丹這樣的小國,幾乎不會為西方國家帶來什麼利益,而印度卻是西方國家戰略之下不可或缺的一個國家。因此,印度在不丹的所作所為,西方國家一直都是視而不見的。這種狀況,從目前的趨勢來看,短期內不會得到改變。



蘇綻


提到不丹,很多人會想到喜馬拉雅山的美景。這裡竟然一度成為我們旅行社宣傳的全球最美,甚至最幸福的國家!

但是木叔有朋友去過之後發現,宣傳冊和現實的差距,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下。

說說原因:

第一,當地雖然乾淨,但因為經濟不發達。用一句比較誇張的形容來說就是——原始社會當然沒什麼汙染。

(不丹國王、王后)

第二,當地雖然很多老百姓看起來笑臉洋溢,但是因為很窮,這種所謂的幸福指數極低。如果還是用誇張的言語來形容的話,就是——大部分人沒見過什麼世面,很多人夢想去印度就算是奢望了。

從中也能看出印度對當地局勢的影響,以及潛移默化地實際統治很嚴重。

不丹雖然是一個國家,但對外關係接受印度指導,是全球唯一一個都沒有和聯合國五常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

是不是很奇葩?竟然有這樣的外交政策。是怕五常打擊他?

當然不是,這樣一個小國沒什麼存在感,國際社會怎麼可能對其打壓?

原因在於印度不允許不丹和五常交往。這就是印度對不丹管控的原因。如果不丹和美國俄羅斯等關係越來越密切,等於這些國家勢力就進入到了印度北部,當然會逐漸削弱印度對這個國家的實際控制。

(不丹國王帶兒子一塊見莫迪)

所以乾脆,印度就不讓不丹和這些大國交往了,只和印度交流就行了。

從這個細節也能看出印度外交的獨特性以及為了國家利益而不顧國際利益的地區霸權主義色彩。

當然,不丹高層,也就是目前的執政者包括王室也願意接受印度指導。這是別國不好說什麼的原因。

不丹高層認為這是不丹安全穩定的基礎。如果和更多國家交往,或許對這個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全球最窮國家之一而言,也沒精力和能力。

(不丹國王迎接莫迪訪問)

因此,不丹和印度一拍即合,雙方在維護彼此利益上有共同目標。

既然不丹都這麼想,外國當然沒必要非得轉變不丹思路,這不等於明目張膽和印度公開對抗麼?

更何況不丹確實沒什麼國際存在感,印度對不丹也沒有什麼殘暴政策,相反還大量提供經濟支援,發展生產力。

國際社會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上個世紀70年代印度對錫金其實也是類似政策,國際社會也沒怎麼管。


木春山談天下


從表面上看,不丹也是一個擁有自我主權的國家,應該算是獨立自主國家,有完整的領土,國家政府系統完整,可是,這樣的一個國家,在世界上並沒什麼地位,更沒有與他國建立外交關係,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問題,不是不想與外界建立外交,而是有人阻止,有他國政府在干涉不丹內政。這個國家就是印度。

【不丹國王與印度總理莫迪】

印度直接干涉了不丹內政

1949年8月,不丹與印度簽訂了一份明為《永久和平與又好條約》這份條約並沒有毛病,兩國之間距離這麼近,簽署一份永無戰爭的和平文件,這也算是功得一件,從某種程度來說,可以讓兩國人民免受戰火,可是,如果你要是這樣想了!那就錯了!

這份條約簽訂之後,印度做出了一個讓人都不能接受的舉動,那就是,對不丹國事,要事進行了一個指導,名義上是為幫助不丹治理國家,而實則是直接操控了不丹政府的權利,把不丹政府權利架空,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綁架了!

而在這個時候的不丹,正接受著印度政府的洗腦工作,在潛移默化之間,把不丹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改變了不丹政府與民眾們的思想,讓他們誤以為自己本就是印的的一個下屬國。

重新修訂條約,也只是換湯不換藥

【不丹國王,王后與印度總理】

2006年12月份,不丹才結束了與印度沒有太大明顯的國界,重新立了新界碑。

一個有自主的國界不都是明明白白嗎?可不丹沒有,他一直被印度領導著管理自己的國家,說白了就是被印度當學生一樣培訓,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連正式的國界都沒有,可想而知,不丹被印度影響到底有多深刻了!

在2007年2月,不丹的第五世國王,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在印度訪問時,才再次修訂了《不丹與印度的又好條約》

這份被修訂的條約主要就是不希望印度直接把手插進不丹政府,來操控不丹政府的一切主權,雖然從表面上看,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於不丹政府,國內民眾長期受印度的影響,在思想觀念上已經根深蒂固了!在他們心中,印度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靠山,想要扭轉人民思想上的認知,確實很難。


經濟,文化,國防都有依靠印度

正是因為印度長期對不丹的影響,才使不丹國家的經濟與文化在很大程度中對印度依賴太多,即便現在有了一些自我掌控者的權利,但實際上,還是在依靠印度 畢竟不,印兩國較近,而不丹又是領域國家,在國內有著大量印度人在做生意,旅遊,等事情。

不丹與其他國家來往太少,以至於沒有建立外交,當然,這並不是他不想,只是被印度掐的死死的,特別是對,中,俄,美的建交上,印度就是卡的死死的,就是不讓,不丹發展外交政策,這才釀成了不丹現在的局面。


【不丹王后】

而在國防方面,不丹根本就沒有這個經濟實力去布控什麼防禦。而恰恰相反,不丹又是在印度北邊,算是在印度背後了!又是印度的附庸國,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會眼睜睜的看不丹不管嗎!答案肯定是不會了!

總結:作為小國,可以沒錢,但不能沒骨氣,像中東一些小國,人家一樣可以發展起來。而不丹目前想要從這種窘迫中走,首先就是要脫離對印度的依賴,否則永遠都是人家的附庸國。

歡迎關注創微視角,請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感謝您的支持!

創微視角


題主的問是:不丹國王如果出訪他國,必須得到印度政府的批准,你們怎麼看印度對不丹的挾持?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相信不丹的國王也不希望別的國家對自己指手畫腳,但是面對龐然大物印度這個地處喜馬拉雅上南麓的彈丸小國唯一的生存手段就是在守住底線的同時對印度做出讓步。

(不丹政府所在地)

  • 彈丸之地不丹對印度極度依賴

不丹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這個國家的意思是吐蕃的邊陲,其國民大多是古代從西藏移民過來的,所以人種上和印度有很大不同。

和印度這個龐然大物相比,不丹顯得太小了,這個國家只有3.8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排名世界第132位。

不丹的總人口只有75萬多人,2018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只有24.5億美元,人均只有3000多塊(排名世界第130位),在世界經濟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不丹的經濟以農業、林業、旅遊業和向印度輸出電力為主。

不丹之所以能夠向印度輸送電力,是因為在1996年印度和不丹簽訂了建立水利發電站的協議,兩國在不丹境內合作建立了塔拉水利發電站。

這座發電站總成本41.25億美元,由印度提供資金,也由印度負責接收電力。建成後,塔拉水利發電站標準容量為48.65億千瓦/年,為不丹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幫助。2007年,不丹的經濟增長率為22%,就是得益於塔拉水利發電站的運營。

印度也是不丹的主要貿易對象,2018年不丹進口的84%和出口的78%是和印度之間進行的。

在現階段,可以說沒有印度不丹的經濟將會在短時間內退回到半個世紀前的狀態。

正是對印度的嚴重依賴,讓不丹不得不對印度做出巨大讓步。

於是,這個被印度圍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小國在外交上根本沒有自主權。

  • 遇到印度這樣的國家也算是不丹倒黴

這個世界上小國很多,被大國包圍起來的小國也不少,很少有國家像印度這麼霸道。

非洲小國萊索托面積3萬平方公里,人口100多萬,這個國家被南非整個包圍其中,是一個國中之國,而且萊索托軍事力量弱小,根本抵抗不了南非的大軍,但是這個國家卻保有一定的自主外交權利。

(萊索托位置)

不僅大多數西方國家和萊索托有外交關係,就連我國在當地也設有大使館。對此,南非並沒有干預萊索托的外交行為。

甚至在南非種族隔離時期,萊索托還反對南非的種族不平等政策,給了很多黑人政治庇護。

可印度不是南非,遇到印度這樣的國家不丹只能自認倒黴。

印度自從獨立之後一直有成立大印度聯邦的想法,所以對周邊國家一直有吞併的野心。獨立後的印度不僅和巴基斯坦爆發了多次戰爭,還吞併了同樣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小國錫金。

面對這樣一個霸道的鄰居,不丹國家安全無疑是岌岌可危的,如果對印度的霸道行為強烈抵抗,一定會遭到滅頂之災。

所以,不丹只好採取一定的妥協,以外交上的犧牲換取國家總體的相對安全。

這就是不丹的無奈之處。

  • 同時不丹保有一支規模可觀的部隊,但嚴格受到印度人的控制

不丹人口只有75萬,但是卻保留了一支0.8萬人的軍隊,約佔總人口的1%,比大多數國家軍隊占人口的比例都大。

這支軍隊每年要耗費不丹GDP的1.8%,其訓練由印度人來做。

不丹保留的這支規模龐大的武裝力量,其主要任務顯然不是為了國土防禦。在面對印度軍隊的時候,0.8萬人馬還不及印度軍隊的零頭,而他的武器裝備大多也需要印度人提供,根本沒有能力和印度作戰。

而且,不丹的這支部隊只有陸軍,沒有海軍和空軍,他的領空是由印度人控制的。

所以,不丹軍隊的最重要任務就是保持國內穩定,防止內部出現動亂給印度可乘之機。


歷史風暴


這是印度在蠶食周邊國家的套路,100年以後人心歸復,不丹成為印度的一個邦不成問題,怪也只能怪當初不丹的所謂精英階層為了小利放棄了自身主權,印度的駐軍成為國際和不丹國內默認的存在,這就難辦了,有一支超越本國軍隊的外國駐軍,這哪裡是裹挾,這明明就是佔領,給你的權利也就是一個邦的權利,想獨立出來得爆發民族性大危機,但現在看根本不可能,國內如果只是想搞亂他學學美國的做法就可以,他們很在行,別想著去投資擴大影響力,完全不可能的,只會賠錢,培養個當地的代理人,然後給他錢和槍,讓他去霍霍


用戶4949765188144


我想起一句形容美國周邊國家的話,那就是他們離天堂太遠,但是離美國太近,我認為這句話也可以用在不丹身上,這樣一個小的國家,要想撼動印度對它的控制是非常難的,很多人都在嘲笑不丹當前所處的尷尬地位。但是換作我們是不丹的最高決策者,也會拿不出什麼較好的辦法來的。按照印度目前對於這個地區的管理方式,我想再過幾十年以後會順理成章的成為印度一個邦,這是之前就有過的事情,比如錫金就被無情的吞併了。如果一下子就把他給納入到自己的控制之下是會引起他們反抗的,所以現在採取了這種逐漸麻痺的方式。對於印度對不丹的挾持,我認為有兩個地方值得注意:



首先是不丹可能已經習慣了這種狀態。印度人確實是對不丹進行了比較強制的手段,但是同時也給予了一些比較便利的政策,導致不丹人習慣了,或者說已經麻痺,他們已經不想要反抗印度的統治。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地區的人有過一些大規模的反對印度控制的行動。所以說,害怕的不是印度人的強硬,而是不丹他們已經不想抵抗了,我認為這種狀態是普遍存在的。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無論不丹想要怎樣的擺脫,或者提出怎樣的辦法,都不可能撼動印度當前對於他們的控制。周邊的這幾個國家雖然也不一定都看慣印度這樣做,但是卻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站出來想要幫助不丹拜託當前的這種情況。



其實就是周邊國家應該有所作為,不應該放任印度這樣繼續下去。印度在南亞地區欺負的不只是不丹這一個國家,馬爾代夫還有斯里蘭卡也與印度有過一些糾紛,但是從來沒有看到周邊幾個國家聯合起來對印度進行一些反抗行動。都說唇亡齒寒,如果他們繼續採取這樣的行動中將會被印度逐步欺壓。印度洋不是印度人的海洋,可是現在印度人卻明擺著要在印度洋地區稱王稱霸,如果不加遏制最終將會威脅到沿岸。以上僅是我的個人拙見,有不對的地方還懇請您批評指正,感謝您的點贊和關注,祝您生活愉快!



迷彩營地


英美等西方國家有很多小弟,印度也有小弟而我央央大國沒有朋友沒有小弟,其實做小弟也是挺實惠的,比如韓國,以色列與不丹,進幾年不丹經濟增長非常高。


相信69513469


教訓這個阿三,處處跟我們攀比,處處又鬧笑話,時不時還挑釁我們,跟這些國家建立良好關係,明確提供安全保護,如果阿三膽敢和我們動手,就直廢了他們的國防基礎,所有的軍航、航母、空軍飛機和軍工企業全部消滅,讓阿三在一百年內再也無為重建軍事力量。


用戶2768622653098


不當忘國奴!要做真正揚眉吐氣的不丹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