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朋友間的民間借貸風險,你應該瞭解這3種法律常識

人們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急需資金的經濟問題。這時一般資金量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大都跟朋友或者親戚借款來渡過難關。就是因為跟親戚朋友關係都比較好,所以在借錢時,可能都會礙於情面把錢借出去,並且不會有什麼苛刻條件,字據、利息、還款期限、擔保抵押等都不會怎麼考慮。但往往由於沒有限制,容易使親戚之間的借款發生糾紛。親戚之間發生借款行為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呢?

親戚朋友間的民間借貸風險,你應該瞭解這3種法律常識

風險一:未注意借款人的資金用途和償還能力

“親友間借貸”往往基於借貸雙方的信賴關係,在此條件下,債權人通常會降低戒備之心,忽視對借款人資金用途和償還能力的瞭解、調查。如過於相信對方的“高端項目”而不知對方業務資質、管理能力、團隊建設水平等情況,由此一旦出現鉅額虧損就會導致無法償債;另外,有的借款人還將資金用於違法犯罪活動,如賭博、非法經營等,而司法實踐中個別債權人則明知如此還抱著“反正不是我乾的”“我只是借錢”等心態,甚至有可能牽涉“共犯”問題,導致身陷囹圄。

親戚朋友間的民間借貸風險,你應該瞭解這3種法律常識

風險二:未打借條或借條記載不清缺乏證據意識

“兄弟義氣,義薄雲天”是“親友間借貸”的重要特徵之一。有的債權人對借款人“過於自信”,認為不需要簽訂借貸合同,甚至連借條也不打,而一些別有用心的借款人就利用債權人這種“義氣”的心理,忽悠“口頭借條”“都在心裡”,一旦拿到錢款就捲款跑路“玩失蹤”。當然,還有一些情況是借貸雙方馬虎大意,對借條、合同等材料中諸如還款利率、還款時間、違約條款、滯納金適用情況等記載不明或有歧義,造成雙方“各有各的說法”以至於出現“說不清”的情況。

親戚朋友間的民間借貸風險,你應該瞭解這3種法律常識

風險三:未及時提出還款請求以至於超過訴訟時效

法律界有一句諺語“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睡眠者”,從現代法律規定層面考慮,如果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未行使權利,則債務人就有可能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進而導致權利人勝訴權出現消滅的情形。借貸過程中,有的債權人在債務到期後或是因為“遺忘”或是因為“不好意思”等,長時間不向債務人主張還款請求,一旦超過法定的訴訟時效,就可能造成請求還款的勝訴權歸於消滅,從而帶來不利後果。

借錢有風險,一定要謹慎。即使對方是自己的親戚,在發生借款行為時還是需要將該注意的細節弄好。如果一旦覺得有問題,寧肯得罪人不借,也別讓自己白白受損失,除非在借的時候就已經做好收不回來的準備。

親戚朋友間的民間借貸風險,你應該瞭解這3種法律常識

別讓“老賴”賴你上百萬!聯繫法寶在線律師團

法寶在線通過“先打官司後收費”的顛覆性創新模式,對大額經濟糾紛案件進行墊付費用,墊付款項包括當事人訴訟及仲裁過程中的訴訟費、財產保全費、擔保費、鑑定費、公告費、評估費和律師費等費用,只在勝訴且回款後才收取費用。敗訴或沒能成功回款,該筆墊付的費用由法寶獨自承擔,當事人無需承擔任何費用。

其實,打官司不可怕,花錢還輸了官司才可怕!

如果您現在正遇到法律糾紛的煩惱,一定要聯繫法寶在線律師,因為找法寶律師沒有訴訟風險——案件不贏不收取任何費用!聯繫方法就是點擊圖片所指的【瞭解更多】

親戚朋友間的民間借貸風險,你應該瞭解這3種法律常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