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毛主席连夸三声“好好好”的“第二国歌”,诞生初期险却被夭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革命艺术家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对新中国的讴歌中,他们创作了很多饱含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鼓舞和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去。

被毛主席连夸三声“好好好”的“第二国歌”,诞生初期险却被夭折

红歌激励我们去战斗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

尽管这些歌曲已经年代久远,但是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是炎黄子孙,听到的人都会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被毛主席连夸三声“好好好”的“第二国歌”,诞生初期险却被夭折

红歌献给党

因为这些歌声中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胜利,展现了新中国人们的光荣与梦想。抒发着亿万中华儿女灵魂中与祖国母亲的心心相印,也紧扣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脉搏。

其中有一首被传唱近70年的爱国歌曲。它美妙的旋律与激昂的歌词,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把全世界华人的心凝聚在一起;它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国务活动、会务活动、外事活动、检阅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和尾声曲;每当那个激动人心的旋律想起,那万人合唱的震撼场面让每一个华人激动不已。

被毛主席连夸三声“好好好”的“第二国歌”,诞生初期险却被夭折

王莘在朝鲜战场和慰问团排练《歌唱祖国》

它和《义勇军进行曲》一样,被永久载入史册;它被称为"第二国歌",它就是人民音乐家王莘于1950年作词、作曲的歌曲《歌唱祖国》。它成为承载独特历史使命,蕴含丰富艺术价值的群众歌曲之一。

这首流传半个多世纪的歌曲,在诞生之际却险些夭折,它的创作者———著名音乐家王莘老师的儿子王斌老师在庆祝南开大学百年校庆的合唱节上,向来自全国近20所高校天津校友会的代表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歌曲创作故事。以及它后来能够红遍中国,与南开大学的学子有着很大的渊源。

人民音乐节王莘的成长之路

王莘自幼喜爱音乐。"七七"事变后,激于民族义愤,怀抱一颗爱国之心,在冼星海、吕骥等人引导下,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冬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曾参加《黄河大合唱》的演出。

毕业后任华北联合大学音乐系教员,并开始群众歌曲的创作活动。1942年调晋察冀边区文联工作,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边区群众剧社,任副社长,创作进入旺盛时期。

被毛主席连夸三声“好好好”的“第二国歌”,诞生初期险却被夭折

青年时期的王莘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天津音乐工作团团长、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天津歌舞剧院院长、天津音乐家协会主席等职。1950年创作的《歌唱祖国》,唱响了全国,成为他一生的代表作。

《歌唱祖国》诞生的曲折过程

它缘起于1949年开国大典,问世于1950年国庆节前,又于1951年9月15日登上《人民日报》,成为中央文化部要求全国范围学唱的歌曲。1951年国庆期间,《歌唱祖国》唱响全国,此后,在海内外迅速传播,成为几代中华儿女耳熟能详的歌曲。

1949年天津解放后,王莘便带领"华北群众剧社"全体成员进驻天津。在开国大典前的一次工作会上有人提议,应该每人创作一首新歌曲,为开国大典献礼。但是,以歌曲这样的微小体裁承载如此宏大的主题创作,简直是太难了。王莘老师和他的团队绞尽脑汁,也没有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1949年10月1日,王莘作为天津音乐界代表参加开国大典游行,站在观礼台上,看着一个个游行方队喊着口号走过天安门城楼时,他不禁激动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同时产生了初步的创作灵感:他希望能写出一首歌,歌唱伟大的祖国。如果游行方队能够齐声唱着这样一首歌,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该有多好!

有了这个目标,王莘投入紧张的创作。从开国大典到1950年夏天,他已写出一百余首歌曲。其中,六首分别发表在《天津日报》和《天津歌声》等报刊上,但是这些歌曲,王莘都不是特别满意。

1950年9月,正值国庆一周年前夕,身为团长的王莘为天津音乐工作团到北京采购西洋乐器。在采购好乐器,赶往火车站的途中,看到一对为国庆排练的少先队员敲着鼓,吹着号,唱着《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迈着整齐的步伐练习队列,准备接受检阅。看到这一幕,作曲家不禁回忆起开国大典时的情景。

那个想了很久却迟迟未来的曲调就那样自然地流淌出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随着旋律的行进,又引申出两句"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一上火车,王莘急忙拿出笔,没找到纸,便在烟盒背面飞快记录,他灵感如泉涌,写下了"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一股创作的热流推着他反复朗读"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回家时已夜色阑珊,他进门就兴奋地推醒即将分娩的妻子:"快起来,我的写出来了!"妻子听到丈夫把歌唱完时,情不自禁地叫起好来。她干脆与丈夫同声哼唱,王莘连夜一气呵成地写完第二、三段歌词。

32岁的王莘终于用老师冼星海赠予的那支写下《黄河大合唱》的活动铅笔,创作出了这首不朽的颂歌。

被毛主席连夸三声“好好好”的“第二国歌”,诞生初期险却被夭折

《歌唱祖国》手稿

出版被拒,用自己的土办法宣传

他反复视唱和修改,很快便将《歌唱祖国》的手稿送到了天津日报社,希望能够赶在国庆期间发表。但是当时的报社领导认为歌词内容过于新潮,处于谨慎考虑,加之国庆期间报纸版面有限,王莘的愿望没能实现。

虽然遭受了打击,但王莘认为这绝对是一首积极向上的好歌曲,他想用他自己的方式把歌曲发扬光大。

首次公演大获成功

创作完成后第二天,王莘来到天津锦州道42号音工团(现在的歌舞剧院),把词曲交给年仅14岁的钢琴手靳凯华(女)和19岁的男高音首弹首唱,并在天津耀华中学礼堂亲自指挥公演,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已经满头白发的钢琴家靳凯华老师回忆当天的公演,依然是激动不已。她说:"那是《歌唱祖国》的第一次公演,那天歌曲是被排在演出节目中间位置,没想到演出结束后全场起立,长时间鼓掌。"年仅14岁的她永远忘不了那个激动人心的场景。

他一边将《歌唱祖国》的总谱刻板印刷,寄送给同行、好友征求意见,一边组织天津音工团的团员们演唱。

公演成功后,他觉得可以从基础开始。于是自己刻蜡板,用油墨印刷歌谱,带到天津十六中、棉纺厂、南开大学等单位去教歌。王莘边教唱,边征求意见,群众反响十分强烈。没过多久,这首热情激昂、优美欢快的歌曲就在天津的工厂和学校传唱开来,这其中南开大学的作用最大。

被毛主席连夸三声“好好好”的“第二国歌”,诞生初期险却被夭折

老师教孩子们学唱《歌唱祖国》


南开学子助力歌曲传播,李岚清副总理是第一批歌迷

当时还在复旦大学读书的李岚清接到考上南开大学的中学同学的信,信中告诉他们在年底的联欢晚会上,组织同学们合唱《歌唱祖国》这首歌,他们班就是在南开大学的国庆合唱比赛中,唱这首歌得到学校的第一名。信中还附上了王莘老师亲自做的歌片。后来,李岚清的班级就是真的也合唱这首歌而获奖。

1999年10月2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到患病的王莘老师家中祝贺王莘81岁生日时,告诉王老,他1950年就会唱《歌唱祖国》了。王老非常诧异,说,1950年歌曲才刚刚创作出来,你怎么会唱的?李岚清副总理就跟他讲述1950年南开大学的同学给他寄歌片的故事。并为王莘题词道:“王莘同志是我国著名作曲家,他创作的《歌唱祖国》这首歌家喻户晓,唱遍了神州大地,鼓舞、振奋、激励了几代人,功不可没。”

歌片传到北京,获得首肯

1951年春,王莘自制的歌片传到了北京工人合唱团;夏天,北京电台播放了工人合唱团的演唱录音后,歌曲便在北京的工厂、学校和社区传唱开来;中国音协首任主席吕骥在北京大学的一次集会中也听到了这首歌,同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问询中发现,学生们只知道歌曲是从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抄来的,并不知作者是谁。

秋天,诗人艾青得到这首歌曲,他反复吟诵歌词,对作品给予了极高评价,在做了两处修改(一处是将原词"五千年文化辉煌灿烂"改为"独立自主是我们的理想",另一处将"我们战胜了一切苦难,我们把敌人赶出了边疆"改成"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后,将其刊发在自己担任副主编的《人民文学》杂志上。

1951年国庆节前夕,王莘接到老朋友孙慎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请他协助查找《歌唱祖国》的,创作者和歌谱,并反复叮嘱"中央文化部急要!"王莘在电话里笑着回答:"词曲作者正是我。"

文化部发文学唱,主席连声夸赞

1951年9月15日的《人民日报》用近半个版向全国读者推荐了《歌唱祖国》(包含歌谱和孙慎撰写的唱法指导),并附上《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全文,通知要求全国范围学唱《歌唱祖国》和《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并由各地文教机关负责组织、推广和传授,以求"全国人民普遍学会这两首歌曲,在国庆节整齐地热烈地唱出来"。

被毛主席连夸三声“好好好”的“第二国歌”,诞生初期险却被夭折

《人民日报》刊发词谱先全国推行

1951年10月29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见到王莘时,高兴地夸奖《歌唱祖国》写得"好、好、好",还将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赠予王莘,并为他签字留念。此后,《歌唱祖国》风靡全国,成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歌曲之一。

被毛主席连夸三声“好好好”的“第二国歌”,诞生初期险却被夭折

主席签名赠送毛选给王莘

被毛主席连夸三声“好好好”的“第二国歌”,诞生初期险却被夭折

主席签名的毛选

此后,《歌唱祖国》风靡全国,成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歌曲之一。

1997年,在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上,英国皇家乐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共同高奏《歌唱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歌唱祖国》的旋律再次奏响在澳门的上空;2008年,当童声领唱的《歌唱祖国》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响起时,全世界为之震动;在美国白宫的绿草坪上,在英国白金汉宫的迎宾仪式上,在世界许许多多地方,都响起过《歌唱祖国》激昂高亢的旋律……

《歌唱祖国》歌声飞荡在外太空

那是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宇航英雄杨利伟将《歌唱祖国》带上了卫星。这歌声响彻了无边无际的太空。时隔4年,2007年11月28日,中国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成功地从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轨道向地球发来了《歌唱祖国》的音响信号!

被毛主席连夸三声“好好好”的“第二国歌”,诞生初期险却被夭折

神舟五号把《歌唱祖国》唱响太空


《歌唱祖国》致敬百年南开华诞

2019年8月10日,“歌颂伟大祖国,歌唱美好生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暨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在津高校校友会合唱节”,在田家炳音乐厅举行。来自全国13所高校的15支校友合唱团轮番登台,为南开师生及听众们带来了一场合唱音乐盛宴。合唱节最后一个节目,邀请王莘老师的儿子王斌老师、当年第一位钢琴伴奏的靳凯华老师和首唱王巍老师带领南开大学和哈工大校友合唱团一起合唱了这首歌曲致敬百年南开华诞。

被毛主席连夸三声“好好好”的“第二国歌”,诞生初期险却被夭折

王斌与南开师生共唱《歌唱祖国》


如今,距离《歌唱祖国》创作完成的1950年,已经过去69年。回望共和国近70年国旗飘扬的重要时刻,总有它的旋律回荡耳边:它是海外游子的乡情乡音、它是赛场看台上的万人呐喊、它是浩瀚太空里的中国之声……它更化身为见证中华民族千秋功业的光耀之音,深深地烙在几代人的家国记忆里。

被毛主席连夸三声“好好好”的“第二国歌”,诞生初期险却被夭折

永远缅怀人民音乐家王莘老师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