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投降仍不收手?斯大林为何在日本投降后依然占领南千岛群岛?

静夜史


首先需要更正一下,不是南千岛群岛而是南萨哈林岛(即库页岛)和千岛群岛。

萨哈林岛南北长900多公里,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由于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所以一分为二,北纬50度线是苏方与日本的分界线,大体上将该岛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日方将南萨哈林岛称之为桦太岛。

日本在十七世纪时就已发现并开始经营千岛群岛。十八世纪后沙俄的势力开始扩张到千岛群岛。1855年根据日俄双方在下田签定的《日俄友好条约》规定,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为两国在千岛群岛的边界(这里也是传统的南千岛群岛和北千岛群岛的分界线)。1875年,日俄又签署了《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规定库页岛全归俄国,而千岛群岛全归日本。

随着日本对千岛群岛的开发,其战略地位也开始逐步凸显。特别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千岛群岛不断扩充兵力和兴建军事设施,更是使苏联感到了一种潜在的威胁(千岛群岛北端的占守岛和堪察加半岛的洛帕特卡角仅隔6.5海里宽的千岛第一海峡)。因此,为了打通苏联远东进出太平洋的出口,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坚持将千岛群岛划归苏联。(其实最初美国是不赞成将整个千岛群岛划归苏联的,在1944年12月28日的“美国关于千岛群岛领土问题的备忘录”中美国提出将南千岛群岛还是保留为日本所有,而将北千岛群岛置于国际托管之下)最终,美方还是作出了让步,这一条作为苏军参加对日作战的先决条件之一被写进了1945年2月11日签定的雅尔塔协定: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或三个月

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本作战,其条件为: ..........

(三)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在远东战役中,苏军先后发起南萨哈林岛战役和千岛群岛战役。

南萨哈林岛战役主要出动了步兵第75师和北太平洋区舰队,8月11-8月25日战役中俘虏日军1.8万余人。

8月31日22时,苏军登陆部队司令格涅奇科少将宣布千岛群岛北部的战斗行动结束。苏军在千岛群岛北部的战役中共俘虏日军30442人,缴获步枪20108支,机枪923挺,火炮和迫击炮303门,坦克60辆等技术装备。

8月28日—9月1日,北太平洋区舰队(司令安东诺夫海军中将)的舰艇运送登陆部队(隶属于步兵第113旅,这些部队刚参加了南萨哈林岛战役)在千岛群岛南部诸岛(不包括色丹岛和齿舞群岛)登陆。在千岛群岛南部诸岛苏军共俘虏日军约24000人。根据已解密的苏联中央海军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记载,苏军完成占领千岛群岛南部的战役是在日本正式投降后的1945年8月28日到9月5日之间进行的,其中苏军占领色丹岛和齿舞群岛是在9月3日-日本签定无条件投降书之后进行的。因为对于苏联来说,这个属于条约规定的自身势力范围,不去夺取的话担心会落入别人之手。

9月1日,苏军远东总司令部公布在千岛登陆作战完毕。苏联新闻播报道:“我军和舰队的军舰夺取了库纳施尔岛,并从日军手中解放了全部千岛群岛。我们的祖国重新收复了自古以来的俄罗斯领土。从此以后,这些俄罗斯领土将成为太平洋上我国远东边境的可靠前哨”。

夺取千岛群岛对于苏联而言,改善了苏联舰艇向外洋的出口问题,并使之“成为苏联的防御基地和从鄂霍茨克海远航太平洋的大门”。苏军在占领了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后,甚至一度还想乘机夺取北海道,以巩固苏联舰艇在宗谷,根室两海峡自由航行的地位。不过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才最终作罢。


荣华之武器堂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在德国崩溃以后,日本失败已经是必然。

下面就是最后的收官之战。

早在德国崩溃时,美苏就已经开始了对欧洲的争夺。

苏联为了不让德国对英美突然投降,不惜代价抢先猛攻柏林,最终伤亡高达30多万。

其实,以当时柏林情况来看,粮食弹药奇缺,只要苏军围而不攻,希特勒也支持不了多久,最终还是会投降。

这边日本成为唯一敌人后,美苏当然会故技重施,抢夺东亚的利益。

当时日本的地盘也不算小,除了占据了整个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和大洋洲很多地区外,日本在东亚也很有地盘。

日本当时控制了中国的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主力杀入关内,已经占领了大片中国内陆领土。

同时,台湾早就割让给日本,朝鲜也被日本吞并。

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吞掉了整个库页岛,扫清了沙俄的势力。

至于苏联对东亚的争夺,我们就不铺开说了。

在美国投下第二颗原子弹时,苏军怕日本会突然对美国投降,才出兵攻打关东军,杀入东北,时间是8月9日。众所周知,日本在8月15日就投降了,也就是说苏联是在日本投降前6天,才进攻东北的。

实际上,早在8月10日,日本就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并且发了广播。只是由于军方一些人不愿意投降,这才拖延了几天。

也就是说,苏军进攻中国东北仅仅1天,日本实际已经投降。

更夸张的是,日本攻打南千岛群岛,也就是日本北方四岛,是在8月18日,也就是日本宣布投降3天以后。

北方四岛对于日俄都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如果俄国控制北方四岛,就距离日本近在咫尺,对日本保持强大的战略压力。

其中的诸如国后岛之内,距离日本北海道只有二三十公里。在这里哪怕部署火箭炮,都可以打击日本。

只要俄国控制了北方四岛,日本在战略上就极为不利,等于被敌人逼到了眼皮下。

这也是为什么俄国无论如何不归还北方四岛的原因。

根据美苏的协定,北方四岛属于苏联势力范围,美国不会去占领。

但日本8月15日宣布投降以后,北方四岛日军并不愿意向苏军缴械,而希望接受美军的受降。

苏联认为不能再等,不然北方四岛可能会被美军占领,在18日发动了猛攻。

占守岛的日军做出激烈抵抗,双方激战到21日。日本政府已经宣布投降,无法支援北方四岛的作战,并且占守岛日军无条件投降。由此,苏军才占领占守岛,随后占领其余三岛,日军没有再抵抗。

在占守岛的激战中,日军伤亡1018人,苏军伤亡1567人,后者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说通俗点,苏军其实也是来摘桃子的。明知道日军已经投降,苏军还出兵攻打,因为他知道一定会赢。


萨沙


就算日本投降也要穷追猛打!斯大林的战略眼光令俄罗斯至今得利。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在一场全面战争中失败并宣告投降之后,战争似乎是没有必要继续打下去了,只需要接受投降并结束战争即可。然而,二战结束之前的苏联却是一个例外,经过日本军队已经宣告投降,但是苏联还是不停地进攻,苏联军队甚至刻意不收日本的投降书尽量让部队再打一会。虽然这样的行动看起来毫无必要,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斯大林的战略眼光让后来的俄罗斯都得到了益处。

二战末期,日本已经是独木难支陷入了绝境,而此时的苏联为了获取利益,主动撕毁日苏的和平协议,对日本军队发动大规模攻击。8月9日开始到8月15日日本投降,苏联军队能够进行的交战时间其实只有6天,看起来苏联不会取得太大的成果。但是苏联军队的闪电袭击把日军打得可谓是一溃千里,位于中国大陆的关东军土崩瓦解,苏军几乎是旁若无人地前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而苏联军队按照斯大林的命令尽可能进攻,拖延收到日本投降的时间。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苏联的行动为他们的后世留下了重要的遗产。

1945年8月18日,那是日本投降之后的三天,按理说一切军事行动都应该结束,但是此刻苏联发动了对日本南千岛群岛的进攻作战。战争过程不用多说,虽然日军进行抵抗但是他们不是强大的苏联红军的对手。经过3天鏖战,南千岛群岛归入苏联手中。虽然苏军的伤亡由于战地指挥官的素质不足,居然要比日军还多出一半,但是此次进攻造成了一个历史问题,那就是南千岛群岛归属问题。

按照日本人的想法,投降之后战争就已经结束,但是按照苏联人的说法, 南千岛群岛进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苏联夺下的南千岛群岛应该按照二战胜利成果来定义,自然这个成果是不会让给日本的。时至今日,南千岛群岛一直被苏联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变成了俄罗斯民族手中的一张重要的牌。

从今天的情况看,南千岛群岛对俄罗斯和日本的意义都是重大的。一方面,岛屿资源以及附近专属经济区都是非常可观的,控制这里非常有价值。另一方面,这里变成了俄罗斯的一道屏障,直戳太平洋的日本腹地。有了这里,后方的鄂霍次克海因此成为俄罗斯实际上的内海,后方的俄罗斯军事基地,包括一个核潜艇基地都得到了保护。而俄罗斯也借助此地,把军事预警装备前置,为自己的预警系统增添了一道保障。

可以说,这是俄罗斯在太平洋取得对日本海上优势的一个关键要地。而如果不是斯大林当时深谋远虑命令苏联军队继续战斗,俄罗斯今天就不会有这个战果了。


科罗廖夫


敌人投降后仍然不收手。斯大林为什么在日本投降后仍占领南千岛群岛?

一,俄罗斯民族在历史上就不安分,其庞大的国土是沙皇俄国锲而不舍地侵略欧洲和亚洲的清王朝而来的。

就是在美洲,也曾经有俄罗斯侵略的领土,如阿拉斯加,还有美国的旧金山原来名称叫圣弗郎西斯科,一听就是俄罗斯地名,这些地方或者被美国扩张占领,或者阿拉斯加由美国用金钱赎买。阿拉斯加俄罗斯也是因为与英法战争,不卖也保不住了。

二,苏联继承沙皇俄国以后,仍然奉行扩张主义,波罗的海诸国,芬兰,波兰都被入侵而且占领领土过。

德国的东普鲁士还能说是对希特勒入侵的报复,限制德国军国主义的复苏,斯大林占领以后把德国人驱逐到东德,设置了加里宁格勒州,成为现在俄罗斯的一块“飞地”。

三,我国也曾经被苏联窥视过领土。但新中国成立后,坚持主权独立,驱逐了新疆境内国民党军阀盛世才以来就有的苏联势力,也拒绝了大连成为苏联太平洋舰队军港的要求。

四,按照《波茨坦公告》,苏联只能恢复库叶岛的领土。

但是,斯大林为了赤裸裸的领土欲望,为了压日本一头,更是为了战后与美国争霸,仍然坚持了占领日本的北方四岛。

本来,日本已经在1945年8月15无条件投降,但是,斯大林还是命令苏军占领北方四岛。

说来惭愧,苏军武器远优于日军,但是占领第一个岛时,日本伤亡一千,苏军伤亡了一千六百人。若非其余三岛投降,苏联不付出五千伤亡,是不可能的。

本来,斯大林还想占领北海道的,但是美国以武力威胁,而且苏军会付出更大的伤亡,斯大林最后还是罢兵了。美国还是更霸道啊!











南雷霆峰


二战后期,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地区。苏联远东红军和关东军决战之际,日本政府已经宣布投降。但是无论是关东军,还是苏联红军都没有立即停止战斗,双方依然处于战争状态。此战,关东军损失约67.7万人,其中8.3万人被击毙,59.4万人投降,而苏军仅伤亡3.2万人。日本关东军被消灭以后,意味着日本在东北、朝鲜半岛附近基本上完全放弃抵抗。

这时候,苏联远东红军借着战胜之余威继续攻击日本,苏联红军一举占领了整个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当然也包括日俄争议的北方四岛。日本已经宣布投降,苏联为什么还要出兵攻占千岛群岛呢?

二战后期,世界主要大国,陆续召开一系列国际会议,也陆续签订一些协议或者宣言。比如,中美英三国领导人召开开罗会议,发表了《开罗宣言》;美英苏三国领导人召开德黑兰会议,发表了《德黑兰宣言》;美英苏三国领导人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发表了《雅尔塔协定》也成为《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雅尔塔会议是历次会议中最重要的一次,这次会议的内容直接影响了战后世界的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美英两国为了促使苏联对日宣战,对苏联人做出让步,满足了苏联人的要求。

1、维持外蒙古的现状;

2、恢复日俄战争中,俄国失去的一些权利:a、苏联收回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b、维护苏联在旅顺、大连港的权益;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南满铁路、中长铁路,保证苏联的权益。

3、苏联占领千岛群岛。

也就说苏联占领千岛群岛是根据《雅尔塔协定》的内容,抢夺战争的果实。苏联在占领千岛群岛的时候,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日本已经投降,苏联直接派军队接收就好,为什么还非要派军队去抢夺呢?其实苏联人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千岛群岛已经明确划给了苏联,苏联占领这块地方等于有了所谓的法理依据。至于苏联怎么样获得这块土地,是苏联自己的事。苏联人可以通过接收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军事占领的方式,结果苏联选择的军事占领的方式。

其次,二战行将结束之时,英美苏三大盟国其实已经开始貌合神离,各自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尤其是美苏两大国,没有了易北河会师的亲密热情,他们已经意识到彼此即将成为敌人。二战结束时,每一战其实都是在抢夺胜利果实,每一次军事行动都有可能在日后分赃时增加砝码。美苏两国都拼命争夺最后仅剩的胜利果实。所以美国迫不及待地把仅有的两颗原子弹都扔给了日本。苏联远东红军一定要全歼关东军。虽然苏联红军可以直接接收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但是苏联也怕节外生枝,怕万一日本人带着千岛群岛投降美国。苏联接收千岛群岛和攻占千岛群岛的意义又有所不同。苏联有法理上的依据,又直接出兵占领,这样就造成了符合法理的既定事实,可以有效防止美国人翻脸,也可以防止后来日本不认账。出兵占领千岛群岛也可以增加自己打败日本的功劳。

第三,千岛群岛的地理位置太重要,苏联人不允许这一地区有任何闪失。德国投降之后,美苏两大国基本瓜分了欧洲和中东地区。日本投降之际,正是两大国在亚太地区抢占先机的最佳时机。当时的形势来看,很明显美国在亚太地区更占据优势,美国的亚太军事力量要大于苏联。美国研制出原子弹之后,就不太想苏联出兵日本,美国想独占消灭日本的功劳。如果苏联不在战争结束之时,抢得有利于自己的果实,有可能在日后的美苏对抗中处于不利地位。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区可以保护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如果苏联占领这一区域就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如果美国占领这一地区就等于把大炮架在了苏联的后院。如果苏联占领这一区域,不仅可以保卫自己的安全,还可以威胁美国的占领区域和势力范围。

综合多方面原因,斯大林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继续攻占千岛群岛。后来的事实证明,斯大林收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也彻底地占领了这一区域。


依稀说史


现在的俄罗斯继承着前苏联的衣钵,巩固着前苏联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成果,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二战中日本这个国家给亚洲国家和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最终在世界人民正义的铁拳重压下低下了可耻的头颅,挑起战争必将付出代价。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几个战胜国商定用日本的北方四岛,弥补苏联的战争损失,这在当时是得到所有参战国一致同意了的事。不管国际形势加何变化,理应得到尊重。如果在这一点上国际社会有杂音,就是对二战成果的否定。如今的俄罗斯应该坚定不移继承前苏联的一切成果,在南千岛问题上不应有丝毫的让步,否则二战成果得不到体现。


水平688


斯大林为何在日本投降后依然占领南千岛群岛?无利不起早


苏联军队攻占“南千岛群岛”

历史上的俄罗斯是一个贪婪成性的国家,四处攻城略地,烧杀抢掠。作为继承者的苏联,其本质和以往的俄罗斯并没有什么不同,在与德国发生战争前,就不断攻打欧洲国家,抢夺占领它国领土,如芬兰、波兰等国都受到苏联的侵略。

苏联军队攻占“南千岛群岛”

斯大林作为苏联的领导人,他的贪婪、为利是图也和俄罗斯历史上的统治者没有什么区别,也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国家伙。所以,斯大林在日本投降后依然占领南南千岛群岛,这一点不难理解,都是为了苏联的利益,为了让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中占据一个有利位置。

大家知道,苏联地域广大,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它的地理条件其实非常糟糕。苏联有两个天然的劣势,一是大部份国土都处于寒带,不适合人类居住和开发,如广袤的西伯利亚就是这样;二是没有理想的出海口,很容易被各国封锁。苏联的北面是北冰洋,无法开辟航路;西边被欧洲各国包围。因历史、宗教等原因,各邻国对俄罗斯天生怀有一种敌意,并且二战后美国强大的海军几乎封锁了苏联在欧洲的出海口。这样,苏联的安全和发展空间,都被压缩得死死的,它只有另寻出路了。

苏联军队攻占“南千岛群岛”

而日本的北方四岛,也即苏联称之为“南千岛群岛”的地区,就成为苏联冲破这种不利局面的最佳选择。南千岛群岛”不仅可以成为苏联较理想的出海口,打破欧洲各国、美国的封锁,而且还可以就近监视日本、向美国施加压力,形成美、苏之争的缓冲区。只要是有利可图,斯大林可不管日本投降不投降,也不管日本已经无法对苏联构成威胁的事实,他都一定要占领的。

并且,占领“南千岛群岛”是美、英、苏分脏的结果,雅尔塔会议中,美英已经同意以保障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占领“南千岛群岛”为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

日本“南千岛群岛”守军向苏联军队投降

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苏联打败德国后,国家安全已经没有威胁了,但还是热衷向中国出兵,向日本关东军进军,也并不是因为“中苏友谊”,而是要欲在中国东北攫取利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中国的大连港,使大连成为苏联的一个海军军事基地。为此,斯大林向当时的国民政府施加了强大的压力,迫使蒋介石接受了苏联提出的不平等条约。

“南千岛群岛”

只是中国的历史发展大大出乎斯大林的意料,新中国的领导人维护国家主权的态度非常强硬,把他与国民政府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全部否定,苏联想占据中国大连港的企图也就破灭了。


历史大蛀虫


  1. 苏联在日本投降后,依然出兵占领南千岛群岛。就是为了本国的利益,也为了与美国抢占日本的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在二战后的世界秩序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两极争霸的过程中占据有利的地势。

2是为了苏联本国的利益和战略。苏联虽然是国土面积很大,但是缺少不动港,缺少优质的海岸线。南千岛群岛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它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可以作为苏联的重要的出海口。把它纳入自己领土范围。可以扩大自己的领土,还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作为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方,在国民经济和人口方面损失巨大。所以在战争胜利后要尽可能的去弥补自己的这种损失。胜利者总是要得到一些利益的。所以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战胜者总是要为自己搜刮财富。以弥补战争带来的损失。同时占南千岛群岛,也是美苏瓜分世界的一个协议,约定。战争还没有结束。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和战略方面就开始有意识的去瓜分世界。在欧洲两国共同占领了德国。在朝鲜范围内划分了势力范围。美国在扔了两颗原子弹后,首先在日本登陆。此时苏联的主要病例还在中国的东北境内。美国不可能让苏联在日本登陆,同他共同分割日本本土。形成相互对峙的局面。而苏联为了和美国在日本这一块儿的对峙当中得到一些优势。抢占日本本土以外的群岛,在竞争中得到优势。所以苏联在战后,出兵占领了南千岛群岛。




黑龙江省海浪河佳明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在1945年苏、美、英三国签订的《雅尔塔协定》规定,将整个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转交给苏联,千岛群岛南部的色丹、齿舞、择捉、国后(即所谓的北方四岛)也划归给了苏联。

你看,不是斯大林在人家日本投降后还要去占领南千岛群岛,而是在二战快要结束的时候,同盟国之间已经把战后世界的划分问题敲定了,你一个日本战败国,有什么资格来谈条件?美国、英国都通过协议的方式认可了苏联这么干,请问有什么问题?

那么为毛苏联一定要夺取南千岛群岛呢?

南千岛群岛,也就是北方四岛极其富附属水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陆架煤气资源储量约为16亿吨、黄金储量1867吨、银9284吨、铁2173亿吨、硫1117亿吨。此外,择捉岛还盛产比黄金还贵重的徕,储量高达36吨。

据俄罗斯远东日本问题装机维克托·帕夫利亚坚科说:“如果说南千岛群岛对俄罗斯GDP的贡献,着首先涉及生物资源,每年产值达15亿-20亿美元,而且,这都是可再生资源。”南千岛群岛的经济总价值被估计为大约500亿美元。

南千岛群岛海域的海产品总量超过500万吨,估计每年可以给俄罗斯带来40亿美元的收入,对于自然资源严重贫乏、几乎百分之百依赖进口的日本来说,如果德奥“北方四岛”,则等于得到近5000平方千米的优良港湾和丰富的渔业资源,试问苏联有什么理由不取这一区域呢?

南千岛群岛地理位置对于俄日来说,都非常重要,由此是苏联,它是苏联自有出入海洋的重要通道。众多周知,苏联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出入海洋的通道,但是都不自由。而千岛群岛,这里多海峡,出入太平洋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从气候条件上看,苏联整个远东地区的众多港口到冬季多要封冻,而受日本海暖流的影响,在千岛群岛则有一些可以全年通航的天然两港。所以,相比之下,千岛群岛诸通道的出入是自由的,比群岛其他通道更具有战略意义。

南千岛群岛还是苏联在远东地区的一个“安全带”,南千岛劝导与萨哈林岛的南端遥相呼应,它像顶在潜在敌国咽喉上的一把钢刀,给日本造成巨大的威胁。南千岛群岛又与哈巴夫斯克的滨海区形成掎角之势,完全封闭了日本进入鄂霍次克海的各条通道。“南千岛群岛”对苏联来说,就是拥有了对日本有利的战略台式,所以说“南千岛群岛”在地理位置上特别适合于苏联在远东牵制日本的战略要地之一。

当然苏日之间,就南千岛群岛谁那一方先发现的也一直争论不休,从17世纪到19世纪,一定都没有定下归属,直到19世纪初,日本统治了四岛,到1855年,两国签署日俄《和亲通好条约》,约定得抚岛以南的南千岛群岛归日本所有,日本先后在南千岛群岛设置行政区,由此确定了日本对“南千岛群岛”的占有关系,1905年沙俄在日俄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到《朴茨茅斯条约》,将签到群岛和南库页岛转交给苏联,而北方四岛的控制权转让给日本。

按道理来说,南千岛群岛自此应该是日本的领土范围,但谁叫它二战输了呢。但如果日本没有在苏联大举出兵之前投降,或许,南千岛群岛不会落入苏联手中,因为,当初《雅尔塔协定》后,美国是希望苏联仅快出兵日本,以期能尽快结束战争,而苏联利用美国的这种心理,迟迟不出兵,想要谋求更多的利益。

然而,斯大林想不到的是,美国人率先研制出了原子弹,两颗蘑菇云在日本上空冉冉升起后,都没有直接出兵日本本土,天皇就下诏投降了,这等于是美国单独完成了对日作战,跟苏联没啥子关系了,苏联也就没有了插手日本的机会,而日本势必会在战后倒向美国。基于苏联在远东的利益考虑,当然要把南千岛群岛握在手中,对日本形成战略优势啊。


坍塌的历史观


日军愿意投降美军,不愿意投降苏军。苏军怕日军投降美军后,煮熟的鸭子飞了,眼看快得到的利益没有了。苏军要凭借强大武力,逼日本投降。虽然苏军战力强悍,可日本拼死抵抗,非要美军来授降才罢休。苏军先下手为强,进攻日本关东军。苏军由此得到日军大量心军事资源,还把日本关东军强行拉到苏联的西伯利亚从事十分低廉,廉价的艰苦劳动。北方四岛,又称南千群岛。这是苏联军事管辖范围。日本拒不向苏军投降,只向美军投降。苏军害怕美军夺得南千群岛的控制权。苏军趁美军没反应过采,抢先对日军发动进攻,其目的要抢先夺得北方四岛控制权。苏军在日本投降三天后,强力进攻北方四岛,以夺得很有军事战咯价值的北方四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