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慶陽:華池北宋大順城,范仲淹在此寫下漁家傲·秋思,有遺址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這首膾炙人口的邊塞詞《漁家傲·秋思》,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它打破了宋初詞專寫兒女柔情的界限,風格明健豪放。變低沉婉轉之調為慷慨雄放之聲,把有關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裡,可謂大手筆。而這首詞的作者就是寫出千古名篇《岳陽樓記》的範文公正,范仲淹。

行走慶陽:華池北宋大順城,范仲淹在此寫下漁家傲·秋思,有遺址

范仲淹畫像

范仲淹不僅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思想家,更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慶曆元年(1041年),范仲淹被貶,任職慶州(今甘肅慶陽),當時邊疆戰事不斷,西夏党項族元昊,虎視眈眈,不斷南下侵擾關中。范仲淹時任環慶路軍事統帥,為了抵禦西夏的侵擾修築了有名的大順城,而此詞就是在大順城所填。大順城近千年後依然可見其蹤跡,伴著這首氣勢雄渾的詞句,勾勒出了往昔崢嶸歲月裡,詞人的豪情壯志與家國情懷。讀罷,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大順城

從華池縣城(古柔遠寨)出發,沿著柔東公路向東行進,翻越老爺嶺,進入山莊地界,隔山望去,一座古城池遺址清晰可見。這便是赫赫有名的大順城。

行走慶陽:華池北宋大順城,范仲淹在此寫下漁家傲·秋思,有遺址

行走慶陽:華池北宋大順城,范仲淹在此寫下漁家傲·秋思,有遺址

北宋時期,華池地處於西夏邊緣地帶,這裡常年戰事不斷,西夏不斷南下侵擾北宋,兩地人民,苦戰事久矣。慶曆元年(1041年),五月,范仲淹改知慶州(今甘肅慶陽),兼環慶路都部署司事。范仲淹到達西北前線後,通過實地調查,依據國力和兵力現狀,很快提出了“積極防禦”的方針:反對深入西夏境內發動大規模的攻擊戰,主張訓練邊塞軍隊,鞏固邊防,打一場持久的防禦戰。修城築寨即是踐行積極防禦戰略的措施之一。而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大順城。

史料記載,大順城旁有水寨。據文史專家考證,今古城隔河對面山名廟窪山,有長400米的固山體滑坡,斷層距離山頂70多米,塌方鄰河岸處有一道長260米的人工修築的牆體,頂寬2米,殘高6米。牆基距離滑坡斷面形成外高內底平坦臺階,寬處150米,窄處60米,地面有大量宋代殘瓦。牆體南面延伸至河邊,與古城南面廟溝南側延伸至河邊山體隔河相望,為一處利用山體滑坡修築的土壩遺蹟,蓄水可長達數里,最寬處可達200多米,北連鐵匠溝,南接廟溝,使古城北、東、南三面處於水面包圍之中,易守難攻。大順城全城地跨兩山,周長3500餘米,城牆殘高4-5米,中間被一條小溝分為南、北2城。北城依山勢而建,很不規則,佔地約20萬平方米。南城呈長方形,又分為內、外城,佔地30萬平方米。

行走慶陽:華池北宋大順城,范仲淹在此寫下漁家傲·秋思,有遺址

行走慶陽:華池北宋大順城,范仲淹在此寫下漁家傲·秋思,有遺址

行走慶陽:華池北宋大順城,范仲淹在此寫下漁家傲·秋思,有遺址

北宋仁宗時期著名文臣曾公亮編撰的大型官方兵書《武經總要》對大順城記述較為詳細:“大順城,新城,北據兩川之口,東自烏川路至故鳳川城,西自後橋堡川路至十二盤堡,北自椵木嶺,與夏國以古道分界。東至花(華)池縣界,西至柔遠寨界。其椵木嶺即突厥川也,東至烏川,西至十二盤堡,南至州,北至蕃界十五里”。“北自椵木嶺,與夏國以古道分界”,古道即為秦直道,大順城出城西門2公里即為古秦直道。南從今合水縣入華池縣境後沿子午嶺主峰北上經老爺嶺、紫坊畔等地直至今喬川北部出境。大順城(馬鋪寨)在未建城前尚屬西夏之地,范仲淹派兵“先據其地”,建城後,邊界推移“北至蕃界十五里”。

大順城(馬鋪寨)因地理之便有報警通訊的作用,范仲淹在此修建城堡,徹底掐斷了西夏南下關中的交通線。大順城自建成,在北宋至大金國近二百年的對夏鬥爭中,曾發揮過重要作用。

關於修築大順城的經過

范仲淹於慶曆元年(1041年)五月知慶州兼環慶路都部署司事。上任後,經過對當時宋、夏軍事形勢的深入調查分析,提出了大興城寨,積極防禦的對夏策略,並於第二年三月初向朝廷奏請修建大順城,得到批准後,當月就率軍在馬鋪寨突擊10天完成築成任務。

《續資治通鑑》較詳細記載了築成經過:“慶之西北馬鋪寨,當後橋川口,深在賊腹中,范仲淹欲城之,度賊必爭,密遣子純佑與蕃將趙明先據其地,引兵隨其後。諸將初不知所向,行至柔遠,始號令之,版築皆具,旬日城成,是歲三月也,尋賜名大順”。

1042年三月的一天,范仲淹秘密派遣其子範純祐和蕃將趙明,率軍佔領馬鋪寨,運去了築城工具和材料,自己則親住柔遠寨策應。而西夏人也認識到馬鋪寨的重要性,派人日夜防範。兩軍對敵,在西夏的眼皮子底下修築城堡,其難度超乎今人的想象。

范仲淹為此做了精心的準備,他先派一支先遣隊悄悄抵達山頂,然後親率將士抵達,按照軍城的規範要求,指揮數千將士填溝削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利用短短10天時間,一座周長3500米,高5至6米,頂寬1.5至2米,用黃土夯築的土城拔地而起。全城以中間一道山渠分為南北二城。南城呈長方形,中間一道城牆將其又分為東西兩城,共有東、西、南、中四道門,中間城門有吊橋相通;東城建有軍營、倉房、草料場;西城南郊甕城和廨署,其餘分擘為街巷。北城依山而建,為不規則形,只有女牆,為南城防禦性外城。同時又在城下川道,利用對面山體自然滑坡,築起一道土壩,設置水寨,使全城東南北三面環水,控扼要塞,有“百萬雄師,莫可以前”之勢。

行走慶陽:華池北宋大順城,范仲淹在此寫下漁家傲·秋思,有遺址

城池築成之後,與白豹、金湯等城堡遙相呼應,對西夏產生了一定的制約作用。西夏發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出現了一座宋城,非常驚慌,元昊親率三萬騎兵來奪城。范仲淹沉著指揮,與敵軍拼殺,西夏軍無法突破宋軍防線。正在血戰中,西夏軍隊突然撤退,偽裝逃跑。范仲淹對這些伎倆早有防備,告誡將士“戰而賊走,追勿過河”。夏軍之計被識破以後,就倉皇撤退了。

西夏士卒中開始流傳,“小范老子胸中有數萬甲兵,不比大範老子可欺也!”宋夏戰事從此進入對峙狀態。消息傳到東京,宋仁宗看了城堡的圖紙後大為驚歎,賜名大順。之後,范仲淹又招募當地百姓輪流守衛大順城,平日,在家耕種土地,農閒訓練;戰時,官家提供兵甲器具,參與作戰,大順城因此成為阻擊西夏南下交通要衝上一個可攻可守的堅強堡壘。

大順城與二將城

華池山莊鄉雷圪嶗村芋臺村小組境內有一處古城,今稱二將城。此城地跨兩山,由兩座土城組成。城周3500餘米,殘高4至5米。北城依地形而建,很不規則,佔地300多畝,南城為長方形,佔地450多畝。經現代一些專家學者多次考證,確認為北宋時期的古城遺址。二將城名稱的來歷,現代多數資料的說法是為紀念北宋抗擊西夏功績卓著的兩位名將范仲淹、韓琦而得名。

行走慶陽:華池北宋大順城,范仲淹在此寫下漁家傲·秋思,有遺址

二將城遺址

那麼二將城究竟是不是北宋時期范仲淹所築的大順城?

1、二將城的來歷與史實不符合

《華池縣誌》記載:“第二將城,又名第二將營,宋范仲淹築”。新編《慶陽地區志.文物志》記為:“二將城,北宋范仲淹、韓琦築”。這兩處記載均與史實不符。

據《續資治通鑑》、《長編》等史料,二將城為范仲淹所築符合事實,但並非與韓琦共同築造,北宋時也不叫二將城。范仲淹、韓琦在宋仁宗慶曆初同任陝西安撫副使,範兼任環慶路經略使、知慶州。範在慶州任職一年半多,在華池境內修築城寨,史籍有明確記載的只有大順城、鳳川寨。韓琦兼任秦鳳路經略使、知秦州(今天水),足跡可能從未到過華池,故不存在範、韓在二將城築成的事實。

2、二將城與大順城均為水寨

華池縣委黨校退休職工魏玉寶說:“二十世紀60年代,二將城一帶到處都是水。從山莊到縣城,冬天可以從冰面上過,春夏秋三季都要從山上繞過去,後來氣候乾旱了,這裡才變成了農田。”

《宋史.高敏傳》:“羌圍大順城......,總管楊遂駐兵大義,以敏為先鋒將。夏人攻奪大順水寨,敏出通路,自寅及午,且戰且前,多所斬獲”。這些記載說明,大順城旁築有水寨。

二將城正好位居二將川與鐵匠溝交匯處的西山,其北城城牆從溝底坡下直築山頂。今古城隔河對面東山名廟窪山,有長400多米的古山體滑坡,斷層距山頂70多米,塌方臨河岸處有一道長260多米人工修築的牆體,頂寬2米,殘高6米,牆基距滑坡斷面形成外高內地平坦臺階,寬處150米,窄處60多米,地面有大量宋代殘瓦。牆體南面延至河邊,與古城南面廟溝南側延伸至河邊山體隔河相望,寬不足50米。從現場考察分析,為當時利用山體滑坡修築的土壩遺蹟。從這裡攔蓄,蓄水面可長達數里,最寬處有200多米,北連鐵匠溝,南接廟溝,使二將城北、東、南三面處於水面包圍之中,易守難攻,將其推為一處水寨遺址是可信的。

3、二將城符合大順城駐紮兵馬多的條件

大順城由於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從建成至北宋末,一直駐紮著大量正規軍和地方部隊放手。大順城在不同時期駐守的兵馬都在五千至一萬人左右。這樣多的人馬,既要有寬闊的駐紮之地,又要有足夠的糧草和方便的運輸條件,更需要充足的水源保證。二將城北、南兩城佔地750多畝,面積寬廣。南城被從中一分為二,分析當時正規軍與地方蕃兵分屯之需所築。城西有一條古道與秦直道相接,沿秦直道西至柔遠寨,南經城壕川至慶州,東沿二將川至華池縣城(今東華池)或鳳川寨都距離不遠,交通方便,利於糧草運輸。城臨二將川河,水源豐富,這些都具備屯駐大隊兵馬的條件。

4、出土文物有力佐證了二將城就是大順城

1991年華池縣文化館幹部黃克義曾在二將城南城拾得一件上有“大順城官”四字的殘板瓦。從1991年以來,從二將城挖掘,拾到上面有“大順城官”“大順城”等字樣的殘瓦已有10多塊,且字體、形制不一。今天居住在城東山腳下的農民魏志輝,承包者南城內已被開墾的耕地,在長期耕作中,也挖出過不少有價值的文物。據魏志輝講,他曾多次在城內撿拾到上面有“大順城”字樣的條磚和殘瓦,可惜全被遺棄。二將城出土的文物有力地證明了二將城就是北宋大順城的所在地。

大順城的歷史意義

范仲淹奉調西北前線,擔任邊防主帥。針對西北地區地廣人稀、山谷交錯、地勢險要的特點,提出“積極防禦”的守邊方略,構築城寨、修葺城池、建烽火墩,形成以大順城 為中心、堡寨呼應的堅固戰略體系。對沿邊少數民族,誠心團結,慷慨優惠,嚴立賞罰公約,使其安心歸宋。 同時,范仲淹精選將帥、大力提拔軍隊將領,使西北軍中湧現出狄青、種世衡等名將,又訓練出一批強悍敢戰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這支軍隊仍是宋朝的一支勁旅。

范仲淹利用築城修寨進行積極防禦的思想,使西北軍事防務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邊境局勢大為改觀。慶曆四年(1044年),北宋與西夏最終締署合約,西北邊疆得以重現和平。

如今走在大順城的遺蹟中,伴隨著瑟瑟秋風,看著斷壁殘垣,內心不禁感慨萬千。遙想范仲淹當年在此城中,面對塞下異於南國的秋景,懷著心繫家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抱負,慷慨激昂,五味雜陳地寫下: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那個夜晚,那樣的心情,究竟是何等的情境,何等的驚濤駭浪,壯闊波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