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上得了朝堂,下得了地方,文能詩詞,武能戍邊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岳陽樓記》范仲淹

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道出北宋仁宗朝一個大寫的人,他可以說是仁宗之所以仁的一個標準範例,此為范仲淹。

對於范仲淹,似乎更熟悉的是他的詩詞,九年義務教育加上高中教育讓人更覺得這哥們是個文科生,可再深入去看,會發現文科生的軍事才能也許是仁宗朝的常態。范仲淹,一個總能在老闆仁宗需要他的時候展現各種技能的人。


范仲淹:上得了朝堂,下得了地方,文能詩詞,武能戍邊


◎考試名次有時代表不了什麼

在北宋作為一個文科生要想報效國家,那只有參加全國統一考試——科舉。范仲淹就是那萬千文科生中一員,而范仲淹生活的年代正好是宋代科舉擴招的時間。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以一個不太好的名次中了進士,在古代,特別是宋代,進了進士科,就等於進了朝廷宰相的人才庫。這裡插一句,這一年狀元叫蔡齊,還有另一個文科生柳永第二次落榜。

雖然范仲淹這次中了進士,但其答題卡上寫的名字並不是范仲淹,而是叫朱說,這與他母親改嫁有關。

范仲淹中了進士,按照規矩可以直接當官,屬於入編了,這也是范仲淹的第一份工作。工作了,吃皇糧,有工資,范仲淹首先把母親接過來,單親家的孩子在北宋考上進士實屬不易。

據官方史料和其同事記載,范仲淹是後來才將"朱說"名字棄之不用,恢復老范家時的名諱,也就是姓範,名仲淹。

畢竟是窮苦出身,所以一心為民,兢兢業業是范仲淹做官的態度,此態度和良好的政績讓其同事和上司都欣賞他,讚賞他的同事和上司不願好人才埋沒,故將他舉薦給大老闆宋仁宗。宋仁宗看到呈上的業績報表,直接將范仲淹從地方調到中央。

范仲淹的性格,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眼裡不能揉沙子,關鍵他還是個儒學堅守者,所以君臣的界限以及規定他看的很重。

看兩宋歷史,知曉後宮多參政,而仁宗朝也不例外。仁宗朝的太后是真宗皇后劉娥,一個在歷史上與呂后和武則天並駕齊驅的女人,所以直到其去世,仁宗才開始親征。

范仲淹一開始調到京師時,朝廷大權被劉娥控制,作為一個飽讀詩書的護道者,他看不過去。既然看不過去,就必須要行動,於是范仲淹寫摺子勸劉娥退休。


范仲淹:上得了朝堂,下得了地方,文能詩詞,武能戍邊


◎貶官,需要時再來

范仲淹這麼一寫,仁宗和劉娥是沒有太大反應,但有人卻被他嚇尿了,這就是當初舉薦他的晏殊。

晏殊找到范仲淹說道:"老範你自己作死不要緊,但別連累別人好嗎?"

范仲淹直接回道:

"某又聞:事君有犯無隱,有諫無訕,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為之。"

范仲淹的意思很明瞭,那就是怕死不做官。只不過不久范仲淹準備離開京師,此時仁宗依舊無法親政,再留在京師,局面一時改變不了。

於是范仲淹下地方做通判去了,通判在宋朝是地方的行政副手,但卻是掌握實權的副手,所以通判對於范仲淹來說是一個可以間接實現政治抱負的崗位。事實證明,老範同志在崗位上幹得非常出色。

所謂實踐出真知,范仲淹在一線能查政策得失,還不忘經常給老闆仁宗寫建議。只是可惜太后劉娥還在,所以仁宗只能給些精神鼓勵。

公元一零三三年,阻礙仁宗親征的劉娥去世了,屬於仁宗趙禎的自由期來臨,同時他沒有忘記那個在下面的范仲淹。

《宋史》用一句話說明宋仁宗對於范仲淹的"思念":太后崩,召為右司諫。

雖然范仲淹對於劉娥參政看不慣,但在其去世後,范仲淹還是建議仁宗"掩其小故,以全後德"。

范仲淹的建議說到宋仁宗的心坎裡去了,在這裡也能看到老範的人品,無論是智商還是情商都在線。

雖然說范仲淹情商和智商都不缺,但碰到原則性問題,老範的脾氣是剛烈的。這不範同志在中央沒待多久,就因為廢后問題與宰相呂簡夷槓了起來。

宰相呂簡夷也是仁宗之所以仁的經典範例,而且呂簡夷的資歷高,對仁宗初期的幫助大,所以范仲淹結果不出意外又遭貶。


范仲淹:上得了朝堂,下得了地方,文能詩詞,武能戍邊


◎朝堂吵架不如邊關禦敵

不是那麼一段話嗎,"你以為躲起來就找不到你了嗎?沒有用的,你是那樣拉風的男人,不管在什麼地方就好像漆黑中的螢火蟲一樣,那道樣的鮮明,那樣的出眾,你那憂鬱的眼神,唏噓的鬍碴子"。

老範同志就是這樣的人,雖然遭貶,但金子放在哪裡都會發光,他幹工作真是一把好手,業務能力太突出。

這樣的員工怎能讓老闆不開心呢,業績突出的范仲淹再次被調到京師。多次被貶被沒有讓范仲淹改變初心和性格,於是他與宰相呂簡夷又一次槓了起來,這次整的動靜很大。

此次仁宗採取的方法是各打五十大板,范仲淹被貶,呂簡夷被罷免。朝廷內部矛盾重重,此時仁宗需要轉移一下眾臣的視線,恰巧西夏李元昊稱帝。

在仁宗朝前期,宋與西夏主要是靠西夏不稱帝作為維護表面關係的條件,但李元昊稱帝,明顯打破了這種平衡,不但如此,李元昊還要宋仁宗承認他皇帝的稱號。

宋仁宗不願意承認李元昊,所以戰爭在所難免,宋與西夏關係緊張,戰事一觸即發。

詔削奪官爵、互市,揭榜於邊,募人能擒元昊若斬首獻者,即為定難軍節度使。

以上這句記載是宋仁宗對於李元昊稱帝的態度,在此緊張時間,范仲淹又一次被調用了。仁宗直接讓范仲淹去邊關,作為一個文科生,仁宗讓其去邊關,想必早就知道範仲淹隱藏的軍事才能,畢竟宋仁宗可不是昏君。

仁宗也把范仲淹的老對手呂簡夷恢復職位了,想著他們一內一外解決難題。

此為宋夏第一次戰爭,而這次戰爭雙方大規模對拼三次,雖然結果都是西夏勝,可雙方都損失慘重。

雖然三戰宋朝方面都失敗了,但范仲淹在這次對戰中表現的可圈可點,充分開發了除詩詞之外的第二項技能。

戰事結束後,范仲淹也因為表現被升為副宰相,也算是進入權力核心了。


范仲淹:上得了朝堂,下得了地方,文能詩詞,武能戍邊


◎改革動了誰的奶酪

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宋朝有"冗積"的毛病,問題貫穿兩宋,統治者與一些開明官員都為此採取過措施,當然這其中就包括范仲淹。

迴歸京師的范仲淹沒有閒著,深的仁宗信任的他又晉升為宰相,開始著手他的改革,但這場開始由仁宗支持的改革只堅持了一年左右,最終走向失敗。

敗因一:相權與君權矛盾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史在政治體系中存在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那就是相權和君權的矛盾,直到明朝廢除丞相制度。

范仲淹從西北迴到京師,迅速成為宰相,而他在改革中又要求誇大相權。

凡官吏黜陟、刑法重輕、事有利害者,並從輔臣予奪。

改革要想深入,必須要相應的權力,而這些權力都需要從君權中分離出來。

敗因二:第二層身份武將

在西北戰事中,范仲淹表現出較為出色的軍事才能。若放在別的朝代可能這是很大的優點,可老範是在宋朝。

宋朝皇帝對於武將的防範意識是最強的,只因為他們祖宗起家有點不光彩,而范仲淹做過武將,這一點無時無刻不挑逗著仁宗和政敵的神經。

敗因三:觸及根本利益

在范仲淹的改革中有一項"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這項改革措施斷了許多人的做官的道路。

在宋朝除了參加科舉外,還有不少路子可以當官,有一條重要的路就是靠家裡,這當然屬於貴族。

一場改革觸及了各方面的利益,那麼失敗是必然的。

失敗了,范仲淹很自覺地離開京師。一直到去世,范仲淹再也沒有回到京師,最後病死在任途上。

對於范仲淹,宋仁宗是認可的,在其去世後,仁宗給予其諡號"文正",這也是古代文官死後的最高榮譽。

從考中進士到最後病死任上,多次被貶,但一次次都堅持最初的理想。從范仲淹的升遷與被貶,也能窺測出宋仁宗的執政變化,最關鍵能看出在號稱北宋最輝煌的時代中有其衰敗的影子,而范仲淹為後來人做了一次實驗,結果是失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