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又叫李中堂,中堂清朝时是什么官职?

徐彬凯


"李中堂正要尝尝这津门名品,手指尖将碰碗边,目光一落碗中,眉头忽地一皱,面上顿起阴云,猛然甩手"啪"地将一碗茶汤打落在地,碎瓷乱飞,茶汤泼了一地,还冒着热气儿。在场众官员吓懵了,杨七和杨巴慌忙跪下,谁也不知中堂大人为嘛犯怒?"

这一段呢,是节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的一段,相信不少人在中学课本上也都学过,这中堂大人指的自然是李鸿章了。那么就有人问了,大家也都知道,这曾国藩被称为"曾文正"是因为他的谥号为"文正",那李鸿章被称为"李中堂",这"中堂"二字又是有何说法,到底是指官职呢还是其他?

原来"中堂"这个称呼最早是出现在唐朝,当时唐随隋制,沿用了三省六部制,这"三省"呢,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而管理这三个部门的人就被人们称之为丞相。

丞相们需要经常在一起商议朝政,他们平时商议的地方被人们称之为政事堂。起初,中书省与门下省职权相对较大,相当于最高决策机构,尚书省相当于最高执行机构。而门下省虽是与中书省共商国议,但还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这个封驳之权甚至可以驳回皇帝朱批过的策令,这样一来就导致了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所以这一问题需要解决。

由于政事堂刚开始是设在门下省的,所以到了公元683年的时候,武则天下令要搬政事堂,其实也是为了解决行政效率低下这一问题,所以政事堂又从门下省转移到了中书省。正是因为这些丞相们终日都需要在这儿处理政务,所以后来人们就把这儿叫做中堂。

这就是中堂最初的由来。

而宋朝是以枢密院与中书门下来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并称二府,中书门下为政府、枢密院为枢府,这个设置就是宋朝分化宰相行政权力与军事权力的手段。宋初,中书和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宰相因不带枢密衔而不得预军事。

直到庆历年间,宋与西夏用兵不断,宋廷以宰相兼枢密使才涉军权。宋朝与唐朝类似,在中书省设都堂,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等参会议事,他们也被称作中堂。

到了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因为害怕丞相的权力过大,所以便将中书省和丞相制度全废除了,并且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接下来的事相信大家也能想到,把三个部门的事都揽到自己身上,给谁能受的了?

所以咱明太祖自己都受不了,于是大学士和内阁制度就出来了。

这些机构主要是为了皇帝咨询政务的,这些机构里的人并没有真正的实权,任何事情还是由皇帝做决策的,削弱相权提高君权。到了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开始逐渐提高,人们对他们很是尊敬,这时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就相当于宰相的位置了,并且他们工作的地点在内阁,而且所做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为皇帝提供建议了,而是能够做出一些决策。

而当时大家在坐位时,左右大学士分别坐在左右两边,殿阁大学士则做在正中间,所以这个时期的中堂,实际上就是指的内阁大学士中的殿阁大学士们。而且清代诗人王渔洋在《池北偶谈》一书中也记载过:

"明洪武十五年设内阁大学士,翰院中设阁老座於上,而掌院学士反居其旁。诸学士称阁老曰中堂,以此。"

而到了清朝,清承明制,但却又不是照搬,因为清朝是满人当家,但汉人的势力又不能忽视,所以公元1644年时,多尔衮让原本的内阁还有六部等官员与满官一起处理政务,这就形成了清朝的内阁制。

这时候他们的地位还很低下,直到雍正八年,他们的地位才得到真正的认证,是正一品的官级,所以大学士就相当于朝廷中品级的最高的文官,类似古代的丞相。这"名"是有了,可是"权"还是没有,为啥?那当然是雍正帝设立了军机处啊!

所以清朝真正行使宰相权力的,是军机大臣。但是,军机大臣们商议朝政,并不能坐在中间主持政务,只能坐在旁边听皇帝下命令,那"中堂"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称呼自然也就不能用来指军机大臣了。

那这些大学士们就想啊,就个虚名,这荣誉称号谁稀罕,又不能当饭吃,久而久之,罢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朝廷一看,这还了得?所以清朝政府为了满足这些大学士对权力的要求,往往让他们管个部。到了这个时候,大学士又有了一席之地。

他们再次掌管六部,并且六部尚书也是他们的下属,这些尚书们由满汉两个人掌管。在办公的时候,他们分别坐在大堂的两边,而如果他们其中一个人是大学士的话,那么他就会坐在正中间,因此"中堂"就变成了做中间那个人的尊称。

其实除了内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也有中堂这个称呼。

所以严格来说,中堂其实只是一个虚名罢了,只是对大学士们的尊重,并不代表着他们手中有多大的权力,中堂并不是什么官职。

而军机处就不一样了,军机处会有3至6名官员,而这个地方是朝廷政权的中枢机构,皇帝若是想要发布什么诏令的话,诏令是出自这里的。但是诏书则是内阁发的,由此可见,内阁其实就相当于名义上的宰相机构。

再回到咱们"李中堂"身上,李鸿章之所以能够被人们称之为李中堂,是因为此人曾经是武英殿大学士,之后又成为了文华殿的大学士,这在当时可是非常尊贵的品级,而且李鸿章在清末一直是以疆臣的身份担任实职,也做过疆臣之首直隶总督,又时逢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李鸿章兴洋务、创立北洋水师,兼着北洋通商大臣的身份,所以即使他从未入列过军机大臣,但凭其享有的大学士称号和其实际上的权力,这一声"李中堂"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历来现实


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你要理解两个概念,即:什么叫宰相,什么叫中堂。

我们先来看什么叫“宰相”。

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中叙述为:“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本为掌握政权的大官的泛称,后来用以指历代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如秦汉之丞相、相国、三公, 唐宋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 明清之大学士等。到了辽代,正式出现了“宰相”这官职,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把“宰相”作为正式官名,来命名宰相权力的一次官位设定。

故: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家往往把丞相和宰相相混淆,这是个误区!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

我们再来看什么叫“中堂”。

中堂之说起于北宋,一说起于唐。唐、宋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为宰相处理政务之处,中堂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称宰相亦为中堂。

李鸿章被称为东方俾斯曼,是晚清中兴重臣,他是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内阁首辅。他算是真宰相吗?在清代,内阁大学士是没有实权的,这个大学是的职位不过是个虚职罢了。李鸿章的一生从未进过军机处,主要的经历是做地方官。

  尽管举办洋务、处理外交、办北洋水师等,显得李鸿章权力很大。实际上,他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个高级的地方官吏,而不是中央的高层。唐代的内阁大学士,也就是中堂们好歹还享有宰相之名,但是明清的大学士,尤其是清代的大学士连宰相之名都没有。

综上所述:广义上来说,“宰相”和“中堂”名义上较为一致,但因历史朝代的不同,所行使的职能也不尽相同。


用户6120100881


看过清朝影视剧的人大都对“中堂”这个称谓很熟悉,和珅、刘墉、李鸿章等都被叫做“中堂”,可见中堂并不是平庸之辈可以当得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内阁大学士,在清朝时期为正一品官员,所以被称为中堂。

中堂这个称谓最早在唐朝开始出现,唐朝时继续使用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并且设立多宰相制度,尚书省、门下省以及中书省这三个部门的最高首领就被称为宰相,宰相们商议朝政的时候都在政事堂,一开始政事堂设立在门下省,公元683年移到中书省,后来就因为在中书省办理朝政而取名为中堂。

然而到明朝时,明太祖为了扩大君主的权利将中书省以及宰相制度废除,由帝王直接管理六部。公元1382设置大学士,内阁制度最终形成于公元1402年,成为皇帝咨询政务的机构,一开始内阁大学士的权利并不大,只是作为政权顾问,终极决策权还是在皇上的手中。

到明仁宗、明宣宗的时候,内阁大学士地位逐渐受尊崇,实际上掌握着宰相之位,由此内阁成为明朝的政务中枢。大学士的办公地点就在内阁,掌握着决策的权利,中书分别位于东西两侧,而大学士在中间,所以这时期就称大学士为“中堂”。清代笔记小说中就有关于中堂的记载,“翰林院中掌院学士居于两旁,内阁大学士坐于中堂,因此称阁老为中堂”。

内阁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公元1644年,也就是顺治元年,多尔衮下令:明朝原来的内阁、六部等官员和满官一起共事。这就形成了清朝的内阁制,满汉大学士一起办事,不过一直到雍正八年才将满汉大学士的官级定为正一品,成为了朝廷中品级最高的文官,相当于宰相。

清朝的六部也由大学士兼管,六部尚书同样也是满汉两个人掌管,办公的时候就坐在大堂的两边,如果其中有一个大臣是大学士的话就会坐在中间,“中堂”之称也就由此而来,除了内阁大学士之外,协办大学士也使用这一个称呼,中堂逐渐成为对大学士的一种尊称。

不过中堂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虚名,以表示对官员的尊重,并不代表着拥有实际的权利。清康熙年间,具有决策权的是南书房,派几名大臣在南书房值守,参与政务商议,只不过它不算是正式机构。


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大约有三到六名官员,成为朝廷政权中枢,基本上皇帝颁发的诏令都出自这里,但是正式的诏书还是从内阁发出来,于是内阁还是名义上的宰相机构。

正如前面所说的李鸿章被大家叫做中堂,是因为他曾经是武英殿大学士,后来又升为文华殿大学士,这在当时是特别尊贵的品级,所以被称为“中堂”也就无可厚非。另外他也实际掌管清朝经济、政治、军事大权几十年,身居百官之上,出访的时候总是享受宰相的礼遇。


篱上青说历史


“中堂”一词的起源确实指的宰相,但到了李鸿章,说“中堂”指的宰相又不确切。

唐宋时,将政事堂放在中书省中,宰相处理政务,便在政事堂里,所以慢慢的人们把在中书省办公的宰相又称作“中堂”。

这是“中堂”的由来。

元朝也沿用了这一称谓,称宰相为中堂。

但到了明朝,则开始出现了变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了自秦以来的丞相制度,可以说,在朱洪武之后,再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宰相。

但,有一个发挥着更大作用,权力甚至超过宰相的机构诞生了,那就是内阁。



从此,“中堂”一词便指的入阁的大学士们。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一·中堂》说

“明洪武十五年设内阁大学士,上命皆於翰林院上任。十八年,又命殿阁大学士,左右春坊大学士俱为翰林院官,故院中设阁老座於上,而掌院学士反居其旁。诸学士称阁老曰中堂,以此。”

所以说,明朝大学士们虽然实际掌握着宰相的权力,却不是宰相,其办公地点在内阁,中书省居东西两房,而大学士们居中,所以阁老们被人们习惯的称为“中堂”。

到了清朝,军机处的组建,内阁形同虚设,大学士们也变成了虚职,为了满足大学士们的权力诉求,内阁成员要分管一个部。

清朝的部级京官往往都是一满一汉,平时办公分坐东西两侧,中间留空。



但若是管部的大学士来了,则居中而坐,所以依然被称作“中堂”。

清朝对大学士的称呼“中堂”也只是一种尊称,实际权力核心却在军机处。

然而事有例外,我们的李鸿章李中堂,便是一天军机大臣没做过,却权倾朝野的大学士。

李鸿章因是文华殿大学士而被世人称作“李中堂”,但其权势却是权倾朝野,不是军机,却强过军机,不是宰相,却大过宰相!



身为北洋大臣的他,虽然在世之时没有向满清发难,但后来的北洋政府的军阀大佬们,却是李中堂的徒子徒孙,他们成了埋葬满清的实际力量。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精彩历史故事。


明离子


“中堂”这个称呼,大家听得最多的,应该就是电视剧中常出现的“和中堂”,也就是纪晓岚对和珅的称呼,给人感觉好像是个很大的官职。但其实呢,在清朝的时候,中堂并不是个官职,它只是对人的一种尊称。

中堂这个称呼,最早是出现在唐朝,当时唐朝的官制,是延续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其中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这三个部门的最高领导,一般都被称为宰相。最开始,宰相们商议朝政都选择在门下省里的议政堂,后来到武则天时期,她下令将议政堂搬到中书省里。从此,宰相们就都在中书省的议政堂内办公,由此就诞生“中堂”这个称呼,用来代指宰相。

等到明朝朱元璋时期,延续几千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内阁大学士,也就是所谓的内阁制。据史书上记载,朱元璋所设置内阁大学士,分为“殿隔大学士”和“左右大学士”两种,左右大学士多为中书省的官员,也被称为翰林院士;殿隔大学士则被称作为“阁老”,相当于首辅大臣。



当时,内阁大学士们的办公地点都在内阁,而大家在坐位时,左右大学士分别坐在左右两边,阁老们则做在正中间,所以这个时期的中堂,实际上就是指的内阁大学士中的阁老们。他们虽然不是宰相,但熟知明史的人都知道,他们所履行的职者,其实就相当于是宰相,不过在明朝时,阁老这种称呼,要比中堂用得多多。

等到了清朝时,虽然保留了内阁大学士这个头衔,但与明朝不同的是,明朝的内阁大学士,行使的是宰相的权力,而清朝的大学士,自此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就变得有名无实,只是一个单纯的荣誉象征。

清朝真正行使宰相权力的,是军机大臣。但是,军机大臣们商议朝政,并不能坐在中间主持政务,只能坐在旁边听皇帝下命令,所以中堂也就不能用来指军机大臣。



在这种背景下,在清朝时,大家口中所说的中堂,就还是用来寓指内阁大学士。

在当时,内阁大学士虽然不能行使宰相的权力,但却可以分管六部中的一个部,在清朝时的六部,通常是满汉两个尚书,分别坐在大堂的两边,但如果其中有一个尚书是内阁大学士的话,就会坐在中间,这也是清朝“中堂”所指的意思。

当然,除内阁大学士外,协办大学士也使用这一个称呼,所以中堂逐渐就成为对大学士的一种尊称。

再回到李鸿章身上,他虽然不是军机大臣,但却是文华殿大学士,这是大学士中特别尊贵的品级,另外他在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先后掌管过清朝的经济、政治、军事大权,身居百官之上,出访国外也都是享受总理级别的礼遇,所以他被称为“中堂”,不仅是尊敬,也算是名至实归。


我是赵帅锅


在历史正剧《走向共和》里,别人都称呼晚清中兴第一臣李鸿章为“中堂大人”,那么这里的中堂是什么意思呢?




中堂这个名称,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朝的中央权利中枢是由三省六部组成,而中书省又居首,这是秉承皇帝意旨,掌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权利机构。唐宋时期,宰相将政事堂置于中书省内,故中堂也特指宰相,中堂是以宰相在中书省办公而得名。中书省自明初因废除丞相之职而撤销,明朝改为内阁制,内阁首辅成为明朝事实上的宰相。




而让人们牢记这个词的,正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鸿章(其他三人为曾国藩、张之洞和左宗棠)。李鸿章创立淮军参与剿灭太平天国,在地方上历练很久,先后出任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直录总督等地方一品大员。李鸿章虽然是汉人,但极受慈禧太后的信任和器重,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朝廷下诏各地封疆大吏北上勤皇灭洋,李鸿章由两广总督被擢升为直录总督兼北洋大臣,慈禧太后口谕“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这是汉族官员在整个清朝担任的最高的官职。




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的李鸿章李中堂

清朝没有设置中书省,也就不存在丞相,但李鸿章虽无丞相之名,但毕竟长期身居高位,官阶一品,已然和丞相无二,所以当时的人出于对他的敬重,一般都称呼他为“中堂大人”或者“李中堂”。同时,李鸿章还曾任东宫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的统称)、文华殿大学士,清代文华殿大学士的权限比明朝要大很多,为辅助皇帝管理政务,统辖百官的第一要职,从这一点来看,李鸿章确实可以谓之宰相,叫他“中堂大人”没毛病。




晚年出洋考察的李鸿章

明朝实行的是内阁制,虽然洪武年间废除了丞相制,中书省也一并被撤销,但也以内阁制来替代,内阁首辅还兼任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既称“阁老”也称“中堂”,李鸿章是清朝的文华殿大学士,总理大臣,虽非丞相却大有丞相之权,称他为中堂是正确的。这一点,我们从清初大文豪王士稹所著《池北偶谈·谈故一·中堂》中就能得到解答:

“明洪武十五年设内阁大学士,上命皆於翰林院上任。十八年,又命殿阁大学士,左右春坊大学士俱为翰林院官,故院中设阁老座於上,而掌院学士反居其旁。诸学士称阁老曰中堂,以此。”

中堂这个称呼自唐朝起,但真正让我们熟悉的,也就只有李鸿章,李鸿章去世后,这个称呼也消失了。正所谓“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


大国布衣


中堂不是官职,而是清朝人对宰辅级别官员的一种尊称。这就跟我们现在用“一把手”称呼单位的一号领导是一个意思。这里的“一把手”并不是官职,只是大家对最高领导的称呼而已。

有清一朝,能被称为中堂的人只有三类:殿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



那么,清朝的殿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为什么会被官员尊称为中堂呢?根据清末史料《春明梦录》记载,具体原因大致是这样的。(作者为光绪进士,长期在清末吏部任主事)

“大学士名居揆席,非兼充军机大臣,几与闲曹无异。然位分不可亵,故大学士多有管部者。京官皆一满一汉,分东西坐,非如外官之坐,必中于堂也。唯管部,则于部中添一正座,两旁以满汉尚书陪之,满汉四侍郎则在下面分两旁坐。故大学士俗呼为中堂。”

明初,朱元璋废丞相,设内阁大学士辅佐皇帝处理政务,起初只是顾问性质的官职。但后来继位的皇帝越来越懒,内阁大学士的作用越来越大,由顾问转变为实权宰辅,变成了事实上的宰相。

清朝入关后,因为政治制度继承于明朝,所以清朝也保留了内阁和大学士制度。

但是,由于明朝内阁的权力太大,殿阁大学士对皇权也形成了掣肘。因此,雍正皇帝在内阁之外,又会设立新的顾问机构,协助自己架空内阁。这个新的顾问机构,就是雍正七年设立的军机处。



关于军机处的设立,《清史稿》中曾经有明确的评价:

“明内阁主旨拟,承旨撰敕,其在唐、宋,特知制诰之职。以王命所出入,密勿献替,遂号为宰相。军机处制与相类。世谓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军机处设立后,军机大臣因为能处理军国大事,等于变成了事实上的宰相。之前的殿阁大学士依然还存在,地位也仍然很高。如果殿阁大学士能兼任军机大臣,那就是既有名又有实的真宰相,比如乾隆时期的傅恒与和珅。但如果殿阁大学士不能兼任军机大臣,那就是有名无实,没有实权,不能处理军国要务的虚衔。

也就是说,在清朝设立军机处后。

殿阁大学士=荣誉宰相,有名无实;

协办大学士=荣誉副宰相,有名无实;

军机大臣=实权宰相,有实无名;

大学士+军机大臣=名副其实的宰相,既有名又有实。

▼图片:和珅和傅恒的履历,只要担任用红字标出的任一官职,就是清朝的“中堂”。



但前面也说过了,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内阁和殿阁大学士依然保留,依然还是地位崇高的朝廷重臣。雍正架空内阁,使殿阁大学士权力被削,整天无事可干,可以明目张胆的不去内阁上班,而工资照拿不误。

后来朝廷觉得这样不行,简直太浪费人才和财力了。于是,从乾隆开始,便让殿阁大学士兼任六种之中某一部的尚书职位。这样一来,大学士就没有理由再常年不上班,大学士也有个官方的去处了。

由于殿阁大学士都是正一品,而六部尚书都只是从一品,地位没大学士高。因此,管理部院的内阁大学士因为身份最尊,自然而然的要坐在部堂大厅的最中央的位置,而每个部院的堂官因为地位低,则只能分别坐在大学士的两边的位置。

久而久之,人们便渐渐把大学士坐在最中央的位置,简称为“中堂”,用于称呼内阁大学士这一官职了。

后来,大家扩大了中堂这个称呼的范围,把协办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也涵盖了进去。因此有清一朝,殿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便都能被称为“中堂”。

▼图片:从左到右分别是善庆、醇亲王、李鸿章。醇亲王奕諠因为地位最高,所以三人合座时,他坐中间位置。

总的来说,中堂不是具体官职,它只是清朝人对当时宰辅一级官员的尊称。其中既有实权宰相,也有荣誉宰相。

有些人,比如和珅,他以殿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的身份分管户部,他就属于典型的有名有实的真宰相。下属称呼他为“和中堂”,完全没有任何毛病。

还比如左宗棠,他以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的身份坐镇南洋,他也属于典型的有名有实的真宰相。当时胡雪岩尊称他为“左中堂”,也是完全没毛病。

而像李鸿章、曾国藩这类因军功而擢升的人,由于他们只有殿阁大学士身份,没有军机大臣身份。因此,曾李二人等于就只是荣誉宰相。虽然他们也可以称为中堂,但实际上地位非常尴尬。

比如翁同龢一辈子就只是个协办大学士,但由于他兼了军机大臣,还分管了户部,相当于是实权宰相,正好卡了李鸿章的脖子。因而翁同龢根本就不怕李鸿章,始终跟李鸿章这个荣誉宰相掐架。


Mer86


清代,中堂指10多名内阁大学士。

中堂算是宰相,但又与传统意义上的宰相有所区别,原因很特殊。

明代之前,宰相是真正的中央政权行政司法长官,是具备决策权与执行权的长官。

宰相本来只是一个代称,历代法定的称呼并不一致。秦汉时叫丞相御史大夫,东汉三公,魏晋南北朝叫录尚书事,隋唐叫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后面则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代也叫这名字,副宰相叫参知政事。元代又改回来叫丞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没有这个名称,哪怕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都是一个虚职,不能算宰相:

唐代中书省设政事堂,宰相主持会议。所以后世用中堂代称宰相。

清代的内阁大学士也被称为中堂。

朱元璋废黜三省与丞相,实际就是自己兼任丞相,直领六部九卿。可朱元璋的子孙可没有这能力,内阁制度逐步形成。

内阁大学士最初只有五品,实际是皇帝的秘书身份,后逐渐拥有了预审、分类奏折、贴黄(预处理方案)、草诏权,内阁也就回到唐代中书省的功能,此时大学士被称为宰相是合理的。

清承明制,不管康熙如何改,上书房也好南书房也罢,内阁还是中书省,只是被更多人分权了而已。雍正搞出军机处,实际还是个新的中书省,凌驾内阁之上的新机构,内阁大学士的地位下降。

军机处会议:

因此,通常认为,清代的内阁大学士兼任军机大臣(具备完全的中书令职权),或军机大臣、大学士兼尚书侍郎等部院长官(同时具备决策与执行权)是真宰相。而没有兼职的军机大臣与内阁大学士,只是备皇帝咨询的参谋人员(非是参谋长)。

具备完全宰相权力的和珅:

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的李鸿章,不仅有内阁决策权,同时也具备部院长官身份(北洋大臣),拥有中央政权才能有的外交、海防、关税、军工事业等方面的执行权:


四川達州


“中堂”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官职,其实只是一种尊称,出现于明代。

“中堂”一词,其全意是“中书省政事堂”,即唐代宰相的办公之所,代指宰相。在明王朝时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取消宰相制,改设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因为职权类似于以往的宰相,因而被人尊称为“中堂”,“中堂”于是便成了内阁大学士的尊称。

到了清王朝时代,仍然设内阁,但是内阁的权力受到军机处的分割,大大缩水,内阁大学士渐渐成为一种荣誉职位,已经没有了明代的那种实权,但仍然被人尊称为中堂,诸如著名的刘墉,因为出任内阁大学士,即被人尊称为刘中堂。而到了清末,李鸿章之所以常被人尊称为中堂,也是因为被授予了内阁的文华殿大学士,故而得名。不过,虽然有宰相之名,但是根本没有宰相之实,李鸿章的主要职务,只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会办海军大臣而已。换成今天的官职来说,相当于天津市市长、河北省省长兼军区政委,同时兼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海军副司令员。

作为题外话,实际上在清末当时,部属们称呼李鸿章时,还有一个比“中堂”用得更频繁的尊称,即“傅相”,相比起“中堂”来更为高级全面,奉承得也更到位。其中的“傅”指李鸿章所获得的太子太傅,“相”则指李鸿章的文华殿大学士,二者基本上都属于是用来显摆的荣誉称号。


海研会


历史上的“中堂大人”不少,最出名的莫过于李鸿章李中堂,和珅和中堂。

那么,这个“中堂”到底是什么官职,官位到底有多大呢?

中堂做大堂中间,带有官职的“大学士”

清朝时期的权利中枢是军机处(雍正后),军机处有六部,为了平衡官员,清朝的皇室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个部设尚书二人,一汉人,一满人;每个尚书下面设两个侍郎。

为什么如此设计呢?如果设的全是满人,治国能力有所欠缺,而且属于“近亲”繁殖,对治国不利;如果设的都是汉人,则满人感觉风险大增,一个不小心被汉人夺了天下,那可不得了。

六部官员,两个尚书,四个侍郎,按满汉分别坐在大堂左右,成“分庭抗礼”之势,中间一般是空出来的。

如果这个尚书是大学士兼任的,那就可以坐在中间,简称“中堂”。

所以,一个人能被叫“中堂”,那说明此人非常牛,有学识,而且有官职,有实权,各级官员见了要礼敬三分。

此事有专门记载:

“大学士名居揆席,非兼充军机大臣,几与闲曹无异。然位分不可亵,故大学士多有管部者。京官皆一满一汉,分东西坐,非如外官之坐,必中于堂也。唯管部,则于部中添一正座,两旁以满汉尚书陪之,满汉四侍郎则在下面分两旁坐。故大学士俗呼为中堂。”

中堂和宰相区别

中国历史上,宰相这个职务延续很长的时间,到了明朝朱元璋时,宰相职位没有了,而是有代替机构产生,那就是“内阁”,一般有1-7人不等,起初就是皇帝的顾问团,出个主意,想个办法。后来,到了明仁宗以后,就有了实权,因为皇帝忙不过来了。

清朝初期,还是延续内阁制度,内阁里面有各大学士组成,前期还是和明朝一样,有不少权利的,但是到了雍正时期,雍正设立了军机处,内阁就成了徒有虚名的机构。

军机处的“中堂”,有实权,也有虚名,权利可能没有明朝内阁的大学士大,但权是实权。和宰相比起来,权利当然没有那么大,因为大多数“中堂”只是协理一个部门,或两个部门。

清朝有名的“中堂大人”

清朝的中堂大人自然很多,但名声在外,被后人能常常说起的,就是和珅,还有李鸿章。

和珅在乾隆五十一年(1784年),任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此时的和珅权利滔天,是名副其实的“中堂大人”,而且位高权重,很受乾隆器重。

和珅能到这一步,说明了此人能力不错,一个庸才是上不了这么高位置的。

李鸿章是1870年成为文华殿大学士,此时他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能力非常了得。

一般来说,在军机处任职,再加上是内阁大学士,可以称之为“中堂”,而此时,对于有“大学士”头衔,而且手握重权的人,皆尊称为“中堂”。

于是,此时大家尊称李鸿章为“李中堂”,这一叫,叫了三十年。

所以说,“中堂”在后期成了尊称,硬性条件必须是有朝廷授予的“大学士”头衔,外加手握实权,当然,这个实权,要么是地方军政大员,要么是中央高官。

综合来看,清朝的“中堂”,早期是,“大学士头衔”加军机处各部尚书职位,后来是,“大学士头衔”加“手握重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