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又有人想炒房了

哈,又有人想炒房了

這幾天,好多城市放鬆了限購——買起來,比以前容易了。

不止是三四線的中小城市,也包括以前限購很嚴的大城市,像南京、天津這些。

想一想,這一輪限購也已經快三年了。

再加上,最近的經濟增速,有些壓力;好多人就想了——房價會不會漲回來呢?

要不要,趁機投資一套?



投資和自住,不太一樣。

自住需要考慮的,一是首付能不能付得起。

二是,每月的房貸,還不還得起。

房貸是一個剛性支出,因此能夠拿來還貸的錢,也必須保證是長期、穩定的現金流。

買房才沒什麼風險。

超出能力之外加槓桿,會讓自己非常痛苦,生活質量慘不忍睹。

也容易斷貸。

有首付+房貸還得起,這兩個條件達到了,就可以買房了。

未來經濟繼續增長,中國變得更好。房子作為一種資產,價格也會水漲船高——即使短期被抑制。

如果經濟沒有更好、房價從此停滯...那起碼,我們有房子住,有溫暖的家。

生活總會越來越好的。

——以上是自住。

但,如果是投資呢?

就沒這麼簡單了。

除了以上兩個條件,還有一個「持有成本」,必須算清楚。

第一個成本,是房貸的利息支出。

第二個成本,我們的首付是花了一大筆錢的;此外每月還要還一筆房貸本金。另外,還有交易的稅費。

如果這錢沒有拿去買房,而是用來理財了,以你的能力水平,收益大概是多少?這就是買房的機會成本。

利息支出+機會成本=房子的持有成本。

房子的持有成本,和房價對比一下。再平攤到你預計持有的每一年。

會得出一個數字。

每年房價的漲幅,至少要在這個數字以上,才算是買房沒虧。

大家在投資之前,有沒有細心的算過這個賬呢?

不要看房價漲了,覺得投資房子就一定賺。我想很多人,把持有成本忽視掉了。


這兩年樓市冰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持有成本變得很高。

一個是房貸利息提升了很多。

比如說我買下我那套重慶房子時,它的利率是打8折的。

只有4.16%

現在很多都上浮一兩成,達到了6%多。

甚至像惠州這樣的城市,要上浮三成以上。四捨五入都快7%了。

持有成本是直線上升。

二是首付高了很多。

首付高了,一些人是真的付不出,還有一些人就得東挪西借。

而借首付,一是還款期限短,到期必須還錢;二是利息不低。

如果房子好幾年賣不出去,資金方面的壓力是極大的。

很多炒房客,算了算持有成本,太不划算。

因此也不太敢出手。

這幾天各地放鬆限購,是地方政府天然有衝動,房地產是超級大的財政收入來源,逮到機會,中央允許,當然要放鬆。

不過房價會不會因此回暖呢?

重點還是看房貸政策,有沒有放鬆吧——

首付降不降、利息降不降、持有成本降不降。

沒有的話——

各地即使放鬆,也只能硬拼經濟實力,和對人才的吸引力。

攪不起那麼高的泡沫啊...

ps.

不得不說,房地產是一針特別有效的強心針,政府但凡想要大規模的刺激經濟,一定繞不開它。

所以如果經濟真的很差很差了,是有可能祭出這一針。

只是,在打這一針之前,必須得衡量,副作用有多大。

以及,是不是真到了非打一針的時候吧。至少過去幾年,中央的態度是很堅決反對炒房的。

pss.

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

貸款買房時,前幾年的利息持有成本,是最高的。

可能30年需要還100萬利息,而第一年就還了5萬元,遠遠超過了年均利息。

為什麼呢?

因為大部分人的房貸,是以「等額本息」來計算的,每個月要還多少利息,是看你還欠著多少本金。

最開始還貸時,欠的本金多,要還的利息自然最高。

隨著欠款的減少,利息也是不斷減少的。

到最後幾年,每個月貸款裡的利息,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

已經還貸好多年,就沒必要提前還款了。

因為不會再給你省多少利息,大部分利息都在前期還給銀行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